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模拟)八年级社会?道德与法治答题纸姓名: 班级: 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考生禁填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注意事项填涂样例正确填涂一、选择题(本题有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大题,共60分)21.(10分)(1)(3分)(2)(2分)(3)(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2.(10分)(1)(4分)(2)(2分)(3)(4分)23.(10分)(1)(4分)(2)(4分)(3)(2分)24.(10分)(1)(6分)(2)(2分)(3)(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1.(1)25.(10分)(1)(2分)(2)(4分)(3)(4分)26.(10分)(1)(2分)(2)(4分)(3)(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1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模拟)八年级下社会·道法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C.经济文化繁荣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明成祖—迁都北京B.俞大猷—抗击倭寇C.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推翻清朝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3.右图农业生产工具翻车的介绍最有可能出现在以下哪本书中()A.李时珍《本草纲目》B.吴承恩《西游记》C.徐霞客《徐霞客游记》D.宋应星《天工开物》4.明清时期,一些原产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中国并逐步推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当时因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粮食紧张问题。这主要得益于()A.明中期以后出现的新的工场手工业B.文艺复兴运动C.新航路开辟D.工业革命5.造成俄、日与英、法改革和革命后不同体制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B.资产阶级没有登上历史舞台C.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D.没有经过激烈的战争6.学校历史社团决定以“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下列选项中符合该主题的是()①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②文艺复兴③德国统一④福特工厂采用流水线生产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7.某学者在其著作《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道:“(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是在美国结出了果子。”下列选项不属于在“美国结出的果子”的是()A.《人权宣言》B.《1787年宪法》C.《独立宣言》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8.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要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要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德国:“中国,你的孩子台湾离开了你的怀抱!”②英国:“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女王万岁!”③日本:“伙计,我们可以到中国开设工厂去了!”④美国:“东交民巷等使馆区,中国人再也不能进入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相同之处有()①都是农民阶级领导②都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③都打击了外国侵略者④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随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为顺应近代化趋势,清政府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正式确立的是()A.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B.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C.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D.1898年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11.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他用毕生心血,浇灌稻田飘香.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我们永远怀念你.这个你是指()A.毛泽东B.周恩来C.吴孟超D.袁隆平12.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是指()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④职位高特权多,职位低无特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要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C.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D.民主决策,汇聚最广泛的集体智慧1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下列事件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①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②伙同他人限制借钱不还者的人身自由③商场保安拘禁偷窃商品嫌疑人④下班时,工人在工厂门口被搜身检查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9月10日在江西南昌发布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榜单显示,中国国有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位列前三名。这说明()A.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集体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C.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D.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6.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这表明()A、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任务等B、宪法的制定程序比其他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宪法是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遵守宪法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中心工作17.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种观点()A.正确,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B.错误,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C.正确,公民享有言论自由D.错误,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18.欣赏下边的漫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①有利于政府部门接受人民的监督②能够保证人民都能正确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③能够彻底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④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9.某企业为宣传产品,请来一位酷似音乐名人高晓松的杨姓男子前来站台,并在活动横幅上写上高晓松的名字,现场还有众人争相与“山寨高晓松”合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杨某侵犯了高晓松的姓名权B.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样做无可厚非C.这是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D.这只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并不违法20.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是()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根本政治制度C.国有经济D.公有制经济二、非选择题(本题为6大题,每题为10分,共60分)21、八年级学生小张为了更全面地的了解英国历史,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英国国历史的探寻之旅。分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1分)“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1分)材料二:见下图(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中的英国陈列馆)(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在英国陈列馆中“这些神奇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1分)这种动力机器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4分)由此得到什么启示?(2分)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在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说: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材料二:雍正时期的一位进士因诗中有句“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材料三: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西学东渐的浪潮。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夷务”与“洋务”的对称。——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1)请分别写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最终确立的政体。(2分)为什么说“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2分)(2)雍正皇帝将这位进士斩首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达到此目的,他在政治上还采取了哪一措施?(1分)(3)材料三表明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2分)23.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50多年前,在民族危机面前,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在进行着改革。材料:二120年前,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施变法。“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1)材料一的这两场改革在哪场战争中决出了胜负?联系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4分)(2)材料二叙述的是哪次变法?依据材料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摘录原文不给分,4分)(3)综合二则材料,你认为对我国当今改革有何那些借鉴?(2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位女中学生,在家里,她主动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在学校她刻苦学习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双休日,她到老年公寓帮助老人打扫房间,用行动温暖社会;在闲暇时间,她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向杂志社投稿,用行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做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意味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1)分析材料,这位女中学生积极行使了哪些权利?(3分)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3分)(2)作为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2分)(3)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上承载着沉甸甸的义务和责任,你将如何履行自己承担的法定义务?(2分)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和决定任命了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2)本次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人民代表大会还有哪些职权?(4分)(3)我们怎样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4分)26.学习了“维护公平正义”一课后,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10分)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二在公交车上,小强发现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乘客却浑然不知。这时,小强机智地大喊一声“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将小偷抓住。材料三在放学的路上,小刚发现一位高大的男生对一位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小刚想,这是他们的私事,与自己无关。于是他离开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材料二、三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种行为?(2分)(2)材料一:习总书记提出“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请谈谈,为什么要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4分)(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正义?(4分)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福泽谕吉(“明治维新之父”)李鸿章(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八年级社会·道法—8四校联盟202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社会·道法限时练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BCDCCAABDA11121314151617181920DACAACBCAA21.(1)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1分)(2)蒸汽机(1分),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分)(3)原因:政治上,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济,率先进行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4分)启示:注重制度的完善和创新、重视科技发展和创新(2分)22.(1)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分)政体:共和制政体(1分)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顶峰,伏尔泰和卢梭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启蒙运动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2分)(2)目的:控制人民思想,巩固封建统治;(1分)措施:设立军机处(1分)(3)变化:由排斥到接受;(2分)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任选两点即可,2分)23.(1)甲午战争。(2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政治制度。(2分)(2)戊戌变法(维新变法)。(1分)旧式知识分子强烈反对(或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得不到地方各级官员的积极支持;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或保守派势力过于强大。(3分)(3)改革应是全方位不断深化;改革要顺应民意,人民群众对改革要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改革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等。(写出2点即可,2分)24、(10分)(1)权利: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知识产权.著作权.智力成果权)(3分);义务:孝敬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帮助他人的义务(意思一样可给分)(3分)(2)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即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2分)(3)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2分)25、(10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2)监督权,还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4分)(3)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4分)26、(10分)(1)材料二中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材料三中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2分)(2)①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②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⑤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等等(至少4点,每点1分)(3)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模拟)社会道法答卷.doc 2021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期末模拟)社会道法问卷.doc 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