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图是小明同学创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南京 B.上海 C.厦门 D.虎门 2. 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 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能够证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严重破坏中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证据是( ) A B C D 4. 下列哪一项信息不能从图中获取( ) A.广州、虎门、厦门等地军民纷纷抗击英国侵略军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浮雕刻画的是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场起义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B.林则徐 C.孙中山 D.毛泽东 6. 读下表,与这些报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某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报道题目统计表 时间 题目 时间 题目 11日 《清国商人归国》 28日 《清国公使馆员回国》 21日 《袁世凯归国》 29日 《支那人归国》 27日 《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 31日 《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7.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 1.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开放……杭州为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 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11. 华为用5G技术使中国民族企业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历史上,我国民族工业起步于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创办近代海军 13.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1 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请求变法。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当时,维新派的主要政治诉求是( ) A.要求裁撤冗官 B.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 C.要求发展工商业 D.要求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14. 在维新变法的诸措施中,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是( ) A.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训练新式军队 C.发展农工商业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5. 如图现象产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鸦片的危害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此事”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3)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对毒品,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历史学家马士则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 材料二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荣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马关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看法是否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东方小国”是指哪一国家?列举一例说明《马关条约》“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严重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从此次事件当中,我们能看到什么运动在当时已经破产?破产的原因是什么? (4)“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ADDA 6-10CCBDC 11-15ABBAB 二. 非选择题 16. (1)人物:林则徐。危害: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弱,清朝政治也更加腐败;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许多士兵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解决方式:虎门销烟。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青少年应当提高认识和自我修养,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 17. (1)目的: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看法:没有揭示实质。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2)国家:日本。举例: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举人 1300多名,发起“公车上书”。 (3)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影响: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18. (1)1896年。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 (3)洋务运动。原因: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 (4)开放性题,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