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白山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获得目的基因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可通过农杆菌的感染以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C.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植株
D.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以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B.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C.基因治疗主要是把正常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内
D.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3.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B.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4.关于胚胎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A.通过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
B.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再将受精卵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C.胚胎发育在桑椹胚阶段,胚胎内部出现大的空腔
D.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胚层分化的是原肠胚时期
5.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成的细胞叫做杂交瘤细胞
③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棉花,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土壤农杆菌中,再转入棉花细胞中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新品种植株
⑤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⑥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可采用质壁分离实验检测制备的原生质体的活性情况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6.下列哪项不是制人工种子的优点
A.克服季节、气候、地域的限制
B.节约时间、土地
C.防止性状分离
D.得到纯合子
下列叙述中,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无关的是
A.利用离心、振动、电激等诱导
B.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
C.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
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逆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就叫做这种生物的
A.cDNA文库 B.基因组文库
C.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 D.部分基因文库和基因组文库
9.下列叙述与胚胎发育相符合的是
A.由胚层形成组织器官的过程叫做孵化
B.内细胞团可进一步形成各个胚层
C.卵裂期细胞数目增加导致胚胎体积增大
D.受精卵经3次分裂后形成桑椹胚
10.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动物克隆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目前的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11.将植物的茎尖和叶片、茎段、花药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培育新品种,而且还可以快速繁殖植物,及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属于无性繁殖的方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下列关于克隆和克隆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属于个体水平的克隆
B. 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多次使用胰蛋白酶处理
D. 植物体细胞融合成功的标志是细胞膜的融合
13.据报导最新的生物科技抗癌手段:是从患者体内抽血采集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及诱导,以获取成熟的,具有识别肿瘤细胞能力的抗原递呈细胞和数量更多、更有活性和杀伤力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再将这两种细胞分次回输到患者体内,用他们来对癌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个核细胞类似于造血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B.在体外培养单个核细胞的合成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C.上述的两种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不会发生排斥反应
D.单个核细胞经过诱导后,细胞内有部分基因发生了突变
14.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基因工程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黏性末端可不相同
②只要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就能得到所需的单克隆抗体
③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入水稻细胞
④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
⑥诱导细胞融合之前,需将抗原反复注射给实验小鼠,目的是获得特定的B淋巴细胞
A.①③⑥ B.②③④⑥ C.⑤⑥ D.⑥
15.哺乳动物受精过程有哪些机制阻止多精子卵受精
①精子获能具有差异性
②精子穿越卵子透明带触及卵黄膜,导致透明带反应
③精子触发卵黄膜表面微绒毛的抱合反应
④精子入卵后,触发卵黄膜封闭作用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6.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常用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材料特点
A 获得克隆动物 卵(母)细胞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B 植物的诱变育种 愈伤组织细胞 分裂能力强,突变率高
C 获得表达生长激素的转基因动物 乳腺细胞 分泌乳汁产生生长激素
D 烧伤患者移植皮肤 自体干细胞 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利用PCR技术从某种生物的基因组DNA中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
A.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B.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C.有足够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D.加入足够数量的DNA连接酶进行指数式扩增
18.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滞
C.动物细胞培养一般能够传到40~50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
1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目前只能用离体的体细胞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顶体酶与动物细胞工程中胰蛋白酶的作用相似
C.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成为可能
D.从大肠杆菌细胞中提取到人胰岛素说明相关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
20.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受精是指获能的精予和成熟的卵子在相应溶液中受精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
1.(12分)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1)①表示 ,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 。
(2)②表示 ,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 ,全能性 。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 (填编号)。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 ,继续对其使用 处理可获得正常植株,
该过程称为 、
(5)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 ,这说明根尖细胞 。
(6)若利用此项技术制造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培养将进行到 (填编号)。
2.(8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 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 相当于__________,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__________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免疫。
(3)在B 淋巴细胞内DNA 合成有D 和S 两条途径,其中D 途径能被氨基嘌呤所阻断。而骨髓瘤细胞的DNA 合成没有S 途径。
①利用DNA 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 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__________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3.(6分).下图表示“华恢1号”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杀虫基因通过①~④,最终在宿主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叫做     。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质粒时,要使抗虫基因能成功表达,还应插入     。
②人工改造质粒时,用限制酶Ⅰ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Ⅱ分别切割经过②过程改造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情况是                              。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4.(14分)据调查,随着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多,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造成的危害很严重,如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经研究发现寄生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它能使寄主至死而对人畜无害。我国科技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并实现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抗虫棉”就会死亡,所以该种棉被推广后,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请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⑵抗虫棉的具体培育过程包括 、 、
、 。
(3)该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复制 D.基因分离
(4)利用下面技术可获得抗虫基因。如:从苏云金芽孢杆菌核糖体上分离出 ,
并以此为模板, 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单链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 。
(5)要使抗虫基因与质粒结合,必须用 来切割基因载体和目的基因,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还需要 酶,根据 原则使两者粘合在一起。
(6)抗虫棉之所以能抗虫,是因为棉花细胞中的抗虫基因表达出 。
(7)该科技成果在环保上的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分)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___________细胞,Ⅲ代表的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
(4)下面是获取目的基因的几种方法,其中需要模板的是( )
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构建cDNA文库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14分)请回答有关下图的问题:
(1)图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 。该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对 的修饰或合成,对现有的进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种新的 ,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
(2)图中序号④所示过程叫做 ,该过程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同于翻译过程的是 (请将模板碱基写在前)
(3)若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则用的是 技术(写出全称),该过程需要的聚合酶的特点是 。
(4)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在图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 保留含性染色体 的精子。
(5)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进行研究,图中⑥过程一般用激素对供体做 处理。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要对 动物做 处理。若图中的卵母细胞来自从屠宰场收集的卵巢,则其在⑧之前需进行体外培养到 期方能受精。
(6)用胚胎分割技术处理发育到 期或囊胚期的早期胚胎,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若是对囊胚进行处理,要注意将 均等分割。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A D B D B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D C C B C A B
4.(14分)
⑴(自然选择)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
⑵抗虫基因的获取 基因表达载体的建构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
⑶ B
⑷ mRNA 反转录 双链DNA(目的基因)
(5)同一种限制酶 DNA连接酶 碱基互补配对
(6)对害虫有毒的蛋白质(毒性蛋白)(合理得分)
(7)减少农药用量 ,减轻环境污染









应有的氨基酸序列
从动物细胞质中获取相关蛋白质的核酸片段
目的基因
运载体
基因表达载体

预期的蛋白质功能
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雌性动物
雄性动物
卵母细胞
精子
体外受精
受精卵
早期胚胎
受体
转基因动物
预期的蛋白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某元素的原子3d能级上有1个电子,它的N能层上电子数是(  )
A.0  B.2 C.5 D.8
2.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有关
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
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
3.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1s22s22p63s23p2 D.1s22s22p63s23p64s2
4.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苯、酒精 B.汽油、甘油
C.四氯化碳、直馏汽油 D.二硫化碳、裂化汽油
5.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且为盐的是(  )
A.CH3COONa B.NH4Cl C.CaCl2 D.H2O2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6.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 )
A.IIA B.IIB C.VIII D.IB
7.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SeC.P8.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4和NH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NO和CO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C.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
9.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b点代表的是(  )
A.H2S B.HCl
C.PH3 D.SiH4
10.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
A.两种原子的电子层上全部都是s电子
B.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原子和3p能级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
D.原子核外M层上的s能级和p能级都填满了电子,而d轨道上尚未有电子的两种原子
11.现已知O3分子为V字形结构,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比较
A.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一样 B.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小
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大 D.没办法比较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N 、O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B. N H3 、H3O+、NH4+ 均含有配位键
