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磁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任何一块磁铁都有两个不同的磁极。2.磁铁自由转动静止后,总能指示南北,指南的一个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个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科学探究目标:1.愿意与同学交流对磁铁磁极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2.能通过观察、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铁多少,得出磁铁有两个磁极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如实的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磁铁有磁极的特性可以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重 难 点】1.磁铁两极能指示南北。 【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回形针、铁屑、泡沫塑料、细线等教师准备:课件、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旋转架、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中间哪些同学会跳舞啊?人会跳舞不稀奇,铁屑也会跳舞才稀奇呢。今天啊老师就让铁屑来跳跳舞。 学生猜测。教师操作。 师:为什么铁屑可以跳舞呢?学生回答纸下面有磁铁。 师:为什么磁铁可以让铁屑跳舞呢? 生根据一年级所学回答磁铁可以吸铁。 师:你们再仔细观察,纸上的铁屑是平均分布的吗? 学生观察,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4、认识磁极。【PPT 1 】 自主实验,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磁铁哪个部位吸铁多师:你们觉得,纸上的铁屑为什么会分布不均呢? 生回答因为磁铁各部分的吸铁能力不同。 师:这些磁铁哪一部分最能吸铁呢? 教师出示各种磁铁,学生进行猜想。 师:你们猜想磁铁各部分的吸铁的能力不同,这些猜想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一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能亲自动手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老师已经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好了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磁铁(条形、蹄形、环形)、铁屑、曲别针等[PPT 2 ]。那你们打算怎样去做这个实验呢?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挂一挂,吸一吸,滚一滚等)[PPT3出示]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那就请你们用刚才设计的方案来探究一下到底磁铁的哪个部分吸铁多吧。 [PPT 4出示]温馨提示:选择你喜欢的磁铁进行实验,小组内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轮流试一试,不要争抢;想办法用磁铁的每个部分去吸回形针或铁屑(滚一滚、挂一挂......),看看吸铁情况有什么区别;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简笔画或文字记录下来。实验完成后,把所有实验材料放回材料区。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评价。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发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用词,做到科学严谨,如两端,两极,两面,中间部位等;每一种形状的磁铁都要考虑到。[PPT 5出示] 小结:磁铁吸铁最多的部位就是磁极,这里磁力最大,越往中间越弱,中间最弱,磁铁有两个磁极。 师:根据观察到的磁铁吸铁现象,总结出不同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部位吸铁最多,就是在得出结论。 活动二:让磁铁自由转动,静止后观察磁铁的两端会指向什么方向。 师:同学们,磁铁的两个磁极不仅吸铁多,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呢。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让磁铁自由转动起来,看看它静止后,磁铁的两个磁极会指向什么方向。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大条形磁铁、细线、铁架台,蹄形磁铁、小条形磁铁、泡沫塑料、盛水烧杯、学生依据现有材料讨论如何让磁铁自由转动起来。[PPT 6出示] 学生交流方法。(可以用细线拴住磁铁中间部位悬挂起来;放在旋转架上;泡沫塑料放在水面上,上面再放磁铁......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些方法,教师可提示并演示。) 师:游戏时每组选择一种形状的磁铁,选择一种方法即可。 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评价。(提醒选择悬浮法的小组,泡沫塑料不要碰到水槽。)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PPT 7 出示]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不管什么形状的磁铁,它的两个磁极总是指向南北。指向南方的磁极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向北方的磁极叫做北极,用“N”表示。所以我们见到的实验室里的磁铁大多涂了颜色,用来表示它的不同磁极。 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收获。 拓展活动[PPT8 出示] 师:一块磁铁断成两块,每一块还剩几个磁极?学生猜想。师:同学们的分歧很大。课下,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把这个疑难问题解决掉?相信你一定有惊人的发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