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16、(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轻物体的一定浮,重物体的一定沉。(??×??)
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3.只有盐水和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6.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7.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8.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10.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选择题
1.?如果胡萝卜在水中是浮的,那么切成四分之一的胡萝卜在水中是(B)。
???A.沉?????????B.浮????????C.无法判断
2.?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的关系,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C????).
?A.一组大小重量都不同的材料????
?B.一组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
C.一组轻重不同,体积相同的材料
3.?要使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下沉,可以在液体中(??B???)。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4.?用一定量的橡皮泥做小船,把船的排水量做得大些,船装载的货物就会( A? )。
A、多些   ????????B、少些  ???????????????C、不变
5.?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A??)的。
??  A、向上???????????B、向下?????? ?????C、四面八方
6.?用橡皮泥造船,各组所用的橡皮泥轻重一样,丁丁组造的小船最多装了8个垫圈,东东组的小船装了12个垫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丁丁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比东东的船排开的水量大;
B.东东的小船排开的水量比丁丁的船排开的水量大;
C.丁丁的小船排开的水量和东东的船排开的水量一样大;
7.?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A???)。
A.下沉????????B.上浮????????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8.?用弹簧测力器测量浸没在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此时,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A???)。
A.?浮力=拉力+重力?????B.?浮力=拉力-重力??????C.?浮力=重力-拉力
?9.当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C??)它受到的重力。
????A.??大于?????????????B.?小于?????????????C.?等于
10.?某一物体能停留在水的任何深度,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B)。
??A.?浮力大于重力?????B.?浮力等于重力?????C.??浮力小于重力
11.?泡沫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下面关于它受力的分析正确的是(B)。
A.只受到浮力的作用?????B.?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且浮力大于重力
C.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方向相反
12.铁块在水中会下沉,下面关于它受力的分析错误的是(?A??)。
?A.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B.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空气中的重量减去在水中的重量;
C.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浮力小于重力。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B???)有关。
????A.物体的重量????????B.物体排开的水量????????C.物体的形状
14.?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C???)。
A.马铃薯?????? ?B.清水??????? ?C.浓盐水
15.?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A???)。
??A.?相同体积的铜比水银轻?
B.相同体积的水银比铜轻??C.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一样重
16.把相同大小的木块和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C)。
???A.?大??????????B.?小????????C.?一样大
17.?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是1.2克,那么它在水中会(???A???)。
????A.沉?????????B.浮????????C.可停留在水的任何位置????
18.?下面能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是(???C???)。
????A.?量筒?????????????B.弹簧秤????????C.比重计
19.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科学家是(???A???)。
????A.阿基米德?????????B.伽利略????????C.?哥白尼
20.?把三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清水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B???)。
A.?1号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2号球、3号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3号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四、连一连
纸盒?????????????????????????????????????
气球
木块???????????????
沉入水底?????????????
石子
小刀?????????????????????????????????????
铅笔
橡皮???????????????
浮在水面?????????????
排球
泡沫?????????????????????????????????????
羽毛球
玻璃球???????????????????????????????????
