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仪陇县炬光中学校 钱丽萍 6376611.研读《课标》《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把握复习方向。《课程标准》是备考的依据、方向。要把对课标的学习理解和授课紧密结合,课标的使用不只是在复习中,而在新授课时就要开始注意运用。要认识《课标》的重要性:《课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制订和颁布的,是教育部文件,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党的方针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就是以《课标》为依据,全面贯彻《课标》规定的历史课程目标,根据《课标》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的。《课标》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所以我们授课和备考都要依据课标。 “考试说明”是各地中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之一,学习“考试说明”,我个人认为要抓住以下几方面:① 明确考试的内容要求及变化。这也是老师们最关注的部分,从“考试说明”来看,各地2012年中考内容有增有减,我们要比较考试说明要点的变化之处,做好计划,思考对策。②明确考试的形式要求及变化。近两年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题型相对稳定。③明确考试的内涵要求及变化。这是我们学习“考试说明”的重点部分。教师应认真研读,反复揣摩,深刻体会,并指导复习实践。2012年中考考试命题将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立意,既注重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④认真研究题型示例及样题。“考试说明”提供的题型示例给出了中考命题的呈现形式、考查角度及能力层次要求,同时要演练近年本地中考历史真题,给中考复习以明确的标高,具体的方向。总之,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可以更好了解把握考试的目标、考试的范围、试题的难度、考试的方式与试卷结构等内容,从而增强历史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2.仔细研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抓紧主干知识中考历史试卷有相当数量的题目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对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中,要注意对教材中目录和大事年表的掌握,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和对比,形成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掌控梳理。①研读教材,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主要参考依据。研读新教材,要抓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立足基础知识的网络化和整体化。历史教师在复习中,要重视整合主题知识,突出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适当打破单元、课之间的界限,做到将基础知识“联线串珠”,纵横联系,整理出重点知识的复习提纲。要注重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外联系、古今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温故而知新。不要忽视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单纯地采取孤立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复习历史基础知识,。②研读教材,改进方法,落实能力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如历史概念不清,史实混淆;另一方面是学科学习能力的不足,如学生阅读理解知识、分析提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隐性信息的能力差;审题能力差,粗心大意,不能准确理解题意;不善于分析比较、综合理解。因此,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精心备课,落实辅导措施和改进复习方法,努力使复习教学做到合理有效。3.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加强“大历史观”的训练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应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去思考。只有如此才能学“活”历史,提高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应答历史问题才能轻松自如。例如文化史、科技革命史来分析思考等等。4.关注时政“热点”,突出周年纪念历史就是过去了的现实,而今天的现实也将会成为明天的历史,所以历史与现实是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的,要注意关注热点问题。现在命题选取的信息量非常大,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学习,不仅学课本知识,还要学习课本上没有的,并且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及时充电,以适应新形势下复习备考的需要。中考历史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从近几年各地中考历史试题中可以看出以社会热点创设情境的题目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历史与现实的链接,要研究热点,关注社会焦点,注重知识的现实性、时代性。如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外交部表示该言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此事致中日关系再度升级,有关中日关系方面的历史知识必将成为2012年中考的热点;如今年召开的“两会”;如系列的周年纪念,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225周年;《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俄国十月革命95周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90周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大屠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75周年;关贸总协定成立65周年;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40周年;香港回归15周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等。周年纪念是中考常考的内容,我们在复习中应该高度重视。5.加强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的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学会对题干中关键词句的解读和限定语的分析判断,抓住关键词,找准知识点。然后从容作答;加强答题有效性的培养,减少非知识性失误的失分;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学会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等。另外,注重平时答题技巧的训练。在平时的练习或者考试中发现,有些考生在解题技巧上犯一些幼稚的毛病,如看错、看漏关键字词,题干和备选项没有认真读完就凭感觉写答案。造成无谓的失分。克服这些错误不只是在考试和模拟训练中,应该在每一次的提问和练习,甚至听写中。平时养成好习惯了,考场上才有好成绩。教是为了不教。备考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复习应考的方法,让学生会复习,会应考。因此,复习备考中,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把握历史知识要素的方法、如何理解性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干及备选项的方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会分析,会考试,考试也才能少失误,考出好成绩。总之,今年的中考要求新,任务重,时间紧。备考工作必须做好周密计划,科学应对,适应中考改革新变化,增强历史复习有效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