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是(  )
A.棉纺织业技术经验丰富
B.新兴工业易推广新技术
C.英国棉花的大面积丰收
D.雇佣劳动力的技术熟练
2.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肯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3. 2017年5月,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人权宣言》的颁布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人民宪章》的颁布
4. 19世纪70年代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诞生。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这个政权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巴黎公社成立
C.宪章运动 D.里昂工人运动
5. 1862年,普鲁士首相在一次议会演讲中说,当前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当时担任当时普鲁士首相的是(  )
A.威廉一世 B.威廉二世
C.俾斯麦 D.彼得一世
6.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转变”时期,工业化飞速发展,城市化大大加速……这表明美国( )
A.南北战争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B.南北战争后实现了国家统一
C.内战对国家发展有利而无害
D.工业革命是南北战争的诱因
7. 亚历山大二世的塑像上写着:“谨向这位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义无反顾的行动,引领俄罗斯挥别过去,走向未来。”这是肯定了他( )
①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③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8. 1846年时,美国舰队三艘军舰,就曾威逼日本海岸。1852年时,荷兰驻日本商馆又狮子大开口,要求日本幕府修改贸易协定。由此可见,明治维新前,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  )
A.德川幕府的统治
B.下层民众的暴动
C.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
9. 马克思抨击欧洲资产阶级“丢掉了最后一点须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是指(  )
A.赤裸裸的暴力抢劫
B.贩卖黑人奴隶
C.屠杀印第安人
D.进行不等价交换
10. 他与玻利瓦尔齐名,在西属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与玻利瓦尔一北一南,相互支援,给予西班牙殖民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他获得了“拉丁美洲解放者”的称号。“他”是( )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圣马丁 D.拿破仑
11. 从“‘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的反抗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研究主题,应该是( )
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2. 人们常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进入( )
A.信息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太空时代
13. 下图为一幅名为《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的漫画。此现象出现的重要推动因素是( )
A.工业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A.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B.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便捷
C.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对立尖锐
D.恐怖活动日益猖獗
15. 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两段诗歌表明( )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瓦特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的巨匠,他的发明改变了当时整个世界面貌。
材料二 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甚至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中,瓦特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到什么时代?
(2)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材料二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瓦特没有想到的问题今天我们仍需要预防,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宣传语。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国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国秩序仿照欧洲制度来加以改造。经济性的改革……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施行了人头税,强迫一些男性农民,不分老幼,都必须缴纳,又开办了许多呢绒织造厂和其他纺织厂。……彼得为保证商人得到足够的劳动者,把整个农村的农民都划给工厂了……教育……彼得极注重教育,甚至强制施行。派遣贵族子弟到国外去学习造船和外国语,并开办了一些学校。
——雪达科夫《苏联通史简编》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随着克里米亚(注: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连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那些实际上为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材料三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价计算仅值5亿卢布,但到1910年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评价两次改革】
(5)两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1969 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 据统计,1970年—1979 年美国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从5%下降到3%;从事创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了13%;从事服务和信息业的人口则15%上升到72%。
材料三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时机采取自由开放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电灯、电话、电报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原子弹、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互联网是哪一次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统计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以上三段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4)材料三美国的做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CBC 6-10ADDBC 11-15BCDAC
二、非选择题
16. (1)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2)汽机车。汽船。
(3)环境污染。
(4)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
17. (1)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原因:克里木战争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反抗斗争高涨;部分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
(3)理由: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
(5)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18. (1)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2)说明: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口增加,表明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科技领先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将引领世界发展(答对其中一点就给分)。  
(4)启示:重视科技教育,即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重视人才引进;重视新兴主流产业发展(答对其中一点就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