C. P4、 CCl4、 CH4 均为正四面体结构,键角均为109°28′
D.HClO 、 HClO3 、 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
13.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构成物质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的是(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14.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可能为( )
A.a-4    B.a-5    C.a+3    D.a+11
15.有关乙烯和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
A.苯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一个形成大π键
B.乙烯分子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C.苯分子C-C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乙烯和苯分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三、填空题
16.(8分)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 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 __。
17.(10分)(1) “笑气”(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又已知N2O分子中氧原子只与一个氮原子相连,则N2O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它 (填“含有”或“不含”)非极性键。
(2)有以下物质:①CH4,②Cl2,③H2O,④N2,⑤C2H4,⑥C2H6,⑦H2,⑧Na2O2,⑨HCN(H—C≡N);只含有极性键且为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
18.(6分)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Ⅳ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
大的原因是 ;
氨易溶于水的原因是 (写出两点即可)
19. (10分)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
(1)1mol Y2X2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2)X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M,Y和X形成的化合物为N,则M、N中其VSEPR模型和分子立体构型相同的是 (写化学式)。
(3)W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向其硫酸盐(W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发生的现象是 ,反应后的溶液中W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
20.(11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依次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和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A、B、E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E : ;
(2)写出电子式D2A2__________;
(3)写出D单质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2A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的________分子 (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 ,分子立体构型是 。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答题纸
1 2 3 4 5 6 7 8
B C A C A D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B A D
⒗ (8分) 1:1 C2D
EF XY2Z
⒘ (10分)⑴ 含有
⑵ ① ⑤⑥ ⑤⑨
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各数中,纯虚数的个数有( )个.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右图是《集合》的知识结构图,
如果要加入“子集”,则应该放在( )
A.“集合的概念”的下位
B.“集合的表示”的下位
C.“基本关系”的下位
D.“基本运算”的下位
3.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y=bx+a必过点( )
A.(0.5,3) B.(1.5,0) C.(1,2) D.(1.5,4)
4.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5.则复数表示的点在第( )象限.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6. 在建立两个变量y与x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四个不同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如下,其中拟合的最好的模型为( )
A. 模型1的相关指数为0.75 B. 模型1的相关指数为0.90
C. 模型1的相关指数为0.25 D. 模型1的相关指数为0.55
7. 经过原点及复数的对应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
8.设且,则等于( )
A. 1 B. 1或-1 C. D .0
9. 有个小偷在警察面前作了如下辩解:是我的录像机,我就一定能把它打开。看,我把它打开了,所以它是我的录像机。请问这一推理错在哪里?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结论 D.以上都不是
10. 如果下述程序运行的结果为S=132,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 )
A. B. C.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复平面内,O是原点,向量对应的复数3+,如果A关于实轴的对称点B,则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12.数列3,5,9,17,33,…的通项公式等于____________
13.是虚数单位,
14.平面中已知三角形周长为,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在空间中类比上述定理,能得到命题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50分.)
15.(12分)m是实数,复数
(1)当m为何值时,z是纯虚数?
(2)当m为何值时,对应的点在直线x+y+5=0上
16.(12分)在调查男女乘客是否晕机的情况中,已知男乘客晕机为28人,不会晕机的也是28人,而女乘客晕机为28人,不会晕机的为56人.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列联表;
(2)试判断是否晕机与性别有关?
参考数据:时,有90%的把握判定变量A,B有关联;时,有95%的把握判定变量A,B有关联;时,有99%的把握判定变量A,B有关联。参考公式
17.(12分)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生产甲产品过程中的产量(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吨标准煤)的几组对照数据:
x 3 4 5 6
y 2.5 3 4 4.5
请画出上表数据的散点图
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于的回归直线方程
已知该厂技改前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为90吨标准煤。试根据(2)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改前降低了多少吨标准煤?
18.( 14分)
如图,它满足①第n行首尾两数均为n,②表中的递推关系类似杨辉三角, 1
2 2
3 4 3
4 7 7 4
5 11 14 11 5
………………………………………
设表示第n行第2个数
写出第6行
归纳与的关系()
设,求证
(2)假设是否晕机与性别无关,
则 的观测值 10分
又知k︽3.889>3.841,
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晕机与性别有关. 12分
17.(1)略 3分
9分
(3)当x=100时,y=70.35(吨)
90—70.35=19.65
预测生产100吨甲产品的生产能耗比技改前降低19.65(吨煤标) 12分
18. (1)6 16 25 25 16 6 3分
(2)
7分
(3)
14分
集合
集合的概念
集合的表示
集合的运算
基本关系
基本运算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2题,共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和学号代码在答题纸上的装订线内填写清楚。
⒉涂卡时,必须按要求使用2B铅笔准确填涂表头信息(在答题卡的准考证号一栏的空格内,从左边第1格起,依次填写学校、年级、班级和学号代码,共7位数字。表头信息填错,一律扣5分,卡面不出现负分。
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⒋保持卷面、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60分)
选择题(总计30小题,每题2分)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问这样的问题,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 有教无类 ④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②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 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所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似。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下列时代特征与此描述吻合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确立
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都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反映了伏尔泰的主旨是
抨击封建神学的自大心理 B、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认为人类社会有客观法则 D、自然界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
在中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 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 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 ③④ D、①②③④
15、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
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17、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18、“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日益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直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19、恩格斯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与下列哪一类文学的产生密切相关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社会主义文学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迂腐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的干干净净。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资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①它所倡导的最重要的政治观念是民主 ② 其兴起是推翻帝制、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应 ③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④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孙中山说:“如果我们从中华民国存在之日起就不去考虑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在最近将来的孽生崛起,那么等待我们的就是比清朝专制暴政还要酷烈百倍的新专制暴政。”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通过民族革命,推翻清朝政府,确立中华民国
B、通过政治革命,确立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
C、通过社会革命,追求经济平等,防止富人专制
D、坚持三民主义,追求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我们还没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论述应出自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 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5、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随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
1903年17岁的柳亚子读罢《民约论》,激动难忍,自作主张改名为“柳人权”,字“亚卢”(亚洲卢梭);1905年出版的小说《卢梭魂》,讲到卢梭之魂游东方古国,遇见了黄宗羲等中国革命志士之魂的故事。这些内容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27、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的解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思想。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有人说:“14——17世纪,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曙光,而中国则呈现出传统科技的晚霞。”下列能验证该说法的是
A、太阳中心说的提出与《天工开物》 B、细胞学说的确立与《本草纲目》
C、进化论的确立与《农政全书》 D、相对论的提出与《梦溪笔谈》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30、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的依据应该是
会议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这次会议形成了中共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会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
D、会议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重大贡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40分)
二、非选择题题(总计2小题。31小题14分,32小题26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二 “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美国总统威尔逊
材料三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请回答
结合宪法体现的原则说明1787年宪法是“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4分)
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为什么说“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8分)
怎样理解材料三中马丁.路德.金的话?(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这位代表说的“新秩序”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的?(6分)
材料二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系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逐步走向瓦解。当经济危机在30年代初终于艰难的渡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它已经完全是另外一幅面孔了。 ——史仲文、胡晓琳《世界全史》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危机,德美两国所选择的政治道路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8分)
材料三 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民主国家若不能联系成更大的机构,那么他们的结构和习惯便缺乏能够保证人类安全的毅力和信心。
材料中“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指的是什么?试举一例。(4分)
材料四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根据材料四概括格劳秀斯对战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思想变化产生的原因。(4分)
一位网友在评价二战时这样说:“战争纪念……更是一种对战争的理性的反思和警醒。”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4分)
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度,黑人奴隶没有选举权,从而为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32、答:(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列强一战后在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 新秩序。这一体系下仍然矛盾重重: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协约国与苏联的矛盾;殖民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
答:(2)不同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原因:经济实力方面,美国实力更为强大,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法、措施更多;历史传统方面,美国较民主,德国较专制。
(3)答:英法等西方大国实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如慕尼黑阴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2010年6月1日,一列火车从杭州火车站出发,沿着汉使张骞的脚印,重新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交融古代人类四大文明,把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融合贯通。据此回答1~2题。
