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体液的组成注意:脑脊液也属于细胞外液___________细胞外液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_________体液之间的关系________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外界环境中的物质食物O2CO2废物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 调节作用 器官、系统 相对稳定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 一定限度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2.________含量和血液中的__________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3.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作用。正常生命活动 血糖 含氧量 pH 温度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流程1.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____________。2.测自来水pH的变化(1)测酸对自来水pH的影响①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测定___________,并作记录;②加入酸并测pH变化:一次加一滴_________________轻轻摇动。每加5滴测一次pH,直到加入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实验结果 起始的pH 0.1mol/L的HCl (2)测碱对自来水pH的影响①____________烧杯并向其中加入25mL自来水,测起始pH,并作记录;②如步骤(1)中②,一滴一滴地加入__________________,测定并记录pH。充分冲洗 0.1mol/L的NaOH 3.充分冲洗烧杯,用__________代替自来水重复2中(1)(2)步骤,记录结果。4.充分冲洗烧杯,选用两种____________分别代替自来水,并重复2中(1)(2)步骤,记录结果。5.根据所得数据,以________________为横轴,以________为纵轴,画出各溶液中pH变化的曲线。缓冲液 生物材料 酸或碱的滴数 pH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那么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成分的相对稳定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背1内环境稳态与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2)坎农的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3)公认的解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稳态失调生病调节能力有限外环境变化剧烈机体调节功能障碍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中暑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背2课本第9页尿毒症临床表现: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山反应:由于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而发生的反应。醉氧:由于人的机体刚刚适应高原地区低氧环境,重新进入氧气含量相对高的地区,就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会产生一种所谓“脱适应反应”或称“低原反应”。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总结淋巴细胞生活在中;毛细血管壁细胞在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在中;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各种细胞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生活在中;组织细胞生活在中;血浆组织液淋巴5.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_____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消化泌尿循环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CO2浓度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胞吞胞吐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载体蛋白5.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3)病人呼吸受阻,导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共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降低碳酸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酸碱平衡靠缓冲物质维持,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课本第6/11/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