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意识:全国人大完善立法,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考情分析】 考试大纲要求 课标全国卷地区 考题 考查点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17 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考查人大的职能和作用 2020·新课标全国卷Ⅱ.39 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16 结合人大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考查人大的职能和司法公正 2019课标全国卷III·19 结合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建立环境资源保护监督系统,考查人大的监督、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 【思维导图】 【核心整合】 一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代表 1.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 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常设机关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其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务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 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概念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常委会的区别: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代行其部分职权,对人大负责。但是我国乡镇一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 (3)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3.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与任期 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级及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权利 审议权,即有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即有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义务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正确区分政治生活中六大行为主体的职责(权利) 公民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府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大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政协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含义 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决定因素 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基本 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优越性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完善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2.民主集中制原则 含义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主要表现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 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意义 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反映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有利于实现正确的集中,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使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国家机构都要接受党的领导。 3.全面理解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的几组关系 (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 我国的国体 我国的政体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几个主要主体之间的关系 (4)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 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制度 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易混易错】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代表代替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剖析:错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剖析: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拥有立法权,但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剖析: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但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前不能加“最高”。 4.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剖析: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但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 5.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 剖析:错误。国务院具有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但国务院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不能行使立法权。 6.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 剖析:错误。人大产生同级的“一府一委两院”,“一府一委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种监督是单向的,不是相互监督。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剖析: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 剖析:错误。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9.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根本性意义。( ) 剖析:错误。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人民代表大会。 【主干整合】 理解1个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把握2个主体——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 明确3个表现——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表现 区分4项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区分4项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