1.对比古代人类四大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约在公元初年,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了 
②印度文化因外族入侵而外族化 
③埃及文化融入了其他文明 
④古老的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虽然在近代中国古老的文明遭遇了衰微的过程,但随着祖国六十多年的建设,古丝绸之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这告诉我们(  )
A.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只有中华文化才能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
3.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政府要求清除这种“不中不西”的词汇是有道理的,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拒绝外来词汇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歌手龚琳娜演唱的神曲《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民歌唱法,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 ( )
A.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5.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2010年5月27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东南西北风——中华文化之旅”,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启动。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的命名,就是取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之义,引领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之中进行一次神圣的巡礼。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博大精深 ②源远流长 ③包容性 ④地域特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7.法国政府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遗产日,用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进行纪念,但绝不涉及商业。后来,欧洲的很多国家如德国、荷兰、比利时等纷纷效仿。我国也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还新增了中秋等法定假日。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发挥共同理想的引领作用
B.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8.“心心融合为大心,手手坚持成坚障。”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特大地震,党中央发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这反映了(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B.团结统一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时迸发出巨大力量
C.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D.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最高尺度
9.在冠军们的背后,还有一批无名英雄——陪练。他们选择了牺牲,选择了寂寞和奉献,对他们而言,“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这表明(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只有拿冠军为国争光,才是真正的爱国 ③爱国与在本职岗位上踏实工作是一致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渗透于具体工作当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师生时说:“我们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标题可定为(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福祸相依”——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C.《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脊梁》
D.《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忍不拔、威武不屈》
11.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科学家钱学森不仅为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体现了(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坚定理想信念
③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
④选择健康有益的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A.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和谐统一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民主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应该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它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②它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的外在体现
③它是中华民族热情好客、崇尚交流的必要条件
④他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 有位外国人说:“30多年前我到过中国,那时人们的着装是一个样式、一种颜色,城市的建筑也是一种风格。现在一切都变了,奇装异服随处可见,城市建筑风格迥异,中国变得多姿多彩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出现多样性的原因有
①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色彩斑斓
②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④人们的思想更易受外界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15.如今,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还是异常火爆。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②这一现象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剔除落后文化
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从芙蓉姐姐蹿红到凤姐现身,再到犀利哥引发“围观”、被消费,网络红人层出不穷,由草根变成明星,被津津乐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看,“审丑运动”
①用低级的噱头吸引眼球,追逐名利,不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文化主流
②属于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化,应该予以改造和剔除
③属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④迎合了众人猎奇的心理,具有消遣性、娱乐性,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7、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9.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娱乐,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已等同于娱乐文化。如何在娱乐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提高素养,这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不能只有意思而没有任何意义,否则“文化快餐”只是一种“文化泡沫”。材料表明
A.文化的商业性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统一的
B.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已被赋予新的内涵
C.应该提供统一类型、统一风格的高品位文化产品
D.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0.近年来,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繁花竞秀:舞剧《红梅赞》、歌剧《屈原》、京剧《华子良》等以铿锵的锣鼓和飞扬的旋律,一次次重燃人们的激情;电视剧《闯关东》《延安颂》《省委书记》,电影《生死抉择》《郑培民》《张思德》等跨越时空,声情并茂唱响时代主旋律;小说《中国制造》《国家干部》等文学创作笔走惊雷、气势磅礴,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上述材料说明
①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②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主旋律作品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弘扬主旋律应该坚持多样化原则,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1.通俗化、平民化、娱乐化是近些年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通俗已经逐步变味,有的甚至走向庸俗、低俗和恶俗。可见,发展电视产业要
A.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勇于吸收外来文化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限制通俗文化的发展
22.一些发达国家的崛起,尽管原因众多,但其中都包含着国民素质的提升。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启示我们提升国家竞争力应( )
A.大力弘扬“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大力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使人力资源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3.孔子作为中国先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他对于世界文化的突出贡献之一在于教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①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
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5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上海市政府做了大量实事,投放了大量资金用于新建和改造10所专业博物馆。新建和改造博物馆等文化事业(  )
①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
②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③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福建省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全省将形成出版印刷发行、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文化会展等10大主导文化产业群;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到2020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增速明显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是加强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 2010年9月29日晚,备受各界瞩目的盖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庄园举行,且“巴比”信守此前承诺,并未借助慈善晚宴对中国富豪“劝捐”,但这场晚宴仍成为“鸿门宴”,很多富豪因为“为富不仁”而不敢参加。其背后的文化原因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其精髓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灵魂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是其主题
D.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
28下表是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崇拜对象 科学家 时代英雄 娱乐明星 体育明星 自己 反面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2 85 44 3 4 9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
A. 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B.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C. 提倡多元化,反对以某种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D. 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29.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在海瑞陵园的亭柱上,挂着海瑞撰写的一副对联:“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这副对联反映出海瑞( )
①崇尚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
②强调执政为民的民主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
③憧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
④主张勤勉清廉的从政道德,具有净化官风的积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31近几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思考。这说明(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道德水平的滑坡为代价的
B.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诚实守信原则是相互对立的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讲诚信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32.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B.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同传统美德是完全一致的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追求的目标
33余秋雨说:“好书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青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这表明(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34.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该(  )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 全国道德模范王乐义始终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用诚实劳动获取财富。他靠诚信带领乡亲们发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产技术,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种美德(  )
①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③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2010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李长春强调,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继续努力奋斗。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5分)
(2)当前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37. (2011·山东临沂模拟)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
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
喧哗吵闹等,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
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群众反应十分强烈。
仔细观察分析上面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5分)
(2)对于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0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6题,共120分,共10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和学号代码在答题纸上的装订线内填写清楚。
⒉涂卡时,必须按要求使用2B铅笔准确填涂表头信息(在答题卡的准考证号一栏的空格内,从左边第1格起,依次填写学校、年级、班级和学号代码,共7位数字。表头信息填错,一律扣5分,卡面不出现负分。
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⒋保持卷面、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85分)
第一部分 知识理解 (共两节,共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This experiment turned out to be _______ failure, but as we know, success often comes after _______ failure.
