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习题课件(河北专版 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习题课件(河北专版 3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上
复习训练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双十协定
中原解放区
陕北
山东
中国土地法大纲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南京
1.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的比较。
项目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1945年8—10月
背景
日本不断侵略中国,________________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
中日民族矛盾
项目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成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召开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
政治协商会议
项目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成果落实情况
谈判的成果得到了认真的落实,最终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内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且造成了国家的分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项目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认识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本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党派团体和个人都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2.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夏):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进攻阶段(1947年夏—1948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月):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战略决战开始。到1949年1月,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呈现
1
2
3
4
C
C
D
D
5
C
6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020?河北模拟】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
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C.
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D.
反映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意图

2.
【中考?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A.
人心的向背
B.
军队的士气
C.
决策者的作用
D.
外部势力的介入
【点拨】分析题干中的“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可以看出,决策者的失误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故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决策者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人心的向背、军队的士气和外部势力的介入都属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但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3.
【中考?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国统区人民开始厌倦战争
C.
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
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点拨】根据题干中“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可分析出战争之所以发生转折,是因为国民党实际作战部队减少了。因此D符合题意。

4.
【2020?河北模拟】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5.
【河北模拟】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C
6.
【2020?河北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资产阶级。
材料二
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
经济困难;政治腐败;丧失民心;军队士气低落。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
未能获得广大农民支持。(共30张PPT)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上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点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
政策调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
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____土地。
耕者有其田
中国土地法大纲
平均分配
3.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
结果: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
意义:使农村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封建性剥削
阶级关系
土地占有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
战略进攻:______年夏,刘伯承、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千里挺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
邓小平
大别山
2.
战略决战:
名称
________战役
淮海战役
________战役
时间
1948.
9—11
1948.
11—1949.
1
1948.
11—1949.
1
指挥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等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地点
锦州、长春、沈阳
以________为中心
________(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辽沈
平津
徐州
北平
意义
解放______全境
解放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广大地区
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东北
长江中下游以北
华北
3.
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1949
南京
台湾
答案呈现
1
2
3
4
D
D
A
C
5
B
6
7
8
9
B
D
C
C
10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020?河北承德期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指出:“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的是(  )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B.
1949年南京解放
C.
1945年抗战胜利
D.
1947年土地改革
D
2.
【2021?河北唐山期末】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
A.
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B.
土地改革
C.
淮海战役
D.
千里挺进大别山
D
3.
(易错题)某旅行社准备开通“南京—徐州—天津—锦州”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应该分别是(  )
A.
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B.
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D.
渡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易误警示】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不包括渡江战役。
【答案】A
4.
【2021?河北承德期末】毛泽东曾就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指出:“(此战)为南部战线空前大战役,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蒋介石则称,此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据此,这场战役所解放的中心城市是(  )
A.
沈阳
B.
北平
C.
徐州
D.
南京
C
5.
【2021?河北唐山期末】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提出这一观点的历史背景是(  )
A.
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B.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
解放军占领南京
B
6.
(易错题)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卅(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其寓意是(  )
A.
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B.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C.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国民党军队彻底被消灭
【易误警示】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但并不是标志着国民党军队全部被消灭,其残余势力依然存在。
【答案】B
7.
【2020?河北模拟】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  )
A.
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B.
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C.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
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点拨】根据材料中“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可知,材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重要作用,D符合题意。A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D
8.
【2020?河北模拟】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开始于(  )
A.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战略进攻开始前
C.
战略决战进行中
D.
渡江战役结束后
【点拨】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6月,从图中可知,此时国民党兵力明显超过共产党兵力,A错误;战略进攻开始于1947年6月,从图中可知,此时国民党兵力明显超过
【点拨】共产党兵力,B错误;战略决战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从图中可知,此时,共产党兵力与国民党兵力相差不大,并开始占据优势地位,C正确;渡江战役开始于1949年4月,在三大战役之后,排除D。
【答案】C
9.
【河北保定模拟】在战略决战中,由于国民党的兵力还有一定优势,并实行重点防御,因此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可见,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
毛泽东的指导
B.
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
战略战术正确
D.
解放军英勇善战
【点拨】根据材料中“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以打为主。在平津战役中,我军在以优势兵力为后盾的条件下‘和’‘打’结合,最终,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打败了中国国民党,故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10.
【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廷风雨飘摇已有数十年,改革的努力已经太迟、太弱。戊戌变法失败了,其实维新的措施本来也难以执行,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都还是政治的新手……在20世纪初,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但纠缠于君主立宪的时间表和细节……在失望和绝望中,更多的人走向激进,革命的声势越来越大……这时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
——摘编自《辛亥百年祭》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的“局势已经难以挽回”的原因。
清末统治不稳固;资本主义改革太迟、太弱;戊戌变法、新政失败;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等等。(答出3点即可)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的政府接收是对国民党腐败的一次总曝光,在整个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见利忘义,丑态百出……许多政府官员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国民党的接收被喻讽为“劫收”……而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及其解放区的廉洁高效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了国人希望的象征,无怪乎司徒雷登(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在1949年逃离大陆时对国民党官员说,
共产党打败你们的不是枪支大炮,而是……
——《政治现代化的逆动——南京国民党
政权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司徒雷登认为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廉洁高效;赢得了民心。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共同原因。
政治腐败。(共28张PPT)
人教河北专版八年级上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1.
重庆谈判
(1)蒋介石目的:一方面为____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__身上。
(2)毛泽东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___。
(3)谈判结果:________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_”。
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
和平
1945
双十协定
2.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________举行,再一次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3.
历史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重庆
避免内战
和平建国
民主统一
和平建国
知识点2
国民党发动内战
1.
内战爆发:________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
全面进攻高峰: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__________,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1946
中原
张家口
知识点3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
背景: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__________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
战略战术: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____________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__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__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毛泽东
自卫反击
运动战
有生力量
3.
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4.
粉碎重点进攻:
(1)背景: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________解放区和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2)转战陕北: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
(3)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__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4)粉碎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延安
彭德怀
青化砭
沙家店
孟良崮
答案呈现
1
2
3
4
D
B
A
A
5
D
6
7
8
9
B
A
B
A
10
A
11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021?河北保定期末改编】“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人民的普遍愿望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渴望和平,争取民主
D
2.
【2020?河北秦皇岛期末】“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毛泽东,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横线上应填写(  )
A.
一心一意谋发展
B.
假戏真演为内战
C.
真心真意谋和平
D.
两党合作共为民
B
3.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
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双十协定”
B.
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
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
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4.
(易错题)《蒋介石日记》1946年6月27日写道:“无论对共交涉有无结果,目前军事行动,仍是最宜用讨伐
方式。”这一军事行动是指全力围攻(  )
A.
中原解放区
B.
华北解放区
C.
陕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易误警示】国民党全面进攻的是中原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是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A
5.
【2020?河北邯郸期末】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6.
【2021?河北保定期末】“对美帝国主义,对蒋介石,总的方面我们应该轻视他们,但对具体的敌人就不能轻视,如果轻视就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在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后,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A.
各个击破
B.
运动战
C.
阵地战
D.
分割包围
B
7.
【2020?河北石家庄期末】1947年3月,国民党25万精锐部队进攻延安,而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为此,中共中央采取的正确对策是(  )
A.
主动撤离,与敌周旋
B.
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C.
发动群众,固守待援
D.
分兵拒敌,寸土必争
A
8.
【2021?河北石家庄期末】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一战役是(  )
A.
青化砭战役
B.
孟良崮战役
C.
沙家店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B
9.
【2020?河北廊坊毕业考试】1945年4—6月,国共两党几乎在同一时期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国民党六大坚决拒绝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建议。蒋介石在政治总报告中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由此可见,国共两党对战后国家发展的分歧在于(  )
A.
是否推进民主政治
B.
如何争取抗战胜利
C.
是否举行重庆谈判
D.
如何保持统一战线
【点拨】根据题干中信息“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国民党六大坚决拒绝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的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对战后国家发展的分歧在于是否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推进民主政治。

