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
1个课时
执教者
解读课标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解读学生
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提起法律,他们可能会更多地联想到威严、强制性,很少能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也有的学生违法犯罪却浑然不知,缺乏法律意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步伐,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法律的产生、法律的特征和作用,体会法律让生活更美好,开启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之旅。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法律保障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通过法律与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律的特征,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教学重点
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的作用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活动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视频“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护着你?”
提出问题: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2.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
学生谈感受
视频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巧妙的引入本节课的要学习的内容。
课前预习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活动四
我的收获
拓展延伸
1.法律有哪些特征?
2.法律有哪些作用?
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背景了解:英家起义指桂东党组织根据横县会议精神,决定于1947年6月5日在英家举行武装起义。4日晚集中了3个中队50多人枪和几百群众,在总指挥吴赞之的指挥下从油榨村的白岩塘分成两队进攻英家乡公所和英家粮仓,一枪不发取得了胜利,缴获长枪9枝、短枪4枝,子弹160多发,电话机1部,搬走稻谷3000多担。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贺州市钟山县英家村为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2006年12月,钟山英家起义地址被命名为广西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准备,为了更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和学习革命精神,2021年6月1日,七年级(8)的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到贺州市钟山县英家革命根据地研学旅行。在去英家路途中,小华看到和想到以下场景:
场景一:交警叔叔对过往进行检查,发现有无证驾驶的。
场景二:在红绿灯路口,很多人都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还有中学生扶老人过马路。
场景三:这时小华想起自己平时在学校总喜欢无故迟到、旷课、是违反校规的,是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对法律、道德和校纪校规的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进行比较(同桌讨论)
校纪校规
道德
法律
法律的特征:
老师在途中还给大家介绍关于保护文化的相关法律,还以案说法,提醒大家要学会知法、守法、护法。
1.2018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草案)》提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草案提出,增加相应条款,打击精日分子。4月2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
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05年4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以案说法
视频“曾某微信群发表侮辱烈士的不当言论,受到法律处罚”
以案说法:
1.八步区铺门镇中心卫生院原院长罗厚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违反廉洁纪律,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涉嫌受贿犯罪。罗厚烽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令计划,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2016年5月,因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被提起公诉。2016年7月4日,令计划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法律的作用:
来到贺州钟山县英家红色革命文化根据地,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些参观时要注意的事项,特别强调疫情期间好要带口罩和要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因为对于做出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合作探究:
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现在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过度语:今年是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的习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
过渡语:根据习近平主席的指示我们一起走进贺州市钟山县英家革命根据地学习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1.提出问题:以上三个场景分别体现什么规则?
2.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完成该表格
提出问题:(1)以上法律和保护条例是由什么部门制定的?(2)这体现了法律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法院的判决体现了法律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以上两则反腐新闻体现法律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有人认为,对于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你的看法是什么?
提出要求:1.四个人为一组,组长组织全员参与
2.一名代表发言
3.不少1-2条后果
4.时间:讨论、准备三分钟
阅读课本P90-P94完成这两个问题。
学生齐读指示
学生了解英家起义
,感受红色文化
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认真完成该表格比较三个规则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课后回去完成
通过预习让学生大概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让学生知道国家对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视。
通过英家起义了解革命的成功不易,学习革命精神,传承文化基因。
通过三个场景引出“校纪校规、道德、法律”三个规则,并对这三个规则进行比较,使学生理解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是不同,同时也能总结出他们的共同之处。
通过使用表格比较三个规则的不同,可以加强对法律的理解和它们的共同作用。
通过使用法律条例让学生理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特征。
通过视频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通过使用两则反腐新闻,突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让学生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通过该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初步认识法律的作用。
通过小组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思想上可以进行互补,并能让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