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1.2物质的酸碱性 一、考点分析 考点一、电离 1一些物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如盐酸在水中电离会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H+)和氯离子(C1-)。 考点二、酸性物质和酸 1酸性物质与酸 (1)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的物质。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食醋,橘子汁,胃液,盐酸等。 (2)酸: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NO3=H+ +NO-3; (3)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叫做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2-4是H2SO4的酸根离子。 (4)常见的酸有HCI(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CH3C0OH(醋酸)等。 考点三、. 碱性物质和碱碰 1碱性物质与碱 (1)碱性物质:是指具有碱性的物质。常见的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钙(熟石灰)、氨水、肥皂水等。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Na+ +OH-。 (3)常见的碱有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氨氧化钡)、NH 3. H2O(氨水)等。 考点四、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方法 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通常简称指示剂。 以下是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重要提示 (1)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溶液中的H+的数目大于OH-的数目,而其他阳离子是否存在则无关紧要,如NaHSO4溶液是酸性浓渡,但不是酸溶液。反之,酸溶液肯定星酸性,酸属于酸性物质。 (2)酸、碱溶液中有大量H+或OH-,使指示制结构发生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所以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如盐酸使紫色石蕴试液变红色,而不是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色, (3)不溶性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别变色。如氢氧化铜[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化学式为Cu(OH)2]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考点四、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1酸碱指示剂只能对溶液的酸碱性作出-个定性的判断,而不能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则能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有多种,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2)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通常情况下,PH<7,物质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物质呈中性;PH>7,物质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2、PH的测定: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3、改变溶液pH的方法 (1)酸性溶液:①加水,溶液的pH变大,但稀释后溶液的PH不会大于或等于7;②加碱性溶液,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大于原碱性溶液的PH值。 (2)碱性溶液:①加水,溶液的pH变小,但稀释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或等于7;②加酸性溶液,溶液的pH变小,但不会小于原酸性溶液的PH值。 4、.PH的应用 (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2)测定和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蚊虫叮咬后涂抹什么物质,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等。 重要提示 1.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如果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所测得的PH可能不准确。 2.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溶液的PH升高;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溶液的PH降低。 3.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方法比较粗略,测得的PH一般为整数。精确的酸碱度测试可使用酸度计(PH计)等。 二、热点题型详解 题型一、酸碱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溶于水后能产生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 B.凡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都是酸 C.凡溶于水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D.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是酸 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 ) A.钠离子 B.氢离子 C.氢氧根离子 D.氯离 题型二、酸碱性的鉴别 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体,能观察到纸花变成蓝色的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食盐水 取适量的紫卷心菜、胡萝卜两种样品,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乙醇与水 的体积比为1:1)进行浸泡,并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观察 并记录颜色情况如下: 白醋 食盐水 纯碱溶液 紫卷心菜汁 红色 蓝紫色 绿色 胡萝卜汁 橙色 橙色 橙色 (1)在实验中纱布所起的作用是 。 (2)上述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其理由是 。 兴趣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甘蓝汁,现象记录如表: 现象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甘蓝汁 红色 蓝色 紫色 红色 蓝色 (1)紫甘蓝汁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甘蓝汁”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紫甘蓝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于是她选做了如下实验:用紫甘蓝丝浸泡在肥皂水里,很快变蓝,她又将另一些紫甘蓝丝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变成了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1)肥皂水呈 (填“酸性”“中性”“碱性”) (2)小颖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__________ 。 (3)紫甘蓝丝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 ____________ 性质相似。 题型三、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洁厕灵(1~2) 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 D.