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四年级
科学
第二单元
电路知识清单
1.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可以用开关切断和闭合电路从而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2·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3·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4·电有时也具有危险性,一定要安全用电。
5·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6·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7·电有时也具有危险性,要安全用电。
8·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9·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10·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用多种方法建立起来。
11·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12·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13·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14·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15·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16·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之间一定构成一个电的通路。
17·可以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18·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作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作绝缘体。
19·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0·开关可以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1·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22·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连接出不同的电路。
23·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可以通过建造模型来测试自己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第二单元电路简答题
1、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変成什么样子?(见课本第23页)
答:如果没有电,人们的生活不能正常进行。比如家用电器不能正常使用,电灯不亮,红绿灯不亮,交通不能正常进行等。
2、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见课本第25页)
答:电池是电路中的电源,小灯泡是电路中的用电器,和开关、导线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3、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的路径是怎样的?(见课本第28页)
答:按下开关,使开关中的两根导线相连。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后,经用电器、开关后流回电池负极,形成回路。
4、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出了故障,你是怎么知道的?又是怎么排除的?(见课本第30页)
答:电路出故障时,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检测器连接上之后,就会与部分电路构成回路,形成完整的电路,如果连接的是没有故障的电路,小灯泡就会亮如果连接四年级
科学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T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T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太自然的痕迹。
T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T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
T在喜马拉雅山发现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T土壤的剖面从上往下分成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
T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T观察花岗岩、沙岩、大理岩这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时,我们可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还采用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对认识岩石的特征很重要,如肉眼观察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等;借助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颗粒细密、颗粒粗疏、颗粒粗大);用手触摸,是粗糙还是光滑;用手电筒照射看有没有光泽;还可以借助工具刻画岩石的痕迹看它们的软硬程度,如用指甲能刻画出痕迹(软),用铜钥匙才能刻画出瘪迹(较软),用小刀能刻画(较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硬)
岩石观察记录表
名称
颜色
软硬
光滑
光泽
有无层状、小孔、组成岩石的颗粒
疑点、条纹
大小
颜色
种类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XP分别用小钢铿在岩石的一角铿出粉末,散在白纸(黑纸)上,观察岩石的内部结构是否一样。
T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
T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
T颜色、光泽、透明度等都是观察岩石的重要线索,此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
T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
石英
长石
云母
颜色
透明
浅色
黑色发光,不导电
硬度
最硬
介于二者间
最软
条纹
透明度
光泽
XP观察这三种矿物的颜色,然后分别将它们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观察,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痕迹。
XP对三种矿物透明度的观察,可观察透过矿物碎片的边缝,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
T继续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描述这三种矿物的光泽。
T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缝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P得到岩石和矿物标本后,可先记下标本的名称等相关信息,用软纸或毛巾包好带回家。
xP如果得到的是不知名的矿物和岩石,可以先记录下它们的采集地、采集时间等相关信息,并给它们编上号。
P我们可以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自己采集的标本,也可以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
XP石墨可以用做电极、铅笔芯、防锈,做涂料等。
xP石膏可以用做水泥,制作模型、塑像,用于医疗手术等。
T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
岩石和矿物标本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放大镜、小盒、岩石和矿物等;2.给采的岩石和矿物编号;3.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5.按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T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YY: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方法:1.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2.分别闻一闻(用手扇闻),感觉有什么不同:3.用手触摸,感觉有什么不同;4.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至少;5.用手指分别蘸(
)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
结论:沙的颗粒比黏土大,颗粒间隙也很大,因此不容易黏在一起,团成小球后容易散,也就不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黏土颗粒十分细小,颗粒间隙很小,更容易黏在一起,也就是黏性大,团成小球后不容易散,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T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是自土壤中生长的植物。观察土壤:L.土壤摸起来湿湿的;2.土壤里有许多捡不碎的小石子和沙;3.土壤里有小草和小虫:4.土壤还是有气味的。
T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微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XP
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XP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YY: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1.搅拌产生气泡:2.静置后分层;3表面有气泡和腐殖质。(搅拌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静置后从上往下分四层:黏土、粉沙、沙、沙砾。从分层看,土壤在水里是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的;表面漂浮的,除了气泡,还有动植物的残体。)
