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二战后初期,为了“帮助那些破败不堪的国家”,并为美国商品提供“所需市场和推行其意识形态”,美国( ) A.提出创建联合国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建立亚太经合组织 2. “由于美苏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那么,形成两个以它们为核心的互相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就是不可避免的。”材料论述了美苏冷战( ) A.形成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结束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3. 冷战时期,尽管美国囤积了足以让苏联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但他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采取( ) A.科学技术的较量 B.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C.以“和平演变”为主 D.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用 4. 二战胜利以后,美苏战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开始重新浮现。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开始实行“冷战”。美苏“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5.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高膨胀和高失业 B.信息化和全球化 C.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D.军事化和城镇化 6. 现在你要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旅游,为免去中途兑换货币的麻烦,你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A.欧元 B.英镑 C.美元 D.法郎 7.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 A.美国经济的滞胀 B.苏联的威胁 C.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 D.中国的崛起 8.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 “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梯子”在罗斯福新政中是指(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商品交换 C.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9.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 D.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10.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1.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决投票,其中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6.6%,克里米亚议会17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后加入了俄罗斯,此后乌克兰局势动荡不安。乌克兰和俄罗斯历史上都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 B.19世界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12.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席卷南北。下列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1952年,埃及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英国庇护的君主统治 B.1962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C.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D.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尼日利亚宣告独立 13. 下图所示的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工程之一。1999年,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 A. 西班牙 B. 英国 C. 葡萄牙 D. 美国 14. 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宣布……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独立于( ) A.1859年 B.1947年 C.1960年 D.1990年 15. 关于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 ) 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世界列强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历史、宗教、种族的因素 ③巴勒斯坦建立何种社会制度之争 ④耶路撒冷的归属之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材料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了哪一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2)据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有哪些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7. 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学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后,准备做一次主题图片展,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幅图片: 请回答: (1)这幅图片与今天的哪一组织有关?它由何组织发展而来? (2)列举该组织的两个创始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该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3)该组织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图中货币发行的目的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你能认出右图中人物是谁吗?你知道他为中东地区的什么事情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吗? (2)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印度已经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由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矛盾复杂及周边局势紧张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世界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近几年来,在知识经济战略的指导下,印度软件服务业和制药业异军突起……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面,印度确实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劳动力成本低,人口结构年轻化趋势…… ——蔡恩泽《印度经济与中国“背道而驰”》 (3)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印度独立后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4)材料一所说的印度面临的“周边局势紧张”主要是什么?请简述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5)结合材料三分析,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DB 6-10ACDDD 11-15CDDBB 二、非选择题 16. (1)政策:冷战政策。原因:外交战略上的矛盾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 (2)原因: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下的冷战落下帷幕。表现: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北约与华约的建立;古巴导弹危机。 (3)原因:西欧崛起;中国实力增强。 17. (1)欧盟。欧洲共同体。 (2)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任意两个即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 (3)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的高度一体化。 18. (1)阿拉法特。中东和平。 (2)①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②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 (3)建立起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4)印巴冲突(或克什米尔问题)。主要是英国采取印巴分治的印度独立方案的历史原因,还有民族、宗教纠纷等。 (5)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走特色发展道路;与时俱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