铅球
五、问答题
1、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三块同样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把三块同样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仍然是浮在水面上的,相同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和重量无关。
????2、将一小袋密封的水加热后,放入冷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
????答:加热后的水袋在冷水中是上浮的,因为同体积的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轻,这是水的热胀冷缩造成的。
????3、天冷时,常常要多穿衣服,衣服能给我们提供热量吗?请解释其中原因。
答:多穿衣服不能给我们提供热量,只能起保温作用,减弱和外界的热传递。
4、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答:①各取一滴液体在铁片上加热,有白色痕迹的是浓盐水;②在两杯中各加一片马铃薯,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是浓盐水。
5、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
答: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上浮的原因: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
6、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7、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
答:能。把物体做成实心的物体,物体在水中是沉的;
把物体做成空心形状、船形或盒形,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8、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
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9、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课本P8)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物。
10、我们用什么方法保持船的平稳?(课本P9)
答:①在小船底部粘上一些橡皮泥;②将小船的底部做成斜锥体;③可以在小船的四周加上船沿,使小船的四周重量相等;④可以通过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保持船的平稳。
11、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课本P14)
答: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2、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把石块放入水中它就会下沉?(P16)
答:石块受到浮力大小与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石块放入水中下沉了,是因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本身的重量。
?13、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P14)
答: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就会上浮。
14、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P16)
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5、把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个沉,一个浮,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P19)
答:用同一个马铃薯做实验,此时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只与所浸入的液体有关。
马铃薯在清水的杯子里沉;在浓盐水(糖水)中浮。
1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P20)
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相反要上浮;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要下沉;相反要上浮。
?17、据说,船从大海进入江河时,船身要下沉些,而从江河进入大海时,船身要上浮些,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答:因为海水的浓度大于河水,轮船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会比河水中的大一些,所以船身在海水中要上浮些,在河水中会下沉些。
?18、我们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的感觉重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19、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质量有关。
六、实验题
1、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
研究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实验方法:
1)、先测出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2)、再测出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
实验结论:
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下沉物体排开的水量(下沉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大于下沉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就说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了)。
2、我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研究的问题: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需要的器材:石块、烧杯、弹簧测力计。
实验的步骤:①取一块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
②将石块沉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弹簧称测出石块在水中的重力。
实验结果:石块在水中的重力比在空气中的小,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作用。
3、(1)把两个质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体积相等的水槽中,在甲槽中的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的马铃薯是浮的,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我猜想:甲槽和乙槽里的液体不一样:甲槽里的可能是清水,乙槽里的可能是盐水或别的液体。
(2)有办法让乙槽的马铃薯沉下去吗?
我的办法是:加入足够多的清水。
4、把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有这样的数据:
大小不同塑料块受到的水的浮力记录表(1),计算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并填写在表格中。
?
小塑料块
中塑料块
大塑料块
自重
0.1N
0.3N
0.5N
拉力大小
0.3N
0.8N
1.3N
浮力大小
?0.2
N
?0.5
N
?0.8
N
排开的水量
5mL
11mL
17mL
(2)从上面的实验数据中,我知道了: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也就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推测把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4分)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克
1克
1.3克
0.8克
放入清水中
上浮
放入浓盐水中
上浮
放入食用油中
下沉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小瓶子在水中沉浮实验记录表
?
预测在水中沉浮情况
空瓶

往瓶里装三分之一沙子

往瓶里装二分之一沙子

往瓶里装满沙子

我的结论是:物体的体积不变,质量增加,沉浮可能会发生变化。
7、有两个外观一样的水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想出3种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第一种方法: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液体中的沉浮。上浮的是浓盐水,另一杯是清水。
第二种方法:各取相同体积的液体,放在天平上称,质量大的是浓盐水,质量小的是清水。
第三种方法:各取两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液滴变干后,在铁片上有白色物质的是浓盐水,另一种是清水。
8、通过塑料块和石块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情况。
我知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在水中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在水中下沉。
第二单元
?热
一、填空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2.?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3.?把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会浮起来。
??(?×?)4.?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6.?空气是一种热的良导体。
??(?×?)7.?两手相互摩擦不能产生热。
??(?×?)8.?锅用铁制成,锅柄用塑料或木头制成,因为铁、塑料、
木头都是热的良导体。
三、选择题
1.两只手相互摩擦就感觉会热起来,这说明(B????)。
????A.热是可以传递的???B.人通过运动可以产生热??????C.只有人体才能产生热
2.冬天穿棉衣比穿单衣暖和,这是因为(??B????)。
????A.棉衣产生的热量比单衣多????B.棉衣的保温能力比单衣好????C.棉衣是热的良导体
3.?相同体积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C????)。
A.?两者一样重?????B.?热水重?????C.?冷水重
4.?相同重量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相比较,(???B????)。
A.?两者体积一样大?????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
5.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
B
)
A.没什么区别???????B.体积变化更明显???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6.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冷水会上浮的原因是(??A???)。
A.冷水受热后体积变大???????B.冷水变热后重量减轻??
C.冷水受热后重量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7.?下列现象与空气热胀冷缩有关的是(???B??)
A.夏天,打开雪碧瓶的瓶盖,瓶口有气体冒出?