A. a; a B. 不填;不填 C. a; 不填 D. 不填; a
2. —— I’d like the report to be ready by six.
—— _____.
A. Why not B. Just as you wish, sir C. Yes, sir D.I am afraid so.
3. ----- Is Bob still performing
----- I’m afraid not. He is said _______ the stage already as he has become an official.
A. to have left B. to leave C. to have been left D. to be left
4. You can’t imagine what difficulty we had ___________ home in the snowstorm.
A. walked B. walk C. to walk D. walking
5. We’ve set about _____ the experiment in Period 2 while they set out ______ period 1.
A. doing; to explore B. doing; exploring
C. to do; to explore D. to do; exploring
6. We are invited to a party _________ in our club next Friday.
A. to be held B. held C. being held D. holding
7. I _______ do an important piece of work _______ my daughter came to interrupt me.
A. was going to; while B. was about to; when
C. was to; as D. was about to; then
8. While shopping, people sometimes can’t help ______ into buying something they don’t really need.
A. to persuade B. persuading C. being persuaded D. be persuaded
9.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The leaders__________ the meeting _________in the hall now.
A. attending; to be held B. attended; being held
C. being attended; held D. attending; being held
10. The _______ look suggested that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_______ around her.
A. scaring; scared B. scaring; scaring
C. scared; scaring D. scared; scared
11. ----- What is the new pupil like
------ Oh, he is a bit noisy, but, ________ he is a nice boy.
A. besides B. otherwise C. therefore D. however
12.As I remember,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___ a film in the cinema with my parents
A. would see B. had seen C. saw D. have seen
13. Is this market ________ you and your mother went and did some shopping yesterday.
A. the one that B. which C. the one where D. in which
14. Only after he was brought to the police station ________ having stolen 10 cars.
A. he realized B. did he realized C. he acknowledged D. did he acknowledge
15. The project __________ now is designed by Pro. Wang.
A. being carried out B. to be carried out
C. carried out D. having been carried out
第二节 完型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The story I’m going to tell truly happened in my life.
The other day, I met a man outside the gym who 16 a movie star. He was handsome and smiling. His upper body was muscular(肌肉发达的)and he 17 to be on top of the world.
“How are you ” I 8 with a smile. “I’m doing really well,” he replied in a cheerful voice. His enthusiasm and big smile 19 the parking garage. 20 as he walked up, I 21 his long legs were thin and I saw he had a silver cane(手杖). “Why do you need that cane ” I couldn’t 22 thinking he had a minor injury. “I have MS,” he answered in a 23 voice too, as his broad smile 24 left his face. Multiple Sclerosis is a very serious disease and often painful. I looked at him from my little red sports car and said, “You 25 it very well. You seem like a happy man 26 the MS.” Without losing a bit of his smile he replied, “I am a happy man,” and then added, “I’d been even happier if I had that sports 27 .
It was ironic(讽刺的). Just 28 we spoke, I’d been sitting in that little sports car, feeling sad about my painful shoulder over the last 11 months although I was 29 after an operation. Here’s a man with a 30 far tougher than mine, but his positive attitude made him feel no 31 happiness. He went on with his enjoyment of life as usual, which move me deeply.
It was also a wonderful reminder of that old 32 , “I cried because I had no shoes. Then I met a man who had no feet.” 33 your problems, just keep in 34 that none of us goes through life 35 and like the man with MS, make the most of what you have, Count your blessings.
16. A. stared at B. talked about C. agreed with D. looked like
17. A. conducted B. appeared C. performed D. pretended
18. A. questioned B. advised C. complained D. greeted
19. A. lit up B. put up C. got up D. kept up
20. A. So B. And C. But D. Though
21. A. diagnosed B. noticed C. examined D. checked
22. A. want B. set C. wait D. help
23. A. cheerful B. sad C. low D. painful
24. A. sometimes B. regularly C. never D. always
25. A. need B. handle C. demand D. deal
26. A. in spite of B. in return for C. thanks to D. but for
27. A. training B. coach C. coat D. car
28. A. when B. until C. before D. since
29. A. recovering B. suffering C. repairing D. benefiting
30. A. direction B. location C. situation D. position
31. A. fewer B. less C. further D. more
32. A. story B. news C. saying D. lesson
33. A. Whatever B. How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34. A. head B. brain C. heart D. mind
35. A. Completely B. easily C. hardly D. har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共两节,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contains making choices about the foods we eat as well as exercise and other daily activities. The term “healthy lifestyle” can be defined as “to improve and protect one’s health and well-being”.
For this purpose, a healthy lifestyle can involve good eating habits,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and anti-alcoholism. First of all, good eating habits are the main way of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For instance, rushed morning routines, trying to lose weight, and lack of appetite (食欲) early in the morning are all reasons why people skip breakfast. However, most experts think that 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of the day. Another example is fast food; a hamburger from McDonald’s with special sauce and cheese is not exactly considered as a healthy meal. Our society today is busy and on the go at all times. It is much easier to stop and get fast food. As a result, humans become fatter. However, eating low-fat meals that include 5 to 9 serving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every day is an ideal healthy life plan. Therefore, good eating habits are the main way of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Secondly, another way of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s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is indeed part of life because it keeps the body and mind in good shape. Exercise reduces stress and contributes to (有助于) a good sleep. It can keep a person looking and feeling younger throughout his entire life, and it also helps build one’s energy and strength. Many people do not think too much about their health until they get sick. So, physical activity is another way of living a healthy lifestyle.
