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高分系列(二)——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 1.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安宁,清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其中不包括(?????? ) A.?平定准噶尔部????????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修建须弥福寿庙??????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后期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C 元末明初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 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D 清朝编纂了《四库全书》 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清理和总结 A.?A???????????????????????????????????????????B.?B???????????????????????????????????????????C.?C???????????????????????????????????????????D.?D 3.《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据材料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使用机器生产 B.?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4.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押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反映了清朝( )??????????? A.?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放松 B.?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5.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创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其中的“兴”是指(??? ) A.?对古典文化的全面继承 B.?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C.?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 D.?文艺复兴向西欧的传播 6.中世纪后,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哥白尼——日心说 C.?卢梭——三权分立??????????????????????????????????????????????D.?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7.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座奇特的纪念碑,碑正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碑的背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对这座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 A.?既肯定麦哲伦的贡献,又指出其侵略的一面 B.?仅站在本民族立场,控诉麦哲伦的侵略行为 C.?核心在于颂扬拉普拉普反侵略的英雄事迹 D.?碑文互相矛盾,对历史人物评价过于随意 8.《拿破仑法典》第8条和第537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以看出法典(??? ) ①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保护私有财产权 ③意在压榨欧洲各国人民??????????? ④维护君主立宪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曾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事件是 (??? ?) A.?发表《独立宣言》???????B.?颁布《人权宣言》???????C.?进行独立战争???????D.?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 10.下表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离开农村和农业人口统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年份 1751-1780 1781-1790 1801-1810 1811-1820 1821-1830 1851城乡人口比例 流动人口 75000 78000 138000 214000 267000 52:48 A.?革命和内战?????????????????B.?海外殖民活动?????????????????C.?交通工具的革新?????????????????D.?工业化和城市化 11.小名同学在《大国崛起》第四集《工业先声》(英国·下)中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某工厂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历史上导致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B.?人们纷纷投资手工业 C.?工业无产阶级的兴起???????????????????????????????????????????D.?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12.“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那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十月革命的胜利 13.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B.?保留了封建残余???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14.明治维新的内容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④提倡文明开化,求知于世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5.南美解放者杯是一项由南美洲各支顶级球会之间竞争最高荣誉的国际足球赛事,该足球联赛的冠名是为了纪念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他们是(?? ) ①圣马丁 ②圣西门 ③林肯 ④玻利瓦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在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人类凭着自身的智慧,创造了许多文明成果。下列两大发明的共同点有(???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是以蒸汽作为动力 ③引发了交通领域的变革 ④推动世界的整体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18.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申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9.如下图中的动物分别代表英、俄、德、法、日、美等国。图中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有人说,如果洪秀全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屡试屡败,就不会创立“拜上帝教”,也就不会组织贫苦农民发动金田起义。这一观点忽视了( )??????????? A.?农民起义的进步性和先进性????????????????????????????????B.?鸦片战争失败后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C.?洪秀全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力????????????????????????????????D.?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冲击了农村经济 21.奕诉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称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有“丁鬼奴”之称;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期则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上述材料说明( )??????????? A.?洋务派与洋人勾结出卖国家利益?????????????????????????B.?洋务运动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22.“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 A.?宣传了欧洲启蒙思想 B.?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23.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 ①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 ②近代报业和新式出版业的发展 ③推行新式教育制度 ④编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书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鸦片战争以来一部分先进中国人逐步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开始“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启蒙???????????????????????????B.?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 C.?旧有“华夷观念”的转变????????????????????????????????????D.?早期留学生和外交使臣的奔走宣传 25.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以下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天演论》 ?②《海国图志》 ?③《四洲志》 ?④《使西纪程》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0分) (本大题满分9分)26.康乾盛世,这个处于世界大势发生空前剧变大背景下的古代盛世,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50—183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整个欧洲 23.2% 28.1% 34.2% 英国 1.9% 4.3% 9.5% 中国 32.8% 33.3 29.8% 材料二:17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皇帝接见。事后,马戛尔尼感慨到:“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材料三:法国政治家阿兰.佩雷菲特以马戛尔尼访华为背景,写成《停滞的帝国一两个世界的撞击》一书,对当时的中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给予孔夫子启示的或孔夫子给予启示的“经文”包含对所有困难的解决办法。这本书里一切都说到了。要改变其中的任何内容都将是自负的表现。 ◎除了路易十四的同代人康熙大帝之外,所有的清朝皇帝变成主人后只想太太平平地享受他们的猎获物。为了更好地占有中国,他们又加上了一道锁。 根据材料一,你能读出“康乾盛世”时有何“成就”与“隐患”? (2分)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方面说明为什么在“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却被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4分) 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分) (本大题满分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图 (见图) 材料二: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彼此独立,互不相属.同时又通过一系列规定,使它们独立但不分高,其中每一个部门在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方面均受到其余部门的牵制。但是最高法院拥有对宪法的最后解释权。在资产阶级立宪史上,美国首先制订出了一套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制度。?????????????????????????????????????????? ?材料三: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草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对比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件得以实现的?该法律文件颁布有何意义? (3分) 材料二中的“制度”由哪部法律确定?