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最早提出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二大上 C.党的十三大上 D.党的十四大上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指( ) A.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B.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其中要管一百年,动不得的是( ) A.党的领导地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C.党的基本路线 D.香港和澳门“一国两制” 4. “这次大会,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大会通过的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6.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的党的重要理论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 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四大 D.十二大 9.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两个一百年” D.实现五大新发展理念 10.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优势,就是始终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每推进一步,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也必然向前推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 11. 我国1978年GDP折合美元仅仅为3650亿,而2017年GDP折合美元则达到12.86万亿。我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资源充足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城市化速度加快 12. 下图是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激动人心的画面之一。你知道我国承办的本届奥运会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 ) A.第27届 B.第28届 C.第29届 D.第30届 13.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B.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14. 每一个时代,总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值得我们学习,面对他们,我们就应该为自己不愿学习、无所事事、打发日子而感到羞愧。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英雄模范人物。( ) ①雷锋 王进喜 ②黄继光、邱少云 ③袁隆平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中国梦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1)“中国起死回生”实现于何时? 其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 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三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 (3)根据材料三回答,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欧盟国家平均值的3.8倍、日本的7.2倍。比如工业锅炉,我国的平均能耗效率为6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至于“长明灯”“长流水”“长滴油”的现象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场所,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都随处可见。 (4)针对材料四的状况,中共十八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探讨一下它有何指导意义。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时代要求,既明确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何变化?你怎样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乔的笑》,是新中国外交成就上的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该照片拍摄于1971年11月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 材料三 它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它已成为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成员国互利合作的有效机制,成为实现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提到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它”是一个什么组织?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5)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什么?此种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DB 6-10CDACD 11-15CCBCB 二、非选择题 16. (1)时间:1949年10月1日。标志: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核心:邓小平。 (3)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思想:科学发展观。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看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7.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上海合作组织”。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8. (1)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5)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我国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