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2.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4.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图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5.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6.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和调整经历了以下四件大事,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③
7.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8. 下列各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工程或科技成就的是(  )
A.修建了兰新铁路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9. 《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多快好省
10. 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11. 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B.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C.当地民族行使所有权利
D.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13. 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 在洗雪近代耻辱、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尚未实现的目标是( )
A.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
B.中国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
C.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台湾回归祖国实现两岸统一
1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美苏争霸的僵持   B.中苏的同盟关系
C.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中美关系正常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成就瞩目】
材料三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博鳌演讲
材料一 1978年上半年在全国展开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很快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这次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有利于农村政策的拨乱反正,以及农业经营方式重大变革的酝酿……小岗人“大包干到户”不怕高压,不怕冒坐牢危险,为的是走出一条“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新路子,冲破了两个“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的束缚,在全国农村改革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起了“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走新路、敢于担当”的大包干精神……小岗村刚开始搞大包干, 公社干部就向县委书记作了汇报,县委书记说,已经穷到这个程度了,就让这个队试试吧,1979年地委在凤阳召开大会,期间参观考察了小岗村后,地委书记王郁昭宣布,大包干的确更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允许小岗干三年,继续进行试验……1980年1月,安徽省第一书记万里明确指出包产到户是责任制的一种形式,从而为包产到户落了“户口”,同年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充分肯定了凤阳县的大包干。
——李孙强《中国农村改革源头探究——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到户》
材料二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时间 阶段 内容
1978-1984年 改革启动、局部试验阶段 改革重点在农村,中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成功强烈冲击着仍停留在传统框架内的城市。城市改革开始了试点探索阶段,主要是对国企放权让利,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与经济责任制等
1984-1988年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探索阶段   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的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搞活国企为中心环节,承包制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形式,同时试点租赁制、股份制等
1992-2002年 经济体制改革框架构建阶段   1992年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明确在中国全面建立市场经济制度
——邱家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岗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纳2点原因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改革成功对城市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的特点。
1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一项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终颁布实施于哪一年?
(2)材料二这两幅图片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徽。这两个地区分别指的是哪里?我国分别在哪一年对这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3)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是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中国能够对这两个地区成功恢复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BBA 6-10DCDAD 11-15CCBDC
二、非选择题
16.(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
(2)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3)武汉长江大桥。东北工业基地。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17.(1)①全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外部环境;②小岗人的首创精神;③地、县领导的实事求是;④邓小平、万里的高层支持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强烈冲击着仍停留在传统框架内的城市,为城市的经济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3)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或农村改革由点到面,由地方到全国;城市改革由易到难,从微观到宏观,由外围到内核的渐进式道路。
18.(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间:1984年。
(2)地区:香港、澳门。时间:1997年、1999年。
(3)构想:“一国两制”。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4)建议: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