该“制度”源于哪位思想家的什么思想主张? (2分) 材料三中英国革命、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这两国革命后建立的制度有何共同之处? (3分) (本大题满分1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见右图) 材料三:(美国)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使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 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越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根据材料-,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 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明美国的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科技方面的原因。 (3分) 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什么认识? (3分) (本大题满分10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三: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请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并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分析中国遭受炮口逼迫的主要原因。 (2分) 请写出导致签订该亡国条约的战争名称。________并在下表中把该亡国条约的内容补充完整。 (3分) 割地 清政府把辽东半岛、__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开埔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________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材料三中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照抄材料不给分)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3分) (本大题满分11分)30.?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经历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睁眼看世界] 资料一:陈旭麓先生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走出国门看世界] 资料二: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铸造成为一个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仿洋改制看世界] 资料三:维新变法期间,通过仿洋改制,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阅读资料一,发生在1840年的外患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失败产生了哪些“警悟的先觉者”? (3分) 资料二中,为什么洋务运动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铸造成为一个新式国家”? (2分) 资料三中的“仿洋改制”是指学习西方的什么政治体制?根据资料三,说说该运动失败的原因。 (4分) (4)中国人民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经历的三个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共同启示? (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解析:清朝为巩固西北边疆,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置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明朝末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ABD三项都是为巩固西北边疆的安宁,清政府所做的努力,不符合题意;C项修建须弥福寿庙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 D 解析:A项A错误,《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B项B错误,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之后,台湾一直处于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1683年,康熙帝命福建水师进军台湾,大败郑军,台湾被纳入清朝的版图,并于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不符合题意; C项C错误,曹雪芹、高鹗撰写《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不符合题意; D项D正确,清朝乾隆时期编纂了《四库全书》,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作了大规模清理和总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ACD三项都不是根据材料做出题干判断的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B项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根据材料做出题干判断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 B 解析:据材料可知,此现象属于闭关政策。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所以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厉行海禁“片帆不许下海”。造成了清政府的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5. C 解析:据题干“从13世纪晚期到16世纪,欧洲出现了对古典文明的再发现,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成就都是全新的,因此,当时主要是‘兴’,而不是‘复兴’。”可知,其中的“兴”是指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而这些思想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人文主义思潮逐渐流行是题干材料中的“兴”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6. C 解析: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侵犯人权的政府。主张每个人生而自由、平等,从而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主权说”;为了探讨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又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ABD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卢梭——三权分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7. A 解析:A,“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肯定了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的贡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反映了麦哲伦航行中侵略的一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仅站在本民族立场,控诉麦哲伦的侵略行为 ,不符合题意; ?C. 核心在于颂扬拉普拉普反侵略的英雄事迹 ,不符合题意; ?D. 碑文互相矛盾,对历史人物评价过于随意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8. A 解析:拿破仑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民法典》(又叫《拿破仑法典》),后来《刑法典》《商法典》等法典相继出台,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很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据“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以看出,法典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权。①②符合题意。A项①②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9.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因此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三权分立。 ABC三项都不是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事件,不符合题意;D项颁布《1787年美国宪法》使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0. D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英国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流动人口不断增加,1851城乡人口比例为52:48,农村人口比重不断减少,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农业则逐渐减少;19世纪40年代,工业超过农业,英国进入工业化时代,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ACD三项都不是出现题干现象的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出现题干现象的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1. A 解析: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是蒸汽机,蒸汽机用煤炭作燃料,由于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促使了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英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某工厂烟囱林立,黑烟滚滚。导致这一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A项蒸汽机的使用和推广是历史上导致题干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历史上导致题干场景出现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2.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巴黎公社的成立,建立无产阶级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B不符合题意;选项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不符合题意;选项D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D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 B 解析:依据“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题干体现的是农奴制改革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维护者封建主的某些权益,这就体现了改革的不彻底性,即保留了封建残余。 A项结束了沙皇统治的是二月革命,不符合题意; B项保留了封建残余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题干无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与题干主旨相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 D 解析:据所学可知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内容,符合题意; ②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是明治维新经济方面的内容,符合题意;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④提倡文明开化,求知于世界是明治维新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 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项①④是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 D 解析: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①错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是以内燃机作为动力,②错误。D项③④是两大发明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7. 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知识。工业化促进了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妇女地位提高,根源在于工业化让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故答案是A。 18. 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因此: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19. C 解析: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符合题意; ?B.