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的主张是因为( ) A.鸦片摧残人的身体 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统治 D.整顿吏治的需要 2.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由此起步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 C.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还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根据下图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的大片领土主要集中于( ) A.东南. 西南 B.东北. 东南 C.东北. 西北 D.西北. 西南 5. 辨析下图漫画,请你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6. 下图反映的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的一幕。下令采取这一壮举的英雄人物是( ) A.关天培? B.左宗棠? C.张之洞? D.邓世昌 7. 1899年,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也将保护未来的利益”。这主要是由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美国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8. “紫竹林租界内,张德成大摆火牛阵,在几十头牛的尾巴上捆上油絮,点燃后把牛往租界猛赶”以上情节应该出现在 (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9.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是( ) ①都有清政府赔款 ②都有清政府割地 ③都有开放通商口岸 ④都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 李鸿章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1. 19世纪中后期,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 轮船驾驶. 天文. 测算. 军械. 行军布阵等课程。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需求 B.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实用性人才 C.这批新式学堂均由维新派兴办 D.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2. 下列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B.“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思潮之一 C.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3. 有学者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海战 D.公车上书 14.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见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15.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 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二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有天时. 地利. 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的兵力来看,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约80万,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英国只出动了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 几百门大炮. 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的打败了庞大的清王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 地利. 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 (3)鸦片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17. 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 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这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 变法. 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拳匪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为镇压这场运动,列强发动了什么战争? (2)材料中的“第一个方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这一方案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中的“第二个方案”是指什么?这一方案的实施在思想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结果。 (5)据上述几个救国方案的结局,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工业企业创办于什么运动时期,同时期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创办这些企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列举李鸿章在上述运动中创办的两个重要的近代企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李鸿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3)上述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这一重要运动的?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CBCA 6-10DBCDC 11-15CADDC 二. 非选择题 16. (1)虎门销烟。 (2)封建制度腐朽经济落后军备落后军事指挥不力。 (3)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 (1)八国联军侵华。 (2)背景: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 措施:创办近代企业,筹建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选送学生出国留学。 (3)方案:戊戌变法。 影响: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理论:三民主义。 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5)启示:近代史上地方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都不能拯救中国。 (1)洋务运动时期,口号是“自强”。直接目的是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强制造业水平,提高军备水平,实现自强的目标。(意思表达相近即可) (2)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的意思是以自强为旗帜的强军运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落后局面,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意思表达相近即可) (3)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运动的目的不是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