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依法维权有途径 教学对象:(填写年级) 六年级 课时:第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 《依法维权有途径》是人教版(教育部审定2019)《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的内容。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围绕“遵守法律”和“维护权利”这两个主要重点,设置了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守法不违法、依法维权有途径三部分教学内容。这三部分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层层深入,相互补充,引导学生能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法律指导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形成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法维权有途径》,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和《守法不违法》两部分内容,初步形成了依法维权意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编排了四个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境图片、一个具体案例和三个相应的活动园,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依法维权的有效途径,意识到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采取行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 通过生活化情境、具体化案例,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思辨的过程中了解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权的途径、方法与技巧,意识到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采取行动;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 我们班共42人。学生对视频、案例、模拟活动、生活情境化图片等具体、形象、活泼的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学生乐于进行讨论交流,展现自我。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初步的依法维权意识。但在我课前的小调查中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 为了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课前我进行了小调查:当你受到侵害威胁时,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梳理,可以发现:选择告诉老师、家人的学生有16人,选择报警的有18人,表达出自己反抗意愿的有3人,还有5人选择能逃就逃。 从此可以看出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途径和方法非常的单纯,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把“报警”等同于了“依法维权”;学生把寻求他人帮助作为最主要的保护自己的途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遵循了生活化、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化、生活化和案例化,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小组思辨、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依据对教材的研读和对学生的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维权的途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意识到在能力范围之外主动寻求帮助,在能力范围之内积极采取行动;帮助学生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引入,唤醒意识 1、播放动漫视频:可可小爱系列公益动画第47集《依法维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义务》。 2、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 3、揭示并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依法维权有途径》 二、活动一:寻找维权途径。 1、师课件出示课本第90页活动园一的情境: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手机和零花钱也被抢走。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想一想。 2、请学生认真独立思考并在P90页活动园中选一选,打上“∨”。 3、请学生小组交流,完善自己想法。 4、请学生全班汇报交流。 5、师总结板书重点语句:告知情况、咨询他人、寻求法律帮助。 6、师进一步完善丰富,利用课件逐步展示课本第90页未成年人维权途径图表。 三、活动二:学会自我保护 1、出示具体案例:2014年,13周岁的梁小惠在上学途中,突然被两个男子捂住嘴拖到路边一所房子里。还没等梁小惠反应过来她的手和脚已经被捆住。两人威胁梁小惠,让梁小惠说出父母的电话,向她父母要赎金。如果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收不到赎金,就把她卖掉。 2、案例中两个男子犯了什么罪? 3、请学生对照课本90页未成年人维权途径图表,说一说梁小惠应该怎么做?引发学生认识冲突。 4、请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思辨交流,小惠可以采取哪些自救方法? 5、介绍梁小惠本人的做法,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梁小惠成功自救的评价和感受。 6、师总结板书:沉着冷静、巧妙周旋、记住信息,保护自己。 四、活动三:学习搜集证据 1、播放动漫视频:可可小爱系列公益动画《尊重知识产权,请勿经营盗版》。 2、通过观看视频,你知道依法维权还需要什么?(证据) 3、师板书:收集证据,并提出问题:如何收集证据呢? 4、依次出示课本第92页活动园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填一填。 5、指名汇报,师总结板书:票据、印迹、音像。 6、师补充解说,提高认识:依法收集证据,对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证据收集和提供的主体必须具有合法性。证据收集的方法必须具有合法性。 为确保收集证据合法有效,法律禁止以非法和不正当的方法收集证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观看视频 2、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1、观看老师出示的情境,独立思考,想一想,陈某该怎么做。 2、在活动园栏目中方框内选一选。 3、小组内交流,完善自己想法。 4、参与全班交流,认真倾听。 5、依据老师出示的图表,全面了解依法维权的途径。 1、观看阅读案例。 2、思考两个男子犯了什么罪? 3、对照课本90页未成年人维权途径图表,思考梁小惠应该怎么做? 4、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思辨交流,梁小惠可以采取哪些自救方法? 5、谈一谈自己对梁小惠成功自救的评价和感受。 1、观看视频,思考依法维权还需要什么? 2、认真观察、阅读课本第92页活动园学习材料,独立思考,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并填写邵勇、张佳丽、黄茜可以搜集的证据。 3、积极汇报,认真倾听。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依法维权的主动意识和心理需求,使学生明白“依法维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义务”。 由案例导入,寻找依法维权的有效、合适途径。由具体到抽象,由个体到全面,引导孩子了解维权的主要途径。 通过具体案例,引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全班思辨交流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意识到依法维权仅靠寻求他人帮助还不行,还需要展开积极自救。激起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一些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视频使学生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唤起学生对如何收集证据进行探索的欲望。再结合具体生动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逐步了解收集证据的内容与方法,养成主动搜集维权凭据的习惯。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以及设计理念) 合理的板书能呈现学习内容的脉络,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突出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依法维权有途径 208280012700保护自己 0保护自己 533400326390告知情况 咨询他人 寻求法律帮助 020000告知情况 咨询他人 寻求法律帮助 1993900313690保护自己 沉着冷静 巧妙周旋 记住信息 020000保护自己 沉着冷静 巧妙周旋 记住信息 3556000288290票据 印迹 音像 其他 020000票据 印迹 音像 其他 647700321310求助他人员 0求助他人员 3657600-7620收集证据 0收集证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