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遏制共产主义? ?B.?称霸世界? C.?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D.?扶植反动势力 2. 历史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让人在幽默中深思。图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喻指( ) A.社会福利制度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就这样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材料中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是(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条约》 D.《欧洲联盟条约》 4. 英国人约翰·M·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主要史实是(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西欧的复兴 B.“冷战”期间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 C.“冷战”期间联合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加大 D.“冷战”期间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 5. 下面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 )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加大发展教育事业力度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接受外来的经济援助 6. 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 ) 7. 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历史事件是下列哪项“二战后具有世界意义现象”的典型表现?( ) A.殖民体系的瓦解 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C.对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D.民族民主运动兴起的新高潮 8.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制定出比较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是 ( ) A.保加利亚 B.匈牙利 C.南斯拉夫 D.罗马尼亚 9. 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的是( ) A. 勃列日涅夫 B. 戈尔巴乔夫 C. 赫鲁晓夫 D. 叶利钦 10. 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 )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②国民经济大滑坡 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 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991年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悄悄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该结局是由于( ) A. 经济危机的爆发 B. 冷战局面的形成 C. 欧共体的建立 D. 苏联解体 12. 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埃塞俄比亚独立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埃及独立 13. 2014年,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巴拿马运河迎来百年庆典。这条举世闻名的哈水道曾长期受控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巴拿马 14. 下列有关中印两国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都曾沦为西方大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独立后,两国都走上了社会主义民主化道路 ③当今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④当今两国在经济、科技领域均取得较大成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接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 B.以色列建国 C.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D.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二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1)德国挑起两次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一战前以德国为核心形成的军事同盟是什么?一战后处置战败的德国的会议及签署的条约是什么? (3)一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体系?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4)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指的是什么?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它导致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学习《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和《西欧的复兴与联合》两目教材时,在笔记上做了如下摘录: 资料一 例图《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资料二 二战后美欧经济兴起的原因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 ①二战中,美国本土基本没有受到战火的直接影响,损失相对较小。 ②二战中,美国向同盟国提供各种物资而获利。 ③投资高涨是美国经济繁荣的表现之一。 ④消费旺盛是美国经济繁荣的又一重要表现。 ⑤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⑥科技的发展同样为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作出了贡献。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 ①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到1950年西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经济上的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材料三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日本,它的经济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崛起的,而那时正是日本人口上升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时代。松下索泥本田丰田等一批大企业正好是那时涌现的。另外日本经济发展还有些外界因素,比如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二战后开始迅猛发展,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战略,政治上完全依附美国并以此获得先进技术和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如此以来,经过三十年左右的近10%的经济增长,在七十年代末已经超越德国成为资本主义的第二经济强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和世界经济主导力量的变化。 (2)找出并概述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与摘录中的哪些要素与是共性的。 (3)根据教材,补充摘录中没涉及的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4)根据前面的思考,结合教材说说战后日本经济崛起与美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尼赫鲁 材料二 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贸出口额从222.38亿美元增至317.97亿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国人在印度的投资不足一亿美元,1996年外国在印度的投资已达103.2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 ——金重远《20世纪的历史》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末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我们应当如何借鉴印度发展经济的做法? 材料三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在联合国演讲中的结束语 材料四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4)由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两个领导人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 (5)材料三、四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6)试述地区矛盾冲突给地区发展和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BB 6-10CCBCD 11-15DACDB 二、非选择题 16.(1)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三国同盟(同盟国);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联合国家宣言》;冷战;两极格局。 17. (1)该表格反映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由美国主导到美、日、欧三分天下。 (2)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美国的援助、重视科技、国内或区域相对稳定。 (3)日本还有非军事化的民主改革、重视教育、奥运经济的刺激等。 (4)本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非军事改革,日本民族善于学习等。 18. (1)印度独立;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英国殖民统治出现危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迫同意印度的独立。 (2)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4)都渴望和平。 (5)中东地区稳定;位置重要;历史原因;资源、宗教、领土等问题。 (6)给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地区矛盾升级,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