B.热气球升空?????????????C.?空气被压缩
8.?我们购买的饮料瓶里的饮料都不装满,这是因为(??C???)。
???A.商家为了减少生产成本?B.?为了美观???C.?防止饮料受热膨胀后饮料瓶破裂??
9.?在金属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C???)。
A、银和水银?????  B、铁和铝????????C、锑和铋
10.?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B????)
A?从物体较冷的一端传向较热的一端?????B?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C?没有固定的规律
11.?下列材料中,最适宜用来制作锅铲柄的是(???C???)
A?铜???????????B?不锈钢????????????C?塑料
12.?往大小、形状、颜色、厚薄相同的塑料杯、铁杯、陶瓷杯倒入相同温度的热水,5分钟后杯中水凉的最快的是(??B????)
A??塑料杯????????B?铁杯?????????????C??陶瓷杯
13.?铜条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铜条传到另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我们称为(???A???)
A??传导????B
对流?????C??辐射
14.?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B???)。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
15.从实验中我们发现水、空气、铜和钢等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实验中获得的证据,我们可以得出(??A???)的结论。
????A.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C.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连一连。
1、下面这些现象分别是用什么方式传热。
烧开水
热辐射
烤火
热传导
用热水袋取暖
热对流
2、下面这些材料的传热速度怎样?
塑料
铝勺????????????????????????????
传热快
铁锅????????????????????????????
传热慢
木棒
课本
钥匙
五、简答
1、你仔细观察过路面吗?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为什么呢?一条大马路做成平坦的一整条不是更好吗?
答:水泥路面在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受热体积(胀大
),就会向四面延伸,有了这些缝隙。留出了延伸的余地。冬天冰天雪地,温度很低,水泥路面又要(收缩??)。每一块水泥路面都(收缩),缝隙处被拉大。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会被自己的(热胀冷缩)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
所以水泥路面要做成一块块的。
?
2.?在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快?这是什么原因?
答:不锈钢杯中的热水会凉得快,因为不锈钢杯比塑料杯传热性能强。传热性能强的物体吸热快。
3、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人们利用了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请举两例。
答:1
温度计;2
热气球;3
铁轨之间留一定得缝隙;4
钢铁桥的钢铁架在滚轴上;5
冬天架电线要拉紧,夏天要拉松点……。
4、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答:因为打得太足,行使的时候轮胎与地面接触,地面被太阳直接暴晒温度过高,热传递就会使轮胎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最后导致爆炸。
5、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
答:冬天空气温度比夏天低,电线比夏天绷得紧些;由于热涨冷缩,夏天架设电线不应让电线绷的太紧!
6、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怎样使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些?说说你的设计方案,并说说你设计的理由。
答:双层中空,夹层里抽成真空,空心无毒塑胶盖。理由:真空不导热。用一个空易拉罐,把顶部剪去。再用泡沫塑料包上。因为泡沫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7、冬天里,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答:运动(如跑步)、晒太阳、烤火、加穿衣服、吃食物、取暖器取暖等。
运动可以使血液循环加快;取暖器、太阳等为我们带来热量;吃入的食物给我们提供能量;衣服能起到保温作用,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8、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
答: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但它能保温,可以阻止身体已有的热散发出去,还可以阴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9、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时,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还热吗?为什么?(P27)
答:晚上,当我们钻进被窝时,感觉被子是凉的。当早上醒来时,感觉被窝里是热的。晚上再去睡觉时,被窝就不再热了。
因为被子不能产生热,只能保温,所以刚进被窝时是凉的,时间长了就热了。
10、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我们有哪些方法?(P28)
答: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放在火炉上加热;放在热水中。?
11、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样解释呢?(P28)(P29)
答:装有热水的塑料袋会浮在水面上。原因是:水受热后的体积变大了,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所以会上浮。?