Finally, another way is anti-alcoholism. Addiction(上瘾) to alcohol may cause serious social and public problems. It is accepted that driving after drinking is dangerous. Alcohol is a main factor of traffic deaths Alcoholism can also lead to diseases, such as heart attack or liver trouble. Thus, anti-alcoholism is another way for a healthy lifestyle.
In conclusion, a healthy lifestyle can be maintained in three ways: the first way is good eating habits, the second way is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final way is anti-alcoholism.
36.The reasons for skipping breakfast include the following EXCEPT________.
A.to have more time to stay in bed B.going on a diet
C.busy morning routines D.having no appetite
37.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can we feel younger throughout our life
A.To avoid fast food. B.To take regular exercise.
C.To be happy every day. D.To wear some special clothes.
38.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directly reduce social problems
A.Good eating habits. B.Physical activity.
C.Anti-alcoholism. D.Losing weight.
39.In what column are you most likely to find this article
A.Advertisement. B.Economy. C.Sports. D.Life.
B
Have you ever heard of blogs (博客) If you haven’t, you should have. It’s here, it’s growing and it’s having an influence on our life. Surf the Internet and you’ll find blogs everywhere. A blog, shortened from “weblog”, is a public Internet journal written by one person or a group of people. It is a website in which a person or a group can place news, personal thoughts, text, photos, video or audio files, or links upon which visitors can comment. A blog lets you post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having to know web design or be technical. You are given an environment to make dated entries on the topic of your choice which are “published”, so other people can read them.
Authoring a blog, maintaining a blog or adding an article to an existing blog is called “blogging”. Blogging has revolutionized Internet publishing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because it gives everyone with Internet access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an online writer. Objects, such as “text and photos” in a blog can be called “blog posts”, “posts”, or “entries”. The person who posts these entries is called a “blogger”.
Now, somewhere around the world, a blog is created almost every 6 seconds. Because it’s great potential, Bill Gates views it as important as e-mail, BBS, and MSN. He’s trying to make blogs the important tools for future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40. A blog is .
A. a comment B. an Internet journal C. a design D. a link
41. A person can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in a blog EXCEPT _______.
A. talk to others B. give comments C. read articles D. enjoy photos
42.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
A. Bill Gates will invent some tools for blogs
B. blogs will be an important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ool in the future
C. so far, only a few persons have created blogs
D. blogs will replace e-mail, BBS and MSN in the future
4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reason why blogs are so popular is that they ____.
A. give everyone the chance to be an online writer
B. can be created by people without much knowledg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 enable a blogger to place news, personal thoughts, text and photos and give comments
D. all of the above
C
In a book called Magnificent Obsession, by Lloyd C. Douglas, a description is given of people helping others but doing it secretly. When difficult problems worried an individual, friends nearby would meet to discuss possible solution without the individual knowing their actions. When a solution was agreed upon, one or two of the friends would carry out the plan and solve the problem secretly , to the great delight of the worried individual. The helpers would stand by privately, content with their success. No reward was given to the problem solvers, not even a sincere “thank you”, because they were never known.
This concept is popular today but in a different way. The phrase “pay it forward” is now used when one person helps another. However, the person helped may not be able to repay the person or group that helped them. So rather than return the favor to their helpers, they are supposed to help someone else in the future, which means they pay it forward. It is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hich makes us want to give back in equal measure to the one who has helped us. But , in this case, the responsibility turns to helping someone in the future.
Suppose your elderly grandmother pays part of your schooling. She may tell you there is no need to repay her because it is a gift from someone who loves you very much. Nothing would please her more than to have you use her money to get a good education.
You may never be able to repay her for such a gift. However, she not only gave you some money , but she provided you with an example that you should also help other people who need it.
People with serious needs are everywhere. Many are children who need better clothes, more books and even better schools. Some are elderly people who can’t afford their medicine or a doctor’s care. Consider how you can “pay it forward” rather than pay money back to your grandmother.
44. The helpers in the book “Magnificent Obsession” were not rewarded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 they hadn’t solved the problems thoroughly
B. they had solved the problems secretly
C. they were friends of the worried individual
D. they expected to be paid back in the future
45. The underlined word “pay it forward” means ____________________.
A. to repay someone who has helped you
B. to pay someone else who needs help
C. to help someone who has helped you
D. to help someone else who needs help
46. What does the writer suggest with the example of “your elderly grandmother”
A. We should learn to respect our grandparents.
B. We should work hard to get a good education.
C. We should also lend a hand to other people in need of help.
D. We should never forget to repay people for their help.
47.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_________________.
A. everybody needs help
B. more children need help than elderly people
C. it costs a lot of money to “pay it forward”
D. nowadays many people help others without being repaid
D
Without proper planning, tourism can cause problems. For example, too many tourists can crowd public places that are also enjoyed by the inhabitants(居民) of a country. If tourists create too much traffic, the inhabitants become angry and unhappy. They begin to dislike tourists and to treat them impolitely. They forget how much tourism can help the country’s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the people of a destination(目的地) country and how tourism affects them. Tourism should help a country keep the customs and beauty that attract tourists. Tourism should also advance health and happiness of local inhabitants.
Too much tourism can be a problem. If tourism grows too quickly, people must leave other jobs to work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can suffer.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re is not enough tourism, people can lose jobs. Businesses can also lose money. It costs a great deal of money to build large hotels, airports, first-class roads, and other support facilities(设施) needed by tourist attractions. For example, a major international-class tourist hotel can cost as much as 50 thousand dollars per room to build. If this room is not used most of the time, the owners of the hotel lose money.
Building a hotel is just a beginning. There must be many support facilities as well, including roads to get to the hotel, electricity, sewers(阴沟) to handle waste, and water. All of these support facilities cost money. If they are not used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tourists, jobs and money are lost.
4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most probably been discussed in the paragraph that goes before the passage
A. It is not important to develop tourism. B. Building roads and hotels is important.
C. Support facilities are highly necessary. D. Plann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ourism.
49. Too much tourism can cause all these problems except _____.
A. a bad effect on other industries B. a change of the customs of the country
C.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D. pressure on traffic
50. Not enough tourism can lead to _____.
A. the fact that some people may be out of work B. an increase in tourist attractions
C. the higher cost of support facilities D. a rise in price and a fall in pay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hen I was a kid my parents sent me to a summer camp in New Hampshire.__51__At the camp we did tons of great things like swimming, sports, and archery, but for me, the most memorable experience was an overnight trip of mountain climbing.If you’ve ever hiked a mountain, you know it’s a physical challenge, especially when you’re carrying your food and shelter on your back.__52__
“How much farther is it?”