油污净(12~13) 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泡菜 葡萄 番茄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3.4 4.2 4.4 3.1 6.5 7.8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B.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三、巩固提升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4组溶液是( ???) A.?NaCl、HCl????B.?HCl、NaOH????C.?H2SO4、HCl??D.?Na2CO3、NaOH .下面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B.?胃液0.9-1.5? ?C.?胆汁7.1-7.3?? D.?胰液7.5-8.0 为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健康,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 )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汗液 pH 4.7~8.4 0.9~1.5 7.35~7.45 5.5~6.6 A.尿液一定呈酸性???? B.血液一定呈碱性 C.胃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汗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pH=2.3???? B.草莓PH=3? ?C.菠萝pH=4.1??? ??D.木瓜pH=5.5 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右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B.右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将左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8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 .在下列操作中,能导致溶液pH增加的是(? ) A.往稀盐酸里滴加氢氧化钠???????????????B.往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往水中加入少许稀盐酸????????????????D.往氯化钠溶液中加蒸馏水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酚酞不变色?????????????????D.常温下,测得溶液pH<7 .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数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实用碱性食品。根据下面表中的信息,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经常实用的食品为(? )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pH 2.9-3.3 3.5-4.5 6.3-6.6 7.4-7.9 A.酸奶?? ? B.苹果??? ??C.豆制品???????????D.葡萄 .人体的胃里的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A.硫酸????? ?B.醋酸??????C.碳酸??????????D.盐酸 .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 , 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人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人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__7.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 溶液的pH 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 A 和 B 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大多数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度,同学们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 (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________。 (2)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上,显色后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花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紫的等。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 遇到碱就变蓝……”据此,小科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 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科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________(选填“食醋”、“酱油”或“黄酒”)。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选填字母)。 A.HCl、NaOH B.HCl、NaCl C.NaOH、NaCl D.H2O、NaCl .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________。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草木灰水加入紫薯汁后和石灰水一样变绿色,说明其溶液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 (2)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 。 .实验题:某实验小组想探究一瓶标签损毁的溶液时酸性还是碱性的,于是一名学生小红想出一个办法:向这瓶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试剂,发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加入一定的氢氧化钠溶液之后变成红色,由此判断出该溶液是酸性溶液。实验小组的另一个同学小明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该溶液不一定为酸溶液,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明认为该溶液不是酸溶液的理由________ (2)具体实验如下: 实验目的:________ 实验步骤:先在该溶液中加入________;如果溶液变成__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为________,如果溶液为__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为________;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变成________色,由此可证明溶液的酸碱性 .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获得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往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混合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X)的变化曲线大致如图所示。请解释pH变化的原因(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作酸碱指示剂。现提取几中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实验记录如下表: 植物浸出液 稀盐酸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氢氧化钠溶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玫瑰花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花瓣浸出液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2)若将牵牛花浸出液加入到食醋中,溶液会变 ________??红色,若将玫瑰花浸出液加入某无色溶液中,溶液变绿色,则该溶液呈________?? 性。 .