12、啤酒瓶或饮料瓶里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为什么?(P32)
答:瓶里的啤酒、饮料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膨胀时把瓶子胀裂。
13、中午妈妈盛好一满碗汤,可过了一会儿,大家没有开始吃,汤却少了一点儿,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由于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汤变冷后体积变小,所以感觉汤少了。
14、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P34)
答:空气的体积变化比水明显。
1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P35)
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运动加快了,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时,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16、怎样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P36)
答:①用一个铜球和一个铜球刚好能通过的铜环。
②用酒精灯加热铜球;
③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
④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
⑤铜球冷却后,又能通过铜环了。????????
(简记为:①准备;②加热;③试过;④冷却;⑤试过)
这个实验说明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的实验中要注意什么?(P36)
答:要注意:①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②禁止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
18、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说明了什么?(P39)
答:靠近酒精灯那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说明了热总是从物体的较热一端传向较冷一端。
?
19、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热是怎样传递的?(P40)
答: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给另一部分。
?
20、铜、铝、钢这三种材料的传热性能怎样排序?哪一种是最好的导体?(P44答:铜的传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钢。
?
21、日常生活用品中,为什么锅用铁或铝制作?而水杯、保温瓶却用塑料、玻璃制作?
答:锅用铁或铝制作是因为铁和铝是热的良导体,这样可以很快把饭煮好;水杯和保温瓶用塑料和玻璃制作是因为它们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便于保温和不烫手。
?
22、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用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得严严的?棉被、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答:因为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
棉被、羽绒服中有棉絮、羽毛,它们蓬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阻止身体的热量向外传出去,因此起到了保暖作用。
?
23、明明家买了一只木桶,为了耐用,爸爸将木桶拿到铁铺去请师傅用铁环箍木桶,方法是先把铁环加热后再箍在木桶上。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利用固体的热胀热缩,铁环加热后胀大,箍在木桶上,冷却后收缩,很结实耐用。
24、冬天里水管被冻裂是怎么回事呀?
答:这是因为水在4℃以下时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是水受冷体积膨胀把水管胀裂了。
25、用电茶壶烧开水,为什么水不能装得太满?
答:为了防止水加热后因体积膨胀而溢出来,所以水不能装得太满。
26、一火炉上有一茶壶,一个学生坐在火炉旁伸出手取暖,这里面的热传递方式有哪些?
答:热辐射至男孩子;???热传导至茶壶;???热对流至周围空气。
27、家里来了客人,我给客人倒了一杯热水,客人没喝,这杯水就慢慢凉了,直到与室温相同,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热量从热的水中跑到了房间的空气中。
28、P31的图为:同样的两个插有玻璃管的烧瓶分别放入冷热水中。
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29、?我们怎样能观察到热的传递方向?
答: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发现离酒精灯近的第一根火柴掉下来了,接着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都掉下来了。由此推测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
六、实验操作
1、
为了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有什么办法?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需要的材料:烧杯、热水、冷水、红水、胶塞、烧瓶、玻璃管、皮筋等。实验方法及步骤:
(1)、?用红水注满烧瓶,瓶口塞入带有玻璃管的胶塞,用皮筋标注玻璃管上红水的最高水位;
(2)、?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红水液面下降,用皮筋标注玻璃管红水最高水位;
???
(3)、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红水液面上升,用皮筋标注玻璃管红水最高水位。对三个皮筋的高度进行比较。
实验结论:
在热水中水位上升,在冷水中水位下降,证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三种材料,它们分别是铁板、塑料、木头。用手分别触摸它们,感觉很凉的是(铁板)。这是因为(铁板的导热性能好,它能很快地把手上的热量带走)。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一、填空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15、(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8、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9、摆的快慢与(摆幅)和(摆重)无关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二、判断
(??×)1、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2、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3、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4、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5、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6、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越多。 
(?√??)7、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8、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9、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10.?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三、选择题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C???)。
???A.白天慢,晚上快?????B.?玩游戏时快,做作业时慢????C.?一样快
2.( C? )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      B、水钟       C、摆钟
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是(???A???)。
A、日晷????????????B、浑天仪????????C、滴漏
?4.?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A???)。
????A.天???????????B.?年???????????C.?时辰
?5.?300毫升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后10毫升水先比较,(???A??)。
????A.前10毫升水滴得快????B.?前10毫升水滴得快????C.滴的速度一样快
6.?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B??)个时辰。
????A.?6???????????B.?12???????????C.??24
7.?单摆在摆动时会发生(???C???)现象
A?速度逐渐加快???????????B?方向逐渐偏转????????C?摆幅逐渐变小
8.?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A??)