“My pack is too heavy.Can you carry it for me?”
The reply of the teachers was, “Suck it up.” The truth is, the complaining campers were nowhere near the point of exhaustion.If they had been, the teachers would have noticed the signs and given them care.__53__Once they realized they weren’t getting any sympathy they overcame the discomfort, and in most cases ended up having a great time.
__54__You can complain, or you can make the best of it.If you complain, you might feel like you’re getting the negative energy out, but you’re probably not going to cause a positive change.It’s much more likely that your complaining will arouse the dislike of those around you.
No one likes a plaining makes life harder for everyone.__55__
A.The summer camp was interesting but full of complaint.
B.The kids simply weren’t used to the physical challenge.
C.It’s no use complaining and it can’t bring us what we want.
D.This was a great experience for me.
E.There are two ways to deal with an unpleasant situation.
F.When campers got tired, they certainly started complaining.
G.We should complain less and make more effort.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计35分)写作:
短文改错(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吧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 was playing at my cousin house. Since his family was rich than mine, he had more toys than I did. There was one on particular I’d always wanted. I put into my pocket when he wasn’t looking. I guessed, even at that age, I would never be able to enjoy to playing with the toys or faced my cousin again; I would always know I’d done something wrong. Late on, my aunt drove me home. When she dropped me off, I pulled out the toy slow and gave it back. She knows what had happened, but she thanked me and ever mentioned it again.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图片中的顾客,请根据图片所提示的内容给商家经理写一封信。陈述自己的遭遇,并要求合理的索赔。 (词数:100词左右,文章开头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要点如下:
1.你昨天买了一罐进口奶粉,打开后发现有虫。
2.要求退换,店员态度恶劣。
3.提出合理解决办法。
参考词汇:进口奶粉 imported powdered milk 虫子 worm
Dear manager,
Much to my regret, I write this letter to have a complaint against one of your shop assistants concerning bad service in the course of shopping yester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respectfully,
A faithful customer
写作: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2分,每题3分)
三峡啼猿之谜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通过到热带丛林实地考察并用仪器测量,终于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每天清晨,当第一道阳光照射到树梢上的时候,长臂猿的早晨大合唱便打破了森林的静谧,雄猿首先领唱,几分钟后,雌猿也加入伴唱,直到太阳升起时才结束。早饭后,合唱继续进行。波尔·杰丁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一般猿每隔两三年产子猿,子猿长到七八岁时,才开始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已经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的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年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有时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是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呼唤离家子猿的一种语音。
说到三峡啼猿,有人认为猿声并非是两岸啼。
据郦道元《水经注》载:“自三峡七百里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当年李白过三峡,正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不绝于耳的猿声。
但是,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却曾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该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 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正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适宜猿猴生长,所以,猿猴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啼猿”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 ”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世界上现有的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四种猿类,前两种分布在非洲,后两种定居在亚洲,其中在我国的长臂猿仅出没于云南、海南岛等地的林区。若由此看来,三峡上发出啼声的就不该是猿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颔骨化石,其门齿、犬齿已脱落,前臼齿、臼齿保存完好,牙齿稍有磨蚀。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颔骨一致。此外,他们还从土层中找到骨簪和一件陶制品,经鉴定,这些陶制品和骨制品的文化性质与3000年前的川东大溪文化相近。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长江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的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1、选出对文末句加横的“此”的所指说明准确的一项(  )(3分)
A.错开峡西南大脚洞发现了长臂猿下颔骨化石。
B. 长臂猿化石以及与距今约3000年的川东大溪文化性质相近的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C.与长臂猿化石一起出土的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
D.长臂猿化石、鱼类等的亚化石及骨簪、陶制品的发现
2、本文提出了“三峡啼猿”的三个谜,并引用了中外学者的考察发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波尔·杰丁认为猿啼是建立或维护家庭的需要。
B.清代学者认为猿啼只在南岸,有人认为北岸气候恶劣,不适宜猿的生长。
C.中科院考察组长臂猿化石的发现,可作为李白诗中“猿啼”的佐证。
D.长期以来,经过对世界上四种猿类分布情况的研究,学者们认定三峡无“猿”。
3、引用通常是为了表明作者观点。下列论断,不符合作者观点或意图的一项是( )(3分)
A.对波尔·杰丁的考察发现,作者是赞同的。
B.引用中科院的考察发现,作者意在证明三峡有“猿”,李白无误。
C.引用长期以来学者们的观点,作者是为了推出对三峡无“猿”的质疑。
D.对清代学者和史书的观点,从“但是”一词,可见作者的否定。
4、下列对本文材料安排和作者观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三峡啼猿”的三个谜,本文采用了按解谜程度的难易,由易到难的顺序。
B.引郦道元《水经注》,意在说明李白过三峡的季节,同是“林寒涧肃”之时,故能听到猿声。
C.波尔·杰丁是对热带丛林的考察,他所揭示的“猿啼的秘密”,不能用来解释三峡猿啼。
D.李白约卒于公元762年,距今1200多年,3000年前三峡有长臂猿活动,不能证明他“并没有错将猴叫认作猿啼”。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15分,每小题3分)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
B.而宾客每不与役 与:参加
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责:拷打
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报:回复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 因芝妻伯父董昭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昭犹惮芝,不为通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少为书生,避乱荆州
B.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
C.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D.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3分)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10.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6分)
①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3分)
②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3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1-12题(共6分,每题3分)
送别
左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1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1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四、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3、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⑵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⑶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⑷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⑸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⑹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
⑺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
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⑼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⑽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
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14-17题(共15分)
让儿子独立一回
凌鼎年
儿子真是争气,以全县高考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
史工程师比当年自己考取大学要高兴得多,满脸的阳光,满脸的春色。
望子成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年来,儿子他妈真是费尽了心血。真可谓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年年这样陪着读陪着复习。如今儿子是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大学,他妈却病倒了。
病床上的她念念不忘的是儿子开学在即,自己将不能亲自送儿子去大学,这叫她如何放心得下?她坚持叫丈夫无论如何要把儿子送到大学,安顿好了才能回来。
史工程师更放心不下妻子,与妻子商量说:“让儿子独立一回吧?”
“不行!没娶媳妇总是孩子。哪能让儿子一个人去大学。再说这孩子你也知道,他能行吗?”