化学与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会造成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后终端产物的酸碱性来划分的,而不是食物本身的酸碱性.通常,富含S、Cl、P、N等非金属元素的食物进入体内,通过转化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而富含K、Ca、Na、Fe、Zn、Mg等金属元素的食物进入体内,通过转化后产生碱性物质. 在一次聚会上,大家针对葡萄酒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叔叔说:喝葡萄酒对身体有利,因为我听说葡萄酒本身是碱性的,而且是强碱性的.宋叔叔认为:葡萄酒本身不可能呈碱性,而应该呈微弱的酸性,但葡萄酒属于碱性食物.聚会结束后,小玲同学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Ⅰ.制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中富含K、Ca、Na、Fe、Zn、Mg等元素. Ⅱ.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利用野生酵母分解葡萄汁中的葡萄糖,最终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针对上述讨论和提供的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金属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有________. (2)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李叔叔关于葡萄酒究竟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认识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如果让你通过实验给葡萄酒的酸碱性下一个结论,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 (4)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根据Ⅱ中葡萄酒的酿制原理,宋叔叔认定葡萄酒本身应该呈微弱的酸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1.2物质的酸碱性 一、考点分析 考点一、电离 1一些物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如盐酸在水中电离会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H+)和氯离子(C1-)。 考点二、酸性物质和酸 1酸性物质与酸 (1)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的物质。常见的酸性物质有食醋,橘子汁,胃液,盐酸等。 (2)酸: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NO3=H+ +NO-3; (3)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叫做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2-4是H2SO4的酸根离子。 (4)常见的酸有HCI(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CH3C0OH(醋酸)等。 考点三、. 碱性物质和碱碰 1碱性物质与碱 (1)碱性物质:是指具有碱性的物质。常见的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钙(熟石灰)、氨水、肥皂水等。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Na+ +OH-。 (3)常见的碱有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氨氧化钡)、NH 3. H2O(氨水)等。 考点四、判断物质酸碱性的方法 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通常简称指示剂。 以下是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重要提示 (1)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溶液中的H+的数目大于OH-的数目,而其他阳离子是否存在则无关紧要,如NaHSO4溶液是酸性浓渡,但不是酸溶液。反之,酸溶液肯定星酸性,酸属于酸性物质。 (2)酸、碱溶液中有大量H+或OH-,使指示制结构发生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所以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如盐酸使紫色石蕴试液变红色,而不是紫色石蕊试液使盐酸变红色, (3)不溶性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别变色。如氢氧化铜[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化学式为Cu(OH)2]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考点四、溶液的酸碱度与pH的关系 :1酸碱指示剂只能对溶液的酸碱性作出-个定性的判断,而不能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则能定量地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有多种,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2)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通常情况下,PH<7,物质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物质呈中性;PH>7,物质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2、PH的测定: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3、改变溶液pH的方法 (1)酸性溶液:①加水,溶液的pH变大,但稀释后溶液的PH不会大于或等于7;②加碱性溶液,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大于原碱性溶液的PH值。 (2)碱性溶液:①加水,溶液的pH变小,但稀释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或等于7;②加酸性溶液,溶液的pH变小,但不会小于原酸性溶液的PH值。 4、.PH的应用 (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2)测定和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蚊虫叮咬后涂抹什么物质,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等。 重要提示 1.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也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如果将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所测得的PH可能不准确。 2.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溶液的PH升高;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溶液的PH降低。 3.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方法比较粗略,测得的PH一般为整数。精确的酸碱度测试可使用酸度计(PH计)等。 二、热点题型详解 题型一、酸碱的概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溶于水后能产生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 B.凡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都是酸 C.凡溶于水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D.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是酸 【解答】解:A、酸是指溶于水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A错;B、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故B错;C、酸是指溶于水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故C正确;D、有的盐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错。 故选:C。 食醋里含有醋酸,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 ) A.