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根本目的在于(  )
A. 压制禁烟运动 B. 由西方统治东方
C. 合法销售鸦片 D. 打开中国市场
2. 鸦片战争后,美法两国也趁火打劫,胁迫清政府签订了(  )
A.《望厦条约》《虎门条约》
B.《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
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北京条约》
3.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起因和性质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
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 法国 B.英国. 美国
C.沙俄. 日本 D.英国. 沙俄
5.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一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6. 2007年4月温总理访日时指出:中日两国人民长达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 不幸的历史所阻断。上述材料中提到的“那一段惨痛. 不幸的历史”是指(  )
A.鸦片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
C.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D.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7. 下面漫画描述:渔夫(日本)钓鱼,远处伸出来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方写着“欧洲的干预”),鱼身写有“辽东半岛”四字。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导致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B.引发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 “义和团,起山东……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
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9. 1900年,世界人民用欢呼声,去拥抱迎接一个新世纪的到来。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却满怀着屈辱与悲愤进入20世纪。20世纪初,刺痛中国的事件是( )
A.天京事变太平军损失惨重
B.俄国侵占伊犁地区
C.日本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0.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 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
A.自强. 求富 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D.维护清朝统治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2.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南通大生纱厂. 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13. 梁启超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由此可知他主张(  )
A.宣扬革命 B.发展科技
C.抵御外侮 D.维新变法
14.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 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5.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傲自满,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灾难性战争”有哪些?“灾难性战争”中,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
(2)材料二的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与回答,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的力量助剿. 运粮,可以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的技艺,可以造船制炮,还可以收到永久的利益。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灭太平军,这是第一要务。
材料二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李鸿章对自己办洋务的一番感叹。
请回答:
(1)以上两组材料反映了中国当时哪个派别的思想?他们在何时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说说,这一派别的口号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在运动中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各写出他们为此创办的一个企业的名称。
(3)从材料二看,当时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成功(或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运动。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国家自强. 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 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 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各种政治力量”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材料三

汉阳铁厂 开平矿务局
材料四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回答:
(1)材料三中的两个企业是在近代哪一重大事件中创办的?此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四中所说的“改良”和“革命”分别指什么?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冲破传统文化氛围的束缚而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CADA 6-10BCBDA 11-15DCDCB
二. 非选择题
16. (1)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 邓世昌甲午海战中抗击日军的斗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华盛顿. 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要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且符合题意的也可)
17. (1)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通过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自强;求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答对其中之一即可)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答对其中之一即可)。
(3)没有;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4)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8. (1)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2)洋务派. 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3)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意思相近即可)
(4)洋务运动;作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5)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 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答五四运动或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