XP触摸过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净。
T我们知道了土壤里面有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XP不同的土壤颗粒大小、软硬程度、所含成分、气味等也会不同。
XP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三种土壤,看能不能团成小球,来了解三种土壤的黏性。YY: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方法步骤:1.预测哪种土壤渗出的水最多;2.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达同一高度;3.将等量的水分别缓慢地倒入三个漏斗中;4.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
土壤名称
颗粒含量
观察到的现象
沙质土
沙粒很多,黏粒
空隙大,透气性、渗水性好,但保水性差。很少
壤土
沙粒占2/3以上,
介于二者之间
黏粒约占1/3
黏质土
沙粒约占1/3,黏
空隙小,透气性、渗水性差,但保水性好。
粒占2/3以上
T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用途很广。YY: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岩石可以铺设路面;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可以建造雕塑等艺术品;一些矿物可供我们食用,如,石膏;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由硅制成,硅来自于石英和其他矿物……
T岩石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T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YY: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土壤不被污染?
不要乱扔垃圾;垃圾分装,能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向政府建议,加强对破坏土壤行为的整治力度;建议改造工厂,不让污水和废弃物污染土壤;做个小小宣传员,带头做好宣传,让大家都爱护环境,保护土壤不被污染……
注:
T表示填空
XP表示选择判断
LX表示连线
SY
表示实验JD表示解答
YY表示应用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P43
1、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
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2、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
知道很多东西,如: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哪些生物存在过;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等。
3、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岩石当中
的很多成分还可以入药等。
土壤,可以固定植物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它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P46
1、花岗岩、沙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花岗岩: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
粗糙,很坚硬: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有光泽、较软。
2、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条理、气孔、斑点、条纹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第3课、岩石的组成
P49
1、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有什么特征?
观察矿物,可以用眼睛观察颜色,借助工具观察矿物的条痕、透明度、光泽石英:无色、透明的颗粒有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
长石:乳白色或肉红色的颗粒,半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泽,条痕为白色。云母:黑色颗粒,透明,丝绸光泽,条痕为银白色。
2、对于岩石和矿物,我们有哪些新的认识?
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岩石被水、沙或士覆盖着,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感官,借助工具观察岩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光滑程度等。
3、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矿物在自然界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第4课、制作岩石的矿物标本P51
1、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
五个步骤:(1)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③对照标本图鉴识别标本;(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5)按编号放入小盒子,标签对应放好。
2、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意义)我们在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矿产资源基本都来源于岩石和矿物,岩石上研究地球地质、地貌的基础,岩石是研究地球历史的依捉。
3、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该怎样做?
第5课、岩石、沙和黏土P53
1、岩石、沙和黏士各有什么特征?黏土容易团成小现,且不易散落,湿的沙子
也能团成小球,但随着水分减少,更会散落开来:黏土的黏性大,而沙子没
有黏性:
2、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第6课、观察土壤P55
在水倒入土壤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
1、么?在整个沉积实验中搅拌会产生气泡,静置后分层。有气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静置土壤分层,说明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还发现水里有气泡,说明沙和黏土更重。
2、
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土壤里面有沙砾、沙、黏土、福利腐殖质、水和
3、空气
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小石头)、沙、粉沙、黏土。
第7课比较不同的土壤
P57
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沙质土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水性能差,通气性能良好:黏质土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则是由适当比例的沙粒、粉砂粒和黏粒组成,土性疏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耕作方便,适宜作物生长。
2.三种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影响?
不同的植物要生活在不同的土壤里,只有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使植物茂盛生长。
沙质土含沙量多,颗粒粗糙,空隙大,渗水性好、保水性差,适合种植西瓜、花生、土豆、红a、萝卜、大豆等;
壤土是由适当比例的沙粒、粉砂粒和黏粒组成,土性疏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耕作方便,适合种植玉米、小棱、高梁、谷子、白菜、西红柿、凤仙花等。
黏质土含沙量少,颗粒细腻,空隙小,渗水性差,保水性好,通气性差,适合种植水稻、芦苇、莲等;
第8课
岩石、土壤和我们
P59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岩石和土壤有哪些新的认识?
2、你知道了岩石和土壤的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铺路建桥、建房时打基础、建造雕塑等;土壤是动植物的歇息地,人类不但在土壤中获取食物,还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资源。
3、举例说明人们对岩石和土壤的利用与它们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利用岩石坚硬的特点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利用土壤种植各种植物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利用金刚石高硬度的特点做成切割材料;用石英的光学特性做成光学仪器棱镜;利用石英具有压电性,制作雷达、通信、微处理机等元件;利用云母的绝缘性做绝缘材料。
适合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植物有西瓜、花生、土豆、红薯、萝卜、大豆等;适合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植物有水稻、芦苇、莲等;适合在壤土中生长的植物有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白菜、西红柿、凤仙花等。)
4、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岩石和土壤?四年级
科学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种子里孕育籽新生命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3.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4.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冬瓜的种子:
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黄瓜的种子:
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苹果的种子:

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的种子:

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蚕豆的种子:
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居状熟色种阶。枣子的种子:
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5.种皮:
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6.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1
)
子叶:
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
2
)
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
3
)
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
4
)
胚轴:
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7.虽然种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
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9.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光滑程度不同、软硬程度不同、气味不同……
10.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
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2.
种植凤仙花
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
(1
)
选种:
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
2
)
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
3)
用手指在土中按
2-
3
个洞,深度约1
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
4
)
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
式种植。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萌发:
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蜇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
种子长出了根
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1
)
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茎和叶。
(
2
)
无论把种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
3
)
根、茎、叶三者之中,根生长最迅速,也是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
2.根芽:从
植物


上长出来的幼芽。根芽出土后,经过移植,可以成为独立的植物。
3.直根系:

粗壮的
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
4.须根系:

有明
显的主根,只有很多像胡须一样细长根的根系。
变态根: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根称为变态根。变态根是植物在长期进化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4.
茎和叶
1.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2.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3.茎的运输作用
(1
)
取一段凤仙花的茎和装有红色水的杯子。
(
2
)
将凤仙花的茎放入杯中。
(
3
)
凤仙花的茎变成了淡红色。
(
4
)
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将凤仙花的茎横切
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
5
)
实验结论:
茎具有
运输的作用。
5.
凤仙花开花了
1.观察凤仙花的结构,凤仙花是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
2.花萼:

许多片萼片组成,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3.花蕊包括雌蕊与雄蕊。雌蕊:
柱头—一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
花柱—一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是精子由柱头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内含胚珠,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雄蕊
花药——内含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丝—一支持花药。
4.传粉:花
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5.传粉类型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6.
果实和种子
1.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
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胚珠受精示
意图开始凋谢。
2.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传粉完成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皮

裹着种子就形成了果实。
3.果皮的作用是能保护胚珠,
使种
子正常发育。
4.植物的种子具有繁殖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新的植物。
5.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
过程
中,果实颜色由绿色逐渐变成了黄色。
果实里大约有18
粒种子,呈黑褐色,形状似桃形。
7.
种子的传播
1.果实成熟后,就要把种子传播出去,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萌发长出新的植物。
2.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弹力传播。
(1
)
凤仙花果实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阳光的烘烤下自动烟裂,
果荚里的种子就像飞出枪膛的子弹,被弹射到远处。
(
2
)
像凤仙花这样利用弹力传播方式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油莱、喷瓜、豌豆等。
3.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动物传播。
(1
)
植物的果实外面长有很多倒钩,
当人或动物从它旁边经过时就会钩挂在人的衣服或动物的身体上,这样人或动物的移动就帮助植物传播了种子。
(
2
)
像苍耳这样利用动物传播方式传播种子的植物还有鬼针草、疾黎等。
8.
凤仙花的一生
1.凤仙花的生长周期大约是
91
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再到果实成熟孕育出新的种子,每一个阶段,凤仙花植株所具有的特征都会改变。之后凤仙花植株就会慢慢衰老,
直至枯萎死亡,这个完整的过程就是凤仙花的生命周期。
2.凤仙花生长变化的规律
(1
)
在发芽之后,
开花之前,凤仙花有一个生长商峰期,植株迅速地长窝长粗,叶子的数蜇快速增多。
(
2
)
凤仙花生长出花普之后,

长速度变慢,这与开花有关,因为叶片产生的养料主要供给了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3.凤仙花的观察
总结
(1
)
一株成熟的凤仙花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构成。
(
2
)
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