钠离子 B.氢离子 C.氢氧根离子 D.氯离子 【解答】解:A、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氢离子,而不是钠离子,故选项错误。B、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氢离子,故选项正确。C、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氢离子,而不是氢氧根离子,故选项错误。D、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这些酸在水中能电离出的共同离子是氢离子,而不是氯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题型二、酸碱性的鉴别 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分别喷洒下列液体,能观察到纸花变成蓝色的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食盐水 【解答】解:A、稀硫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A错误;B、稀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C正确;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D错误; 故选:C。 取适量的紫卷心菜、胡萝卜两种样品,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乙醇与水 的体积比为1:1)进行浸泡,并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观察 并记录颜色情况如下: 白醋 食盐水 纯碱溶液 紫卷心菜汁 红色 蓝紫色 绿色 胡萝卜汁 橙色 橙色 橙色 (1)在实验中纱布所起的作用是 。 (2)上述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其理由是 。 【解答】解:(1)实验中纱布将菜渣与汁液分离;(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紫色卷心菜的汁液在遇酸、碱及中性溶液时会出现不同的颜色,而胡萝卜汁不能,可判断紫色卷心菜汁可作酸碱指示剂. 故答案为:(1)菜渣与汁液分离;(2)紫卷心菜汁; 它分别在酸、碱、中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兴趣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甘蓝汁,现象记录如表: 现象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甘蓝汁 红色 蓝色 紫色 红色 蓝色 (1)紫甘蓝汁 (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甘蓝汁”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答】解:(1)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甘蓝汁由紫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甘蓝汁由紫色变成绿色,所以可以做酸碱指示剂;故填:能;(2)草木灰溶液能使紫甘蓝汁变成绿色,所以草木灰溶液显碱性;故填:碱性;(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甘蓝汁”的目的是检验不是水能使紫甘蓝汁变色,起到了空白对照实验的作用; 故填:空白对照实验。 小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紫甘蓝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于是她选做了如下实验:用紫甘蓝丝浸泡在肥皂水里,很快变蓝,她又将另一些紫甘蓝丝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变成了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1)肥皂水呈 (填“酸性”“中性”“碱性”) (2)小颖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__________ 。 (3)紫甘蓝丝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 ____________ 性质相似。 【解答】解:(1)由于花青素遇碱变蓝,放于肥皂水中颜色为蓝色,则说明溶液呈现碱性。故填:碱性;(2)因为花青素遇到酸会变红,则紫甘蓝丝放在调味品中时变红色,则此调味品呈现酸性,常见的显酸性的调味品是食醋。故答案为:食醋; 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与花青素极为相似。 故答案为:紫色的石蕊试液 题型三、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洁厕灵(1~2) 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 D.油污净(12~13) 【解答】解:A.洁厕灵的pH为1~2,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橘子汁的pH为3~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西瓜汁的pH为5~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油污净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泡菜 葡萄 番茄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3.4 4.2 4.4 3.1 6.5 7.8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B.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 【解答】解:A.胃酸过多为盐酸过多,泡菜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故A正确;B.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B错误;C.番茄的pH大于苹果的pH,所以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弱。故C错误;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导致原溶液被稀释,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并且是把葡萄汁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故D错误; 故选:A。 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解答】解:A、胃液的pH范围为0.9~1.5,小于7,显酸性。 B、唾液的pH范围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C、尿液的pH范围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胰液的pH范围为7.5~8.0,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解答】解: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故选:B。 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溶液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甲溶液呈酸性 B.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 C.只用A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一定呈绿色 【解答】解:A、甲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A指示剂在pH小于6.2时显黄色,则甲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B指示剂在pH小于10时显无色,大于10时显粉红色,乙能使B指示剂显粉红色,则乙溶液的pH可能为11,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分别能使A指示剂显黄色、蓝色、绿色,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最后溶液不一定显绿色,也可能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三、巩固提升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4组溶液是( ???) A.?NaCl、HCl????B.?HCl、NaOH????C.?H2SO4、HCl??D.?Na2CO3、NaOH 【答案】 B 【解析】无色酚酞试液可以做为酸碱指示剂,遇碱能显红色,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 A:NaCl成中性、HCl成酸性,滴入酚酞试液时都显无色,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A错误;B:HCl成酸性、NaOH成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时HCl显无色,NaOH显红色,所以可以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B正确; C:H2SO4成酸性、HCl成酸性,滴入酚酞试液时都显无色,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C错误; D:Na2CO3成碱性、NaOH成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时都显红色,不能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D错误。 