八国联军侵华,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片“时局图”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根据中国现状,谢缵泰画了《时局图》,反映了中国当时被瓜分的危机,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 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会爆发是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就算没有洪秀全也会有别人发动起义。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21. C 解析:依据题干“鬼子六”;“丁鬼奴”;“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的信息可知,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进行洋务运动,挽救民族危亡的做法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C符合题意; ABD三项的内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 22. B 解析:A. 宣传了欧洲启蒙思想,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可以看出,戊戌变法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题意; ?D. 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3. A 解析:清朝后期, 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近代报刊和新式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兴学堂、废科举,推行新式教育制度等。A项①②③是清朝后期,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影响较大的变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4. B 解析:与明朝以来以往的“西学东渐”不同的是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通过武力伴随着血腥强势进入中国的,客观上迫使中国人“开眼看世界”。ACD三项都不是“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是开始“开眼看世界”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5. C 解析:①《天演论》是严复1896年在天津译成,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②《海国图志》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③《四洲志》1839年由林则徐主持编译;④《使西纪程》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C项③②④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二、材料分析题 26. (1)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 根据材料一,1750-1830年,英国的经济发展呈何变化趋势?与同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相比较,英国的经济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经济? 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文化: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对外:闭关自守 (3)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要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发展经验等。 解析:(1)成就: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隐患:依据表格的信息从1800年后,中国制造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而欧洲占比不断提高以及;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回答。 (2)依据所学,政治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经济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外交从闭关锁国方面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文化: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对外:闭关自守。 (3)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要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发展经验等。 27. (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英国: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解析:(1)本题考查《权利法案》,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对比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得以实现的;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及孟德斯鸠的主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彼此独立,互不相属”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787 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因此,材料二中的“制度”由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定。该“制度”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主张。孟德斯鸠明确地提出 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三种权力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三权分立学说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3)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草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英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而美国革命面对的“强大敌人”是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因此,这两国革命后建立的制度的共同之处是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故答案为:(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2)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3)英国: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美国:英国的殖民统治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28. (1)图1:第一次工业革命;图2:第二次工业革命。 (2)跃居世界第一;保护智力成果权,科技发达。 (3)科技投入不足 ;科技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滞后;对科技不够重视等。 (4)科技是 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等。 解析:(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要求具备图片信息的提取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图1是火车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2是电灯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本题考查美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分析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仔细观察材料二图表可知,通过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地位跃居世界第一,超过了英国。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战争的胜利结束,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美国,新机器新通讯工具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新能源的利用,使美国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地位上升;可见,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本题考查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科技方面的原因,要求具备材料概括分析的能力。据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越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有满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新技术成果应用落后;据材料四“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可知,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有政府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支持不够,科技方面投资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 (4)本题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获得的启示,要求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反映的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史实、原因的分析,从中可获得如下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时俱进,鼓励创新,重视人才,加大科技投入等。 故答案为:(1)图1:第一次工业革命;图2:第二次工业革命。 (2)跃居世界第一;保护智力成果权,科技发达。 (3)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滞后;对科技不够重视等。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等。 29. (1)鸦片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甲午战争;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感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鸦片战争。从当时政府对外政策的角度来看,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家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甲午战争;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感悟:闭关锁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0. (1)鸦片战争。林则徐、魏源等。 (2)从材料可见洋务运动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反抗,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君主立宪制。没有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只照搬国外经验。 (4)要结合国情,不断革新,与时俱进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魏源等人迈出了开眼看世界第一步,开始向西方学习。 (2)根据资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的权位”可见,洋务运动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反抗,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要结合国情,不断革新,与时俱进等。 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林则徐、魏源等。 (2)从材料可见洋务运动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和镇压国内反抗,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君主立宪制。没有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只照搬国外经验。 (4)要结合国情,不断革新,与时俱进等。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