A?水流速度????B?水流量????C?水质的处理
9.?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的是摆绳长短,( A?)
A?傅科?????B?牛顿????C?伽利略
10.?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A)无关的。
A?漏水孔的大小??B容器的颜色????C?滴漏中的水位
11.?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B?)。
A??日晷
?B?蜡烛??
??C?滴漏
12.?钟摆的快慢与(??B??)有关。
A??摆重????????B??摆长??????C??摆幅?
?五、简答题
1、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运作的?
答: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
),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相连。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摆锤在(最右边
)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摆锤摆到(最左边
)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动一齿,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转动。
???当摆锤又摆回(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又卡住齿轮。
2、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
答: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
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
3、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P57)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快慢、水位的高低等。
4、取两根长度分别为20厘米、30厘米粗细相同的木条做成两个摆,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P62)
答:不一样。短摆锤的摆摆动的速度快。
(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而且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5、利用木条、金属圆片,我们能做成下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吗?金属圆片的位置如何调整?(P63)
答:我们可以调整摆长和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来实现。
6、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吗?(P63)答:有影响。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7、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1、看太阳和影子?。?2、植物开花的时间(花钟)。??3、沙漏。??4、滴漏。
89、在制作“水钟”的实验中,你发现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答: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六、实验探究题
1、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长?)、(?摆幅??)、(?摆重)有关。
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
??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我的假设:摆绳长的摆,摆得快,摆绳短的摆,摆得慢。
?
实验的器材:重物,线,铁架台等
?
不变的条件:摆幅,摆重
?
改变的条件:摆绳的长短
?
实验的方法:
???????1)用实验器材做一个摆绳稍长的摆,测15秒,记下摆动的次数,测三次。
2)仍用刚才的摆,摆绳缩短,测15秒,记下摆动次数,共测三次。 
3)实验记录,并得结论。
实验结论: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而且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有关吗?
研究需要的材料:两个质量不同的摆、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铁架台。
研究的步骤:①将两个摆分别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绳子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观察并记下摆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我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3、我能设计一个一分种计时器。
①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剪开(一个取上半部,一个取下半部);
②将瓶盖上钻一小孔;
③将两个塑料瓶组装起来,标上刻度。(见课本56页)
4、日晷测时:
①在阳光下将日晷底板平放,按指南针指示的方向调整好方向,
②看底盘上的水平尺调整底盘的平衡,
③将日晷晷面与立柱的夹角按当地的纬度固定,
④观察晷针指示的时间点为几点几分,即为当时的时间。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一、填空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摆动
的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15、(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6、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7、(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8、(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20、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2、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3、(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三、选择:(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C??)。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B????)。
A、头顶正上方??????B、北极星??????????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B??)
A、南极??????B、赤道????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A???)移动。
A、由西向东????????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C???)。
A、月亮????B、北斗星????C、北极星?
6、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B???)。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B???)。
A、赤道????????????B、纬线??????????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C??)个时区。
A、12??????B、24??????C?、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B??)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B、?摆????????C、水流 
10、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B???)
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
1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C、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C???)。
A、春季????B、夏季??????C、冬季
13、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A???)。
????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
四、连一连
昼夜交替
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角度不变
极昼极夜
地球自转
绕地轴转
地轴倾斜
周期一年
太阳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
四季的形成
绕太阳转
周期23小时
自西向东
五、简答题:
1、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2、请根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研究,说明四季的成因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3、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相对运动的结果。因为地球围绕地轴由西向东自转,所以看起来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这一现象说明地球在由西向东自转。
4、关于“昼夜交替现象”,我的解释是: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它本身不发光,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那一半,形成白昼,而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形成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在公转吗?
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二、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6、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
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地区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的设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
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这种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7、北京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
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
8、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
(1)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
9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不断围绕着太阳公转,那么地球在运动中分别了哪些自然现象?
答:地球自转指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指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运动。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形成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