故选B .下面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B.?胃液0.9-1.5? ?C.?胆汁7.1-7.3?? D.?胰液7.5-8.0 【答案】 B 【解析】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pH等于7时呈中性。pH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pH小于7时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A、血浆pH 7.35-7.45?,由pH大于7可知呈碱性,A错误;B、胃液 0.9-1.5 ,pH小于7,呈酸性,B正确;C、胆汁 7.1-7.3 ,pH大于7可知呈碱性,C错误;D、 胰液7.5-8.0 ,pH大于7可知呈碱性,D错误。 故选B 为了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健康,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 )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汗液 pH 4.7~8.4 0.9~1.5 7.35~7.45 5.5~6.6 A.尿液一定呈酸性???? B.血液一定呈碱性 C.胃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汗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答案】 B 【解析】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对照相关数据解题即可。A、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A不符合题意。?B、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B符合题意。 C、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不符合题意? D、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汗液PH值为:5.5~6.6,呈酸性,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下列水果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pH=2.3???? B.草莓PH=3? ?C.菠萝pH=4.1??? ??D.木瓜pH=5.5 【答案】 A 【解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所以所给数据中柠檬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A。 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图所示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左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中的试纸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宣称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右侧杯中的矿泉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B.右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将左侧杯中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能读出水样的pH值为6.8 D.用pH试纸测定矿泉水的pH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涂在试纸上 【答案】 C 【解析】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pH试纸测量结果的要求分析。 A、 右侧杯中的矿泉水显弱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符合题意; B、 右侧杯中的矿泉水显弱碱性,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不符合题意; C、pH试纸只能测量pH的整数值,符合题意; D、测定pH时要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在下列操作中,能导致溶液pH增加的是(? ) A.往稀盐酸里滴加氢氧化钠??????????????? B.往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往水中加入少许稀盐酸???????????????? D.往氯化钠溶液中加蒸馏水 【答案】 A 【解析】(1)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的pH向7靠近; (2)酸性溶液被稀释,pH增大;碱性溶液被稀释,pH减小。 据此分析即可。A.往稀盐酸里滴加氢氧化钠,二者会发生中和反应,使稀盐酸的浓度减小,pH增大,故A符合题意;?B.往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二者会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钠的浓度减小,pH减小,故B不合题意;C.往水中加入少许稀盐酸,会使溶液的酸性增大,即pH减小,故C不合题意; D.往氯化钠溶液中加蒸馏水,由于溶液本身呈中性,所以被稀释后仍然呈中性,即pH不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酚酞不变色????????????????? D.常温下,测得溶液pH<7 【答案】 B 【解析】(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变红色;(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 据此分析即可。A.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那么溶液显酸性,故A不合题意;?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那么溶液显碱性,故B符合题意;? C.溶液中滴入酚酞不变色,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故C不合题意;? D.常温下,测得溶液pH<7,那么溶液显酸性,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血管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数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实用碱性食品。根据下面表中的信息,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经常实用的食品为(? )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pH 2.9-3.3 3.5-4.5 6.3-6.6 7.4-7.9 A.酸奶?? ? B.苹果??? ??C.豆制品???????????D.葡萄 【答案】 C 【解析】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据此分析判断。根据表格可知,只有豆制品的pH7.4~7.9>7,为碱性食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人体的胃里的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 A.硫酸????? ?B.醋酸??????C.碳酸??????????D.盐酸 【答案】 D 【解析】根据人体胃液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人体的胃里的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学习了“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到“盐酸能电离产生H+和Cl- , 氯化钠能电离产生Na+和Cl-”。