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资产阶级革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 珠宝或者香料. 丝绸。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 珠宝 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 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 2. 图中所庆祝的纪念日,最早在1937年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每年的10月12日。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此节日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纪念哥伦布( ) A.是伟大的意大利航海家 B.称美洲居民为印第安人 C.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 3. “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这主要是因为(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早期的殖民活动 D.城市的兴起 4.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 )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5. 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 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在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美是直观的,她的悲是深沉的。圣母形象的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会发生变化 B.艺术造型从追求意境转向追求形象 C.造型艺术从神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D.雕刻艺术从服务贵族转向服务平民 6. 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这位科学家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7. “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这个历史发展过程说明( ) ①宇宙是无限的,在某些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②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最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③前人的认识总会被后人推翻,人不能获得正确认识 ④人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 ) A. 理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拜金主义 D. 自由主义 9.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 两次运动中心都在意大利 C. 但丁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D. 伏尔泰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10.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能促使原来旧制度的维护者转变为它的反对者。下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各种力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新贵族 B.农民阶级 C.新兴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11. 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递交了一份《权利请愿书》,要求: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向人民征税和借贷;不依法律和未经法庭判决,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和剥夺其财产;不许在居民家中驻扎军队等。《权利请愿书》制定的目的是( ) A.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B.提升英国民众的参政意愿 C.消除资本主义手工业发展遇到的障碍 D.指出英国国王生活奢侈 12. 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英国议会召开 C.攻占巴士底狱 D.萨拉托加大捷 13. 1765年10月,英属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召开大会,会议的精神得到了积极响应,殖民地人民的反英运动此起彼伏。这些反英运动后来发展成为( ) A.启蒙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4. 2017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举行了传统的国庆阅兵,法国空军飞机飞过巴黎市区上空。7月14日成为永载法国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法国三级会议召开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5. 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 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英国——《人权宣言》 C.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 比较下列两幅,回答问题。 (1)阿拉伯数字通过图______的商路传入欧洲,原产于美洲的玉米. 马铃薯等通过图___的商路传入中国。 (2)图二中有A. B. C三条航线,哪一条是环球航行路线?率领这支环球航行船队的航海家是谁? (3)依据图一. 图二,指出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历史原因。 (4)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根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的开辟有何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克伦威尔在新议会中参加起草了《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1642年,查理一世掀起内战后,克伦威尔屡建战功。1645年,议会授权他组成“新模范军”并掌握全权。同年的纳西比战役,取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1648年春,王军发动第二次内战,8月,克伦威尔率领新军击溃了王军。1649年,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8月,他率军镇压爱尔兰人民起义。1652至1654年,又打败海上劲敌荷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就任“护国主”。1658年9月,克伦威尔在危机四伏中病逝。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在军事. 政治上的功绩以及他的历史局限性。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英国是怎样巩固革命成果的? 材料二 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 经济活动. 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3)根据材料一. 二,概括英国成为近代强国的原因。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用不断的战争代替不断的革命”。 ——马克思. 恩格斯《神圣家族》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了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的伟大革命。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利乌斯的小册子》 (1)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中出现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2)根据材料二,恩格斯主要在哪个角度肯定了拿破仑? (3)根据材料三,列宁主要在哪个角度否定了拿破仑? (4)马克思. 恩格斯和列宁对拿破仑的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DBBC 6-10ADAAA 11-15AABBB 二. 非选择题 16.(1)一;二 (2)C。麦哲伦。 (3)变化: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欧亚陆路转向欧亚美非海陆。历史原因:传统商路的受阻,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4)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和亚洲. 非洲. 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7.(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击溃了王军,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击败荷兰等竞争对手; 政治上:参加新议会并参加起草《大抗议书》,反对君主专制;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护国主。 历史局限性:远征爱尔兰. 苏格兰;实行无议会统治,建立军事独裁,充满了高压. 血腥和暴力,有专制和残暴的一面。 (2)1688年发动宫廷政变;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 (3)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保护财产所有权等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对外殖民活动。 18.(1)资产阶级革命。 (2)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 (3)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4)不矛盾。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而且拿破仑对外战争本身就具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双重性质(能揭示出此意思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