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下列科技发明中,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的是( )
2. 某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A.汤姆乘坐火车去旅行
B.珍妮坐飞机俯瞰伦敦美景
C.约翰驾驶汽车去上班
D.查理打电话问候好朋友
3.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向全世界公开宣称(   )
A.发扬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现世生活
B.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代替
C.美利坚合众国自此诞生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 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这面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日-28日公社的牺牲者”,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巴黎公社社员 D.拿破仑
5.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了一幅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 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此人最有可能是( )
A.?马丁·路德????????B.?俾斯麦????????????????????????????
C.?威廉一世??????????D.?威廉二世
6.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②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阻碍 
③都颁布了重要的宣言 
④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1863年3月,法国人马克来到俄国,他不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
A.某农民正在交钱赎买份地 
B.农奴主正在宣布解放农奴的法令
C.地主们在买卖农民 
D.农民成为自由人,并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8. 19世纪中期,率领四条蒸汽船惊醒日本“太平梦”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9. 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殖民者从海外运回欧洲的主要是是( )
A. 工业原料 B. 工业产品
C. 黑人奴隶 D. 机器设备
10. 他在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这里的“他”解放的国家有( )
①委内瑞拉 ②智利 
③厄瓜多尔 ④哥伦比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输入棉纱,最后就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英国将印度变成其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国
B.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摧毁了封建的传统手工业
C.英国在国际市场上打击了印度的棉纺织品
D.英国要帮助印度建立现代化企业
12. ________世纪晚期,电力. 石油. 电报. 汽车. 电灯. 电话. 无线电. 电影. 唱片和高速印刷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________”应是( )
A.17 B.18 C.19 D.20
13. 20世纪早期,促使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
B.工人收入大大提高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流水线生产的推广
14.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右图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造成了交通堵塞
B.带来了大气污染
C.导致沙漠化加剧
D.面临核泄漏的威胁
15.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以上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导致了社会分化
C.破坏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加以改造。马克思……流亡英国,接触了各种工人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他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史学研究等成果……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历史和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了与马克思相似的结论。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建构基于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称自己的学说为“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工人阶级既是领导者,又是主力军,而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配合无产阶开展斗争。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农民作了深入. 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摘编自毛军吉. 杨彧《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学说运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如何实践这一“创新和发展”的。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奥斯曼. 俄罗斯. 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 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 法国式的矿山冶炼厂. 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 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世纪中后期促使俄国. 日本和中国进行改革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日本的工业化有哪些特点?
(3)材料中日本的改革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材料一中A. 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见下图。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ABCB 6-10ACDAB 11-15DCDBD
二. 非选择题
16. (1)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加以改造;马克思流亡英国;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历史和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中国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和无产阶级同盟军,贫农“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开辟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7. (1)共同外部因素: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冲击。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3)潮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举例: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任一个史实即可)
18. (1)A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B点: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2)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3)问题:环境污染. 交通拥挤。建议:保护环境. 节能减排. 绿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