为深人研究某一问题,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回答: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人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________色; (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答案】 (1)红(2)稀盐酸中那种微粒使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1)根据 “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分析解答;(2)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都含有Cl- , 但是只有HCl溶液能够使石蕊试液变红,足以证明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H+ , 而不是Cl-。 (1)往三支试管中分别滴人2滴紫色石蕊试液后,因为乙试管中为稀盐酸容易,所以乙试管中的溶液将变为红色;(2)小科设计的实验方案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稀盐酸中哪种微粒使石蕊试液变红? 物质的酸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________,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________7. 【答案】 (1)H+(或“氢离子”);(2)>(或“大于”) 【解析】(1)如果物质能电离出H+ , 那么它成酸性;如果物质能电离出OH- , 那么它成碱性;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2)如果PH<7,那么溶液呈酸性;如果PH=7,那么溶液呈中性;如果PH>7,那么溶液呈碱性(1)酸性是因为物质能电离出H+ , 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酸碱性强弱可用pH表示,通常洗衣粉、香皂呈碱性,即pH>7。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 溶液的pH 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 A 和 B 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答案】 (1)B,因为滴加液体前溶液 pH 大于 7(2)溶液红色恰好褪去 【解析】(1)根据滴加液体前溶液的PH值就能知道选择哪个装置; (2)酚酞遇碱变红色,当溶液中性时,酚酞为无色。 (3)根据参加反应的碱也是一种白色固体来分析.(1)有同学根据右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B装置的操作,由从曲线可看出,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从曲线可看出,原溶液的pH值大于7,而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值逐渐减小到7;(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故其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大多数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度,同学们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 (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________。 (2)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上,显色后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答案】 (1)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静置(2)pH试纸 【解析】根据测定土壤pH的方法进行解答。(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静置;2)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故答案为:(1)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静置;(2)pH试纸。 .“花的颜色有红的、蓝的、紫的等。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 遇到碱就变蓝……”据此,小科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 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科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________(选填“食醋”、“酱油”或“黄酒”)。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选填字母)。 A.HCl、NaOH B.HCl、NaCl C.NaOH、NaCl D.H2O、NaCl 【答案】 (1)食醋(2)D 【解析】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 遇到碱就变蓝分析;根据盐酸呈酸性,氢氧化钠呈碱性,氯化钠呈中性分析。(1)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 遇到碱就变蓝,所以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说明调味品呈酸性,故可能是食醋;(2)A.盐酸能使喇叭花变红,氢氧化钠能使喇叭花变蓝,能鉴别;B.HCl能使喇叭花变红,NaCl不能使喇叭花颜色改变,能鉴别;C.氢氧化钠能使喇叭花变蓝,氯化钠不能使喇叭花变色,能鉴别;D.水和氯化钠都不能使喇叭花变色,不能鉴别。 .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________。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答案】 (1)B(2)pH试纸;茄子 【解析】(1)在进行取样时,尽可能的在所有范围内进行,避免取样位置过于集中,影响对整个土壤酸碱度的判断;(2)根据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进行解答;土壤的pH值在哪种作物的最适pH值范围内,就适合种这种作物。(1)根据图片可知,A和C中的取样位置过于集中,很大范围没有取到,而B中六个取样位置平均分布,覆盖面更大,因此合理的是B;(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 因为7在6.8~7.3之间,所以这块空地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茄子。 .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1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草木灰水加入紫薯汁后和石灰水一样变绿色,说明其溶液属于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 (2)图2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某溶液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的pH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 。 .【答案】 (1)碱性(2)B;C 【解析】(1)石灰水溶液显碱性; (2)根据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度的操作规范进行分析;当溶质的质量不变时,溶剂质量增大,根据公式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1)草木灰水加入紫薯汁后和石灰水一样变绿色,说明它们的酸碱性相同;因为石灰水呈碱性,所以草木灰的溶液呈碱性; (2)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操作为:将pH试纸撕成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点击试纸中部,然后将比色卡拿过来直接比对颜色即可,故B正确; 因为C中点滴板是潮湿的,所以会将滴入的溶液稀释,根据公式可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pH发生改变。 .