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2)(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2)(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838年,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一个折子中指出:“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里提到的对中国“为害甚巨”的是(  )
A. 外国纺织品 B. 鸦片
C. 外国枪炮 D. 资本主义制度
2.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给予沿海一处”对应的条款是《南京条约》中的(  )
A.五口通商
B.割让香港岛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中英协定关税
3.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4.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5.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  )
A.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勇气
D.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
6. “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3时30分,以右舷倾斜,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海面上沉没。”该段叙述的是(   )
A.丰岛海战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大战 D.廊坊保卫战
7. 美国纽约《世界报》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下列图片与之相关的是(  )
8.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个局面出现在( )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9.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江南制造总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 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11. 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曾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指的是(  )
①李鸿章 ②左宗棠 ③洪秀全 
④曾国藩 ⑤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2.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13.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掀起了洋务运动
14. 在戊戌变法内容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传播新思想
D.训练新式军队
15. 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 数千进士. 数万举人. 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简机构 D.裁撤冗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包括《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等)。
……
二. 如前所述,俄国攫取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极其广大的领土,共一百万平方千米有余。……
三. 除鸦片战争已开放的五口外,沿海又开放天津. 牛庄(后改营口). 登州(后改烟台). 台南. 淡水. 潮州(后改汕头). 琼州这七口,并在长江沿线开放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四口。在新疆,对俄也加开了喀什噶尔一口。
四. 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
八. 鸦片烟成为合法的进口商品。
九. 条约中准许华工出国到英. 法属地或其他外洋地方作工的规定,当时外国侵略者已经在东南沿海掠卖华工,大批贩运出洋,这种暴虐行为从此得到了“合法”的保障。
十. 外国派遣公使以征服者的姿态进驻中国的京城。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归纳“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答出三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一连串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答出三点)
17. 苦难中国,风雨晚清,血泪湿山河。一座昔日充满着辉煌精奇房舍的北京城,变成一片罗列着萧条残雾的荒野。
【风云初起——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古都呜咽——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为什么这些侵略者能在中国犯下如此罪行?
【晚清悲歌——《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三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3)“八国联军侵满清”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赔巨款,派驻兵”中“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
(4)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剩饭……想当年印度. 土耳其等大小守旧之国,没有一个能保全自身的;而普鲁士有强国会,终于打败法国报了一箭之仇,日本有保国会,终于完成维新变法。我们四万万中国人怎样才能有希望呢?
——强学会宣言(1895年8月,作者康有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成立强学会的背景。
(2)“要使四万万中国人有希望”,康有为认为应该怎么办?
材料二 1898年6~9月,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①发展农工商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开放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④训练新式海陆军;⑤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⑥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⑦修筑铁路;⑧采购西洋枪炮。
(3)请把材料二中的变法法令按类别填在下表(只填序号)。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材料三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维新变法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BDBB 6-10BCDDA 11-15BACBB
二. 非选择题
16. (1)沙俄占领中国北方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增开的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获得内河航行权;鸦片贸易合法化;掠卖华工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使中国丧失了北方大片领土;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清政府腐朽性质进一步暴露。
17. (1)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瓜分中国,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
(2)史实: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的妥协投降,侵略者的贪婪残暴等。
(3)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4.5亿两白银。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及北京东交民巷等。
(4)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实行维新变法。
(3)③⑥;①⑦;④⑧;②⑤
(4)作用: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