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儿子长这么大了,没买过一回菜,没烧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拖过一次地,就连床也都是他妈铺的。自小到现在,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地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史工程师开导妻子说:“儿子是去上海读大学,又不是去非洲探险去神农架考察野人,不会有什么事的。想当年,我十七八岁时不就去长征大串联吗,家里谁跟我去了?你在儿子年纪时,不是报名去了黄海边的建设兵团吗,你爹妈送你到海边了?没有吧。常言道,到啥山,砍啥柴。”
让儿子独立一回有好处……
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妻子才十分勉强十分不愿意地不再持反对票,但她拖了一句:“就是我同意,儿子也不会同意的,人家父母都送,他父母不送,多没面子……”
简直是出乎意外,儿子很平静地说:“早该让我独立了。”
儿子去大学前一天,史工程师关照了又关照,诸如碰到意外情况立即找警察;安顿好后,先打电话回来,再写封详细的信……
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史工程师夫妇急了,妻子要史工程师无论如何亲自去一趟学校。
正当史工程师准备去上海时,儿子的信来了。夫妇俩不啻接到福音书,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一叠发票,共有:
娄城至上海中巴车票一张
上海出租车票一张
大三元酒家餐费发票一张
新华书店购书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
付搬运费、服务费、冷饮费若干
买饭菜票若干……
乖乖,不连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一千多。
看了儿子信才知道。儿子这回彻底过了下独立的瘾。他去上海时,不坐公共汽车乘中巴,到了上海后,打的去学校,到了学校后,花钱请人搬行李,乃至挂蚊帐铺床他都未自己动手。为了搞好关系,他买了一箱冰淇淋,凡那天在他宿舍的,不管是同学教师,还是他们的父母、朋友,一概由他请了。第三天,他又请同宿舍的到大三元酒家聚了聚……
史工程师看了信和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般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
史工程师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给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1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主要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位爱子胜过爱自己、事事为儿子操心、时时为儿子牵肠挂肚的慈母形象。
B. 小说采用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明写史工程师夫妇为儿子事事操心,事事包办的过程,暗写儿子事事被父母包办缺乏独立能力的成长过程。
C. 小说借史工程师家的故事,既批判了父母溺爱孩子事事包办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对年轻一代起到了一种告诫、警醒的作用。
D.小说语言富有特色,有些语言略带微讽而引人深思,如“真可谓儿子读一年级,她也读一年级”、 “我这儿子,是做大事的料”等等。
E. 小说通过儿子在大学里为搞好关系花钱请客的事情,含蓄而有力地批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对当代大学生的毒害。
15.小说中“儿子去了三天,没有电话,儿子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小说的儿子上大学后之所以缺乏独立能力,有人认为罪在史工程师夫妇,也有人认为罪在儿子。试结合文本选择一种观点进行探究。(6分)
答:
第Ⅱ卷
六、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6分)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沉疴  坎坷  呵护  苛捐杂税  百舸争流
B.估量  训诂  故旧  沽名钓誉  怙恶不悛
C.针灸 灵柩 内疚 咎由自取 鸠占鹊巢
D.洒脱  哂笑  酉时  风吹日晒  两栖动物
18.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诙谐 缱绻 目不遐接 出类拔萃
B.蕴蓄 寒砧 惟妙惟肖 妍媸毕露
C.赘尤 绵密 得鱼忘筌 礼上往来
D.鉴戒 洗练 形神兼备 凤毛鳞角
19、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日本右翼所担心的是被孤立,而不在乎被我们批判”,如果我们在斗争中扩大了批判范围,那对右翼势力来说则是“正中下怀”。
D.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20、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不仅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学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D.几年前,我乔迁新居,一时兴来,在客厅里置了一个水族箱,养水草、“孔雀”等小鱼玩。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材料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网络游戏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一个产生不久的新事物。如今,沉迷网络游戏的青少年越来越多,面对目下诸如孤独、抑郁、自杀、犯罪等一系列青少年问题,许多媒体、学者将矛头直指网络游戏,甚至有人认为,网络游戏是“杀人武器”、“精神鸦片”,政府应当予以“封杀”。 那么,网络游戏是否就是导致某些青少年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根据一些媒体报道的真实案例看来,沉迷网络游戏确实会引发许多问题,但这是否就是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游戏是否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是否应当被彻底“封杀”?
(人民网—教育论坛)
答: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22、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对此,我的感觉只能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请以“人生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⑴立意自定。
⑵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⑶题目自拟。
⑷不少于800字。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1.(1)(3分)写了杨花飘飞的景色(1分),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2分)。
12、(3分)诗人跳出一般送别诗的缠绵与伤感,提醒友人寻找没有杜鹃啼叫的旅社住宿,把对所有友人的体贴关心含蓄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这既是关怀,又是鼓励,感人肺腑动人心怀。
14.(5分)( A )( E )
15.(4分)答:(1)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2分)(2)巧设悬念,引人猜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6.(6分)答:观点一:罪在父母。小说中的史工程师夫妇教育方式失当,对儿子事事包办,学习上不是让孩子完全自主,而是母亲步步跟随,陪读陪复习;夫妇俩“学习至上”的思想比较严重,生活上没让儿子锻炼,以至于儿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夫妇俩平时不忍让儿子经风雨吃苦头,使得儿子缺乏应对生活的实际困难的意志力。总之,正是父母的教育不当,导致了儿子高分低能的结果。
观点二:罪在儿子。儿子由于长期以来父母的包办而对父母产生了较严重的依赖心理,思想上变得软弱,越来越缺乏独立意识,不愿意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实,只要自己有意识要学会自立,即使父母要包办,他也完全可以主动拒绝;儿子由于长期缺乏亲身实践,生活经验匮乏,对大学独立生活的实际困难估计不足,盲目自大,最后只能简单的用父母的钱来解决问题,看似独立,实际上仍然是依赖父母。.
17、D(A项:疴、苛-kē B项:估、沽-gū C 鸠jiū 灸jiǔ 柩、疚、咎—jiù D项:洒-sǎ 哂-shěn 酉-Yǒu 晒—shài 栖-qī)
18.B(A.目不暇接 D.凤毛麟角 C.赘疣 礼尚往来)
19、C(A指手划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放肆或得意忘形;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用来修钸“练动作”,不合适。 B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持不同的看法。C正中下怀: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中:投合;下:在下,自己。 D.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因灾害、战乱或苛征暴敛以致百姓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20、A(C多重否定不当;B表意不明,是“仪器”简单还是“观测”简单,没有说清楚;D“乔迁”不宜用于自称,另外,“水草”不属于鱼类,分类不当,不合逻辑)
21、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发争议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强盗来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答应,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说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子弟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
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共48分)
1、下列各种运动中(不计阻力),属于简谐运动的是
  A、拍皮球时球的往复运动
  B、将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砝码,砝码在竖直方向上来回运动
  C、水平光滑平面上,一端固定的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的往复运动
  D、孩子用力荡秋千,秋千来回运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频率和波长共同决定
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C、波的干涉和衍射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D在干涉图样中的振动加强线上各质点的振动位移总是最大
3、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位移为负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4、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横波以1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s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
C、质点d向下运动
D、质点f保 持静止
5、如图所示,在一根木条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 其中A、E 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 带 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 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
B.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
C.B、C、D、E四摆中,E摆的振幅最大
D.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6、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 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
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 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7、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 = -0.2m和x = 1.2 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 = 0.4 m /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 = 2 cm,图示为某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时刻平衡位置处于0.2 m和0.8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 = 0.5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质点P、Q都首先沿y轴正向运动
B、t = 0.75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C、t = 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 -2 cm
D、t = 1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8、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5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第一次出现如图6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A、周期为△t,波长为8L
B、周期为2/3△t,波长为8L
C、周期为2/3△t,波速为12L/△t
D、周期为△t,波速为8L/△t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15分)
9、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存在遗漏或错误的三步骤,请确定三步骤的错误或遗漏。
①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L
②测周期T:将摆线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T=t/60。
③将所测得的L和T代入g= 算出g作为最后结果写到实验报告中。
根据上述实验情况,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① .
