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阳昔钟天子气;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这副对联描写的是(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汉高祖
2. 下列选项中不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的是(   )
A.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政府不断加派赋税,农民又遭天灾
D.欧洲殖民者的侵略
3. 1644年,迁都北京的清朝皇帝是(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顺治帝 D. 康熙帝
4. 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就有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签订《尼布楚条约》
C.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D.戚继光抗倭
5. 有人说,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的。以下属于康熙帝巩固边疆的措施是(   )
A.打击倭寇 B.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C.设立驻藏大臣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6.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东南: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南: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西北: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7. 歌曲《奔赴索马里》中唱道:“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重任在肩,祖国会看到我凯旋。”郑和7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今天的(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美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8. 文物承载着历史。右图是《清代开荒执照》,清朝将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这说明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态度是(  )
A.鼓励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重视农业生产 D.商业市镇兴盛
9. “晋商北走边疆,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开辟出一条以山西. 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 蒙古,直达俄境西伯利亚. 彼得堡及莫斯科的国际商道,由此步入了辉煌时期。到了清朝,晋商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辛亥革命后晋商几乎销声匿迹。”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A.晋商经商的范围非常广
B.晋商开创的国际贸易获利巨大
C.晋商盈利最多的一个商业行当是票号
D.晋商贸易的中枢是山西和河北
10. 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 )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
11.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2.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 “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3. 八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 ”他说的应该 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14.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15. 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引自《明季北略》
材料二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引自《石匮书后集》
材料三 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绢。
——引自《明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世纪的什么事件?
(2)上述材料中“闯王”是谁?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过程和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 孙策献玉玺. 王允献貂蝉. 黄盖献苦肉. 阚泽献降书. 庞统献连环. 张松献地图. 孔明献空城。
材料二 施耐庵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来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形。
材料三
(1)材料一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作者是谁?
(2)材料二成书的时间是何时?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3)材料三中的主人公是谁?反映了人民的什么精神?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新科进士”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该制度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BCDB 6-10BACCD 11-15DDADB
二. 非选择题
16. (1)17世纪明末农民起义。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3)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
过程: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进北京城内,明朝崇祯帝自缢。
意义: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朝统治。
17.(1)《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
(2)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孙悟空。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
18.(1)科举制度。隋朝(或隋炀帝时期)。
(2)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