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 08 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提升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课 08 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提升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原子的构成和元素
一、内容概述
  课题1:原子的构成中讲解了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知识;课题2:元素中我们学习了元素、元素符号、物质分类等知识。这两节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我们需要好好学习。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原子
  
说明:(1)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除相对原子质量为1的普通氢原子不含中子外,其他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构成的。
  (3)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同一类的原子,核电荷数相同,不同类的原子,核电荷数不相同。
(4)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二)、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品质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
  
1、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品质?
  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一般只有10-27kg左右,这样小的数字,记忆、书写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的质量一样,为了解这一问题,就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有什么区别?
  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多少,是实际质量或称为真实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来表示物质质量多少的相对质量,原子质量的单位是kg,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3、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的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4、A、B两原子的相对原子品质之比=A、B两原子的品质之比。
(三)、人类认识原子、分子的历史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他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说。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的球体,同种原子的形状、性质、质量都相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保持其本性不变,道尔顿的原子论使当时的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得到了统一的解释,很快为当时的化学界接受,成为一些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的理论基础,但是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区别开,在这之后,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通过气体反应体积定律,提出分子的假说,为原子论做了一些补充。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他提出分子是物质能独立存在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分子论为大家所接受,它为近代物质结构学说奠定了基础。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物质性质和变化后,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四)、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氧(O)、硅(Si)、铝(Al)、铁(Fe)
2、元素符号
  (1)来源:是这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相同时,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钙Ca、铜Cu。
  (3)表示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一个氢原子,但2H只表示2个氢原子。
3、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所以元素周期表有7周期,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4、元素的发现史
  古代人们已经知道了金、银、铜、碳、铁等大约10种元素,元素发现的年代开始于18世纪的下半叶,在这之前的约1000年里,限于人们的认识和实验条件,仅发现了锌、磷、砷、锑、铋等五种元素。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后,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在研究中,科学家们对元素的认识逐步深入和一致,他们掌握了如何测定矿物成分,并不断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实验研究进入了化学分析的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有大量新元素被发现,大部分自然界存在的元素,都是这一时期被发现的。
  随着对已知元素的光谱分析,人们发现了每种元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光谱图像,这样光谱分析就成了研究和发现新元素的重要手段,稀有气体元素就是通过光谱分析发现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对放射性的认识,科学家们开始采用辐射测量法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发现了一些放射性元素。
  由于所研究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越来越多,它们之间正电荷的斥力越来越大,原子也就越来越不稳定,用人工获得的这种元素的寿命极短,甚至用秒来计算。例如,106号元素的寿命只有1s多,这就给元素的研究和鉴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自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没有再发现自然界存在的新元素,现在说发现新元素这个“发现”,已具有了新的涵义,就是通过复杂、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研究地球上和宇宙中的物质,人工合成新元素。
  至今,人们已经发现了110种元素,它们的发现、合成和鉴定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科学家研究工作的艰辛。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化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都是化合物。
(二)、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氧气(O2)、氮气(N2)、氢气(H2)都是单质。
  注意: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区别。混合物和纯净物是按物质种类来区分的,而化合物和单质是按元素的种类来区分的,纯净物包含单质、化合物。
  记住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氧48.60%;硅26.30%;铝7.73%;铁4.75%。
(三)、描述物质组成的方法与规律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元素是宏观的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应该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到种类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的概念。当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时,就应该用原子(或分子、离子)来描述,不仅要讲种类而且要讲“个数”。故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现举例如下: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
  (1)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食盐),有两种说法:
  (1)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2)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1)电性和电量
(2)相对质量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26
30
26
56

92
146
92
238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5.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物质: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⑥矿泉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铜丝?(以下空格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4.2N表示( )
A.两个氮元素 B.两个氮原子
C.两个氮分子 D.氮气
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B. C. D.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7.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混合物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9.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3)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
(4)表示两个氯原子的符号是Cl2,表示一个氯分子的符号是2Cl。
11.构成并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在它们相同数目的分子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____________。
【中考模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5.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6.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 )
A.Al2O3 B.Al2(SO4)3 C.Al(NO3)3 D.Fe(NO3)3
7.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④⑤为金属元素
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D.在化学反应中①与④、②与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8.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2 B.Mg C.H D.N
9.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铁 B.碘 C.硒 D.铅
10.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
A.同种物质组成 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 D.同种粒子组成
11.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颇为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2、一个单位负电,一个单位正电,不带电;1/1836、 1 、1
3、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
答案: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
4、质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不同
5、氧硅铝铁
6、(1)正确。元素和物质是宏观概念,有关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要“宏观对宏观”,即描述物质的组成用元素。
(2)错误。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3)错误。物质讲元素,元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
(4)正确。分子和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有关物质的构成的叙述中要“粒子对粒子”,即描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
7、(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⑥矿泉水、⑦空气、⑨石灰水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⑥⑦⑨
(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①氢气、②硫磺、③二氧化碳、④液氧、⑤氯化钾、⑧四氧化三铁、⑩铜丝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⑧⑩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③二氧化碳、⑤氯化钾、⑧四氧化三铁都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③⑤⑧
(4)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③二氧化碳、⑧四氧化三铁都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③⑧
(5)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丝属于金属单质,故答案为:⑩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①氢气、②硫磺、④液氧属于非金属单质,故答案为:①②④
能力提升
1、61
A
B
B
A
B
D
B
C
× × × ×
H2O;氧元素;氧原子个数
中考模拟
D 2.D 3.D 4.B 5.C 6.C 7.C 8.B 9、D 10.B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