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课题:水什么样的二、教材分析: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一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习的欲望。第二个活动是找一找哪一杯是水,找到水并不难,但他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分析找到水的过程,启发学生用词语正确描述水的基本特性(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三、学情分析:认识物体的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第三个活动是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感知水没有固体的形状。第四个活动是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形象认识水的流动。后两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对水的特征的认识。四、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2、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3、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教学难点:学生能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信息搜集法七、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八、课型:新授课九、课时安排:1课时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学生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学生准备:红色水彩笔十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海洋、小溪、雨水、水滴2、组织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3、明确本课研究的问题:水到底是什么样的?(揭题板书)板书:水是什么样的(二)用感官观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4、出示四杯液体,让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5、带领学生一起用气泡图来总结水的基本特征。(三)将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观察水的形状的变化。6、出示三种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说说瓶子有什么不同。提出问题:如果把同样多的水倒入这些瓶子,水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7、教师演示:将染成红色的水依次倒入三个瓶子中。组织学生观察并画图。8、带领学生完善气泡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四)握一握水,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感知水的流动性特点。9、请学生在水龙头下面握一握水。10、组织学生在手背上滴水,观察水的流动。11、带领学生完善气泡图:水会从高处往低处流动。十二、课外作业:完成学生手册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水是什么样的内容十三、板书设计:十四、教学反思:由于课前准备得充分,所以学生上课时非常积极,动手欲望也特别强,求知欲也特别强。水作为平时常见物体,学生本身是很熟悉的,但作为科学上的知识很贫乏,所以在认识颜色时我用白色来让学生感受无色。在形状方面,我用各种不同容器盛装水,观察水的形状,从而得知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开动脑筋分享学习的乐趣,而获得新知识。这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学生在对水的描述时,因分析能力有限,很想表现,但语言描述仍然不科学,所以我以后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发言,学