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四 小说形象鉴赏3题型 1.人物形象的概括 教案——【备考2022】高考语文一轮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备考方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四 小说形象鉴赏3题型 1.人物形象的概括 教案——【备考2022】高考语文一轮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备考方略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四 小说形象鉴赏3题型
文学即人学,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通常有下面几种常见题型:(1)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2)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分析;(3)人物形象的塑造技巧鉴赏。
题型一 人物形象的概括
  赏析人物形象一般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从文本和人物的整体上概括与分析,有的只概括不分析,有的先概括再分析。二是指定语段或语句分析人物的心理。
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高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整体与局部。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话、一个行动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有时可以是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分析,如分析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特征。
(2)直接与间接。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事物,或借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考查人物形象。
(3)全方位和有重点。所谓全方位,即考查人物形象的三维层面:思想性格、情感世界和典型意义。有时可对这三个层面作全面考查。有重点,就是从上述三维层面上任选一个层面作重点考查。
(一)就全文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
◎考向研究
考题示例 考向判读
2018·全国卷Ⅰ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题干的问题,聚焦在“人物”“性格”“心理”“形象特点”等等,属于对人物形象的考查。
2016·全国卷Ⅰ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6·全国卷Ⅱ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5·全国卷Ⅰ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有: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答题技巧学习
概括分析形象9角度
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 要点阐释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 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正面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除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人物或景物来侧面描写。
2.从侧面描写入手分析人物 注意把有关人物的侧面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如别人的反应、环境特点等。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人物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可以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4.从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把握人物特点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发展过程。大多数考生只注意该人物所有的言行举止等描写性文字,但都忽略了一点,即在情节中把握人物。情节是人物的性格史,这一点恰是文中无相关文字说明而又要好好把握住的地方。
5.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是串接在情节链条上的珍珠,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单位,俗称细枝末节,雅称为文学细胞。它具有①充实情节、②更细腻地刻画人物某一性格特征、③绘制场景、④烘托氛围、⑤勾勒环境等多种功能。
6.借助自然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反之,则是反衬。
7.从特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景以及景物(包括物象)认识人物 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社会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如《祝福》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即能表现祥林嫂的典型意义。对于小说中时空距离较远的人物,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国别、文化等背景下认识,不可以今律古,以我律外。
8.借助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主题是小说作家在描写、叙述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时显示出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9.注意人物的角色定位,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人在社会中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其行为举止、个性特征也不一样。可以通过不同的角色定位来全面把握人物。
答题规范:
题干若问“××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为:
总分: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分总: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题干若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常用的一般模式为:
××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
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2种常见易混题型的区别
注意题干用语,区别“性格特点”与“形象特点”的不同。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的内容。而“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进去。
◎满分作答实践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战 争
□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题目]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满分要领] (想一想,学会思维得满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已明确本题考查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考查。
第二步:定思考角度
思考角度 文本对应点
从情节看人物性格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从人物言行看性格 听其言,观其行——概括人物性格;
从侧面描写看人物 侧面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起烘托的作用;
从人物之间的关系看性格 从“我”与“她”的交往过程与内容来看。
[尝试答题](周密思考,力争满分)
解析: 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首先必须抓住主要的故事情节,从情节中归纳概括;其次,要抓住对主人公所作的描写刻画,本文就要抓住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还要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从“我”与“她”的交往过程与内容来看,作者着重展示了她性格上的三个方面:生活态度、对待他人和热情机智的个性。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刘庆邦
①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②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③“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④“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⑤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⑥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⑦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⑧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⑨“合适吗?”
⑩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解析: 回答此题,要考虑到塑造人物的各种方法,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和人物形象密切联系的情节和环境也是答题时必须捕捉的信息。如文本中对主人公守明在做鞋看到鞋样时的心理描写,就可以从中归纳出主人公单纯又略带娇羞的神态,以及她对于爱情抱有的一种严肃甚至神圣的态度,等等。
答案: ①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②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③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
(二)指定语段分析人物心理或性格特点
◎考向研究
考题示例 考向判读
(2014·江苏卷)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题干中有具体部分、具体内容、具体话语字样。
(2014·浙江卷)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013·湖南卷)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其他设问方式:
××××××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
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题技巧学习
局部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锁定具体语境,抓关键词
看所给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锁定具体语境,抓住描写中的关键词语看其凸显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或心理。
2.联系上下文
结合情节推进、故事相关背景,就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答这一类题要多往深处想想,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答题范式:
1.概括人物形象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概括人物性格时关键词的正确选用非常重要。
3.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误区警示:
(1)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提高人物的思想品质;
(2)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
(3)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满分作答实践
(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数学家的爱情
□ 李伶伶
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元和80元能画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他们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部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
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
[题目]小说第⑦自然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
[满分要领] (想一想,学会思维得满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从题干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已明确本题属于“局部情节”分析彼时彼地的人物心理。
第二步:定思考角度
思考角度 文本对应点
从具体语境A思考; 第一处“看看”表现了……的……心理;
从具体语境B思考; 第二处“看看”表现了……的……心理。
[尝试答题](周密思考,力争满分)
解析: 两个句子中的两处“看看”,第一个句子写的是“女老板”分别看数学家及其女友,女老板的“看”是在揣测两人的关系,并思索在两个人的答案中选择支持谁的答案为好;从下文看,女老板此时已经知道是数学家的账目算错了,但她喜欢数学家,就偏向了数学家。这里的“看看”体现了女老板的犹豫和对数学家的好感。第二个句子写的是“数学家女友”分别看女老板和数学家,她的“看”是对两个人都不认可自己答案的怀疑,以及对数学家的失望。
答案: ①女老板的两次“看看”,表明她已经知道数学家算错,但对是否说明真相有些犹豫,最终选择了偏向数学家,透露了对他的好感。②数学家女友的两次“看看”,表明了她的不解和气愤,她觉得这两个人不可理喻,于是怒而离开。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理清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心理描写等。“自家设私塾”说明老范重视教育;“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说明老范善良朴实,亲睦乡邻;当老范得知老汪一个月两次乱走时,提醒老汪“别碰着无常”,表现出老范关心体贴他人;当得知银瓶“是个贼”时,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体现了老范的宽容大度、识大体。
答案: 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意思答对即可)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重要语句理解的能力。对“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理解应从老汪的人际交往不多,不被人理解,甚至与自己的媳妇也无法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他对“有朋自远方来”的另类解释和老汪最后对老范行为的感叹进行理解。
答案: 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