② .
③ .
三、计算题:(第10题10分,第11题15分,第12题12分,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一列简谐横波由质点A向质点B传播。已知A、B两点相距4 m,这列波的波长大于2 m而小于20 m,下图表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A、B两质点的振动的图像,求波的传播速度?
11、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
求:(1)波的传播方向?
(2)该波传播的波速为?
(3)如果T大于0.03s,从t=0到t=0.03s时间内,x=0.7m处质点
位移为负的时间多长?
12、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介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
90°,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延长线间夹角θ为15°,
求:(1)该介质的折射率?
(2)光在该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3)当光从介质射入空气时的临界角?
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答案
y/cm
x/m
O
5
-5
0.3 0.6 0.9 1.2 1.5 1.8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8题、满分12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和考号代码在答题纸上的装订线内填写清楚。
⒉涂卡时,必须按要求使用2B铅笔准确填涂表头信息(在答题卡的准考证号一栏的空格内,从左边第1格起,依次填写学校、年级、班级和考号代码。
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无效。
⒋保持卷面、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总计10小题,每小题5分)
A. B. C. D.
A. B. C. D.
   [  ]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成立 B. 不成立 C.不能断定 D. 视a,b的值而定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70分)
二、填空题(总计4小题,每小题5分)
.
.
.
则推测 a= ,b= ,
三、解答题(总计4小题,15、16、17题每题12分,18题14分)
高二数学理科月考试卷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B A A B A D
第Ⅱ卷一、单选题 (每题1.5分,共60分)
1.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D.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下列关于旅游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实现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②旅游交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 ③旅游交通的收入是旅游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景区内带有娱乐性质的游船、索道等不属于旅游交通的范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现代旅游活动包括的内容有(  )
①旅游观光 ②娱乐 ③游牧活动 ④购物 ⑤食宿 ⑥交通 ⑦通讯 ⑧疗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⑧
4.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往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①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④发展旅游业不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性
B.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
6.旅游资源特性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
A.可创造性、长存性 B.季节性、地域性
C.可变异性、可创造性 D.多样性、非凡性
7. 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下列景区规划步骤合理的是(  )
A.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
B.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
C.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价→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安排
D.对旅游开发条件总体评估分析→对景区发展总体定位→对旅游六要素具体安排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的是自然景观的(  )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朦胧美
9.观赏赵州桥时,要欣赏到赵州桥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游客需注意(  )
A.把握观赏的时机 B.查看相关资料
C.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 D.以情观景
10.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形成有关的自然因素是:( )
①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来降水 ②来自怒江的水汽带来降水
③人类修渠灌溉 ④山地崎岖,海拔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张家界、九寨沟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12.既属于我国的十大旅游胜地,又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布达拉宫 B.桂林山水 C.北京故宫 D.杭州西湖
健康的、可持续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创新和进步的源泉,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图中丙区域文化景区的地域形态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是
A.地形与水源 B.气候与降水 C.纬度位置 D.地壳运动
14.某旅游团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去甲地参观游览,经过的铁路线名称是
A.京广线 B.陇海线 C.京沪线 D.京包线
15.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16. 一般说来,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旅游动机 ②旅游伙伴 ③闲暇时间 ④经济条件 ⑤娱乐消遣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17.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的乐山大佛,观赏要求是:( )
A.把握观赏时机 B.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C.特定位置远眺 D.置身其中,求质求真
18.下列属于生态旅游活动的是(  )
A.吃农家饭,住农家房 B.登上石刻佛像合影留念
C.采摘野果,品尝野味 D.下河捕鱼,品味自然
19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
20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
21. 图2-1-8为等高线地形图,若AB的坡度角测得45°,并量得AB的图上距离为 2cm, 该图的比例尺为( )
22.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
A.1:1000 B.1:100000
C. 0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0千米
23.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
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24.图1-27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
25.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6.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
A.60千米和15千米B.15千米和60千米
C.30千米和60千米D.15千米和30千米
27. 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0米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9.①地位于②地的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顶 B.鞍部
C.陡崖 D.山脊
31.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32. 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3.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3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这样在南北极点各有( )
A.一个方向 B.两个方向 C.三个方向 D.四个方向
3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东
36.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37.图1.4中王村和李庄所在位置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是( )
A.山顶、山谷 B.山脊、鞍部
C.陡崖、山脊 D.山谷、鞍部
38..A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
A.丘陵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39.若要在图示地区修建水库,水库大坝坝址最好选择在( )
A. C地 B. E地 C. A地 D. B地
40.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万里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瑞士国际文化保护组织——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评为“新七大奇迹”之首。
材料二:中国古长城分布示意图。
(1)长城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位于长城沿线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2分)
A.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B.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C.云冈石窟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坐火车从长春到山海关旅游,应选择 铁路线。(2分)
(3)2009年“五·一”假期,八达岭长城景区共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嘉峪关景区接待游客26488人次。造成两地游客数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分)
42.右图是“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分)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
43.图2-1-19是某地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C点的温度是 ,D点的海拔是 ,C、D间的相对高度是 ,C、D两地的温差是 。
(2)A、B间的水平距离约是 千米,如果在它们之间修一条索道,
其长度比水平距离 (长或短)。
(3)若站在C点,能否直接看到D点 ,
理由是 。
(4)图示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永久性冰川 ,
理由是 。
(5)假设B点南侧1 500 m等高线与300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1.2 km,则该山坡的坡度约是 ,是否适合修筑梯田 ,理由是 。
44.读图2-1-9回答下列问题:(4分)
(1)A点在C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
(2)若一架飞机以1332km/小时的速度按最短航程从A点飞往B点需要 小 时。
地理答案
1-5 BCDAB 6-10DDCBD 11-15ACADD 16-20 DCADC
21-25AACDB 26-30 BBCBA 31-35 BABAD 36-40 ABCAC
43
D
图2-1-1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