实验题:某实验小组想探究一瓶标签损毁的溶液时酸性还是碱性的,于是一名学生小红想出一个办法:向这瓶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试剂,发现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加入一定的氢氧化钠溶液之后变成红色,由此判断出该溶液是酸性溶液。实验小组的另一个同学小明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该溶液不一定为酸溶液,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明认为该溶液不是酸溶液的理由________ (2)具体实验如下: 实验目的:________ 实验步骤:先在该溶液中加入________;如果溶液变成__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为________,如果溶液为________色,则证明原溶液为________;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变成________色,由此可证明溶液的酸碱性 【答案】 (1)原溶液也可能是中性溶液,加了氢氧化钠之后,酚酞依旧显红(2)验证标签损毁溶液的酸碱性;石蕊试剂;红;酸性溶液;紫色;中性溶液;蓝 【解析】(1)无色的酚酞试剂只有遇到碱溶液变红色,遇到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都不变色; (2)根据题干描述填写实验目的;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获得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往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混合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X)的变化曲线大致如图所示。请解释pH变化的原因(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答案】 开始时,盐酸的PH<7,随着碳酸钠的滴入,盐酸和碳酸钠发生中和反应,那么PH逐渐增大;在盐酸被中和的过程中,PH=7保持不变;当盐酸全部被中和后,随着碳酸钠溶液的滴入,溶液的PH成碱性,即PH增大。 【解析】(1)酸的pH<7,碱的pH>7;(2)酸和碱发生正好中和反应,那么溶液的pH=7,据此分析。 .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或碱性溶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作酸碱指示剂。现提取几中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实验记录如下表: 植物浸出液 稀盐酸溶液 氯化钠溶液 稀氢氧化钠溶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玫瑰花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花瓣浸出液中,不能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2)若将牵牛花浸出液加入到食醋中,溶液会变 ________??红色,若将玫瑰花浸出液加入某无色溶液中,溶液变绿色,则该溶液呈________?? 性。 【答案】 (1)万寿菊(2)红;碱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作酸碱指示剂;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1)万寿菊的汁液在酸碱性以及中性溶液中的颜色一样,不能作酸碱指示剂,故填:万寿菊;(2)牵牛花浸出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红色;玫瑰花浸出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绿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故填:碱。 .化学与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会造成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后终端产物的酸碱性来划分的,而不是食物本身的酸碱性.通常,富含S、Cl、P、N等非金属元素的食物进入体内,通过转化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而富含K、Ca、Na、Fe、Zn、Mg等金属元素的食物进入体内,通过转化后产生碱性物质. 在一次聚会上,大家针对葡萄酒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叔叔说:喝葡萄酒对身体有利,因为我听说葡萄酒本身是碱性的,而且是强碱性的.宋叔叔认为:葡萄酒本身不可能呈碱性,而应该呈微弱的酸性,但葡萄酒属于碱性食物.聚会结束后,小玲同学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Ⅰ.制造葡萄酒的原料葡萄中富含K、Ca、Na、Fe、Zn、Mg等元素. Ⅱ.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利用野生酵母分解葡萄汁中的葡萄糖,最终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针对上述讨论和提供的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金属元素中,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有________. (2)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李叔叔关于葡萄酒究竟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认识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如果让你通过实验给葡萄酒的酸碱性下一个结论,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 (4)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根据Ⅱ中葡萄酒的酿制原理,宋叔叔认定葡萄酒本身应该呈微弱的酸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 (1)K、Ca、Na、Mg(2)不正确;只是听说,没有经过实验验证(3)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或使用石蕊试液检验葡萄酒的酸碱性(4)C6H12O6 2C2H5OH+2CO2↑(5)CO2+H2O═H2CO3 【解析】解:(1)根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依据分析;(2)根据科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分析:科学要有依据,要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而不是听说;(3)根据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分析;(4)根据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利用野生酵母分解葡萄汁中的葡萄糖,最终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书写反应的方程式;(5)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书写方程式. 解:(1)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与0.01%的关系可分为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量元素为11种;除去常量元素之外的即为微量元素;其中的Fe、Zn是常见的微量元素; 故答案为:K、Ca、Na、Mg;(2)科学要有依据,要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而不是听说,故李叔叔关于葡萄酒究竟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认识方法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不正确;只是听说,没有经过实验验证;(3)利用pH试纸或石蕊试液的变色等都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故答案为: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或使用石蕊试液检验葡萄酒的酸碱性;(4)葡萄糖利用酵母菌转化为乙醇的同时能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5)二氧化碳溶解在其中形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认定葡萄酒本身应该呈微弱的酸性; 故答案为;CO2+H2O═H2CO3 .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