10.
(易错题)【2020?河北唐山期末】1946年,当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A.
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B.
共产党获得了联合国的支持
C.
国共两党签署了和平建国方案
D.
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易误警示】重庆谈判国共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点拨】“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产物,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就背离了重庆谈判力图争取和平建国的初衷,因此失去了民心,而中国共产党则因此赢得了民心,故A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提及联合国的支持,B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国民党发动内战,而不是
【点拨】签署和平建国方案,C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国民党对共产党发动进攻,即没有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1.
【史料实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1)材料一漫画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中的“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
事件:重庆谈判。
含义: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将领,遵照他的《剿匪手册》,努力进剿。胡宗南、孙连仲部20余万人沿着平汉、同蒲、正太、平绥、津浦5条铁路,气势汹汹地向解放区推进,进攻的目标是要割裂华北解放区,抢占北平、天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正在为什么作充分准备。蒋介石最后正式撕毁其虚伪面具的标志是什么?
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材料三
从1946年6月26日起至7月底,中原军区各路部队均先后胜利突围。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保存了主力,建立了两块根据地,并留下小部分兵力坚持原地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为以后的战略进攻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面对敌人的进攻采取的军事策略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次军事胜利对解放战争全局起了什么作用。
军事策略: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作用:为以后的战略进攻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