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一、填空1、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直接传给另一个物体。2、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磨擦产生了热。此外,食物能提供我们能量,太阳能为我们带来热量。3、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放入冷水中会发生上浮现象。4、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这两个容器中的水温度最终会一样高。5、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7、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8、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9、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10、水、空气、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1、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松一些;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12、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1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15、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16、饭锅的锅身多用铜铁铝制作;锅柄都用塑料或木头来做。16、我们用冰块冷藏食物的时候,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面效果好。17、拿一个试管,用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并用橡皮筋扎紧,把试管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皮会胀鼓,把试管插入冷水中时,气球皮会凹进去。18、水在4℃以上时,是热胀冷缩的,但是在4℃以下却会出现冷胀热缩的反常现象。二、问答题:1、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答:如运动(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2、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3、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P27)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这说明了被子不能产生热,如果被子能产生热,那被窝应该一直是热的。4、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5、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P28)(P29)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6、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P32)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7、中午妈妈刚盛好一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还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8、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9、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同填空7)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10、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1、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P36)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12、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P39)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1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14、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15、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16、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棉被、羽绒服可以用来保暖。17、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答:利用固体的热胀热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18、水泥路面为什么要做成一块块的,而且块与块之间还留有缝隙?答:因为水泥路面也有热胀冷缩现象,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水泥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被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会损坏。19、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请你来填空。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在太阳下,将一根细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就会有这根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制成了用来计时的太阳钟。4.虽然像日冕、燃油钟以及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了,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5.古代水钟有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种。6.一条细绳上挂一个小重物,就做成了一个最简单的摆。7.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8.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利用这一原理造出带摆的时钟。9.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影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二、我是小法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摆钟比水钟的精确性高。(√)2.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3.从我们的头发日渐变长可以发现时间在流逝。(√)4.古代没有钟表,人们就没有办法计时了。(X)5.北京时间是指在北京市的时间,我们使用的是地方时间。(×)6.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速相同。(×)7.摆钟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8.我们可以用油或其他液体代替水,加到水钟里测算时间。(√)9.控制时针的齿轮和控制分针的齿轮,它们的运转速度是一样的。(×)10.摆钟的摆锤每摆动一次,齿轮操纵器就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精挑细选。1.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B)。A.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2.人们把半夜12点称为(A)。A.子时B.丑时C.寅时D.卯时3.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A)。A.2小时B.6小时C.12小时4.下列都是时间单位的一项是(C)。①小时)毫秒③毫微秒④纳米⑤微微秒A.①②③④B.②③4⑤C.①②③⑤D.①3④⑤5.用流水来计时,影响计时准确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A)。A.水流速度B.水流量C.水质的处理6.一天中,学校旗杆的影子最短的时间是(B)。A.上午B.中午C.下午7.要做一个最简单的摆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用品中(C)不是必要的。A.摆线B.摆锤C.秒表8.测得一个摆1分钟摆动了60次,那么这个摆摆动30次用掉的时间是(A)。A.30秒B.2分钟C.不能确定9.在做100毫升的水从杯底小孔流出的滴漏实验时,我们发现滴水速度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滴水的速度始终不变10.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B)。A.摆锤的重量B.摆绳的长度C.摆动的幅度四、想一想,答一答。1.比较“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泄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是靠客器内水面随水流出的下降程度来测时间的;而“受水型”水钟的工作原理是靠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的程度来计时的。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3.从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看出时间在流逝?比如头发、指甲在变长,植物在生长,建筑物在变旧等都可以看出时间在流逝。4.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五、科学实验题。(共20分)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写出三种办法。1.看太阳2.滴漏3.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汇编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太阳东升,白天到来;太阳西落,夜幕降临。第二天太阳又从东方升起来,白昼又来临。昼和夜就这样不停的(交替出现)。2、在没有新的证据时,我们很难判断这些解释方法的对与错。3、昼夜交替现象,只要太阳绕着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转动就可以产生。4、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约生于公元100年。关于地球和地球运动,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是:(1)、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夜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5、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理论。他提出的观点是:(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6、(哥白尼)认为地球在自转。7、在(1851)年,也就是“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根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传)。8、(“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为世界所公认。9、北京和乌鲁木齐相对位置是: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10、(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11、在向前行驶的车上,向窗外看去,马路两旁的树林运动的方向是(向后)。12、坐在转椅上,如果顺时针转动转椅,周围的景物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13、我们都观察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1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15、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相当于1小时转动15度。16、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星星)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他们(相对)运动的结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或顺时针)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17、(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地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18、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的时间相差()小时。19、北京与巴黎的日出时间相差()小时。20、北京和纽约日出的时间相差()小时。21、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2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23、原来,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象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2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公转一周是(一年)。25、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太阳不停的转动)。26、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眼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27、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28、(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四季的变化。29、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轴的倾斜度大约是(23度)。30、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31、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2、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乒乓球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二、简答题。1、昼夜交替的假说有哪几种观点?答: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d、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2、“地心说”的理论观点是什么?答:(1)、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夜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3、“日心说”的理论观点是什么?答:(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4、“日心说”和“地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答:相同点:地球是球体。不同点:“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静止不动;所有的日夜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天体每天都在有规律地东升西落。“日心说”认为: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它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什么?答:原来,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象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7、什么是极昼和极夜?答:北半球夏季时,太阳常挂在北极天空就不会下落,北极中心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的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或极夜。8、为什么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答、因为地球的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本身有一定的斜度,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就是真实反映地球的实际状态。三、科学实验1、设计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1).我们的假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2).模拟材料: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乒乓球)代替地球,用(红星)代表在地球仪上的观察点。(3).运动方式:(圆周运动)(4)实验结论:(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1).在上图中标出南极和北极的位置。(2).在合适的位置用★标出北极星的位置。(3).在图中将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涂成黑色。(4)、极夜就是(某一个地区连续几个月看不到太阳)(5)图中的箭头表示太阳光,A、B、C、D四个点表示四个不同的城市。先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再思考:马上就要迎来黎明的城市是(B),人们还在熟睡中的城市是(A)(6)、.由图可知极昼、极夜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和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等因素有关。3、下图是研究“地球的运动”时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若以B位置为起点,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先后顺序是:(B)→(C)→(D)→(A)(2).我们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当地球运行到图B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北极会出现(极昼)现象。(4).无论地球怎样自转和公转,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4、地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3、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4、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5、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就大,排开的水量小,受到的浮力就小7、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8、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9、“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排开水的体积。10、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因为相同体积的糖浆最重,水第二,油最轻。11、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12、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二、问答题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3、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答:石块放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答:浮在水面上时,泡沫浮力等于重力;压在水中时,泡沫浮力大于重力。若一松手,马上就会上浮是因为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5、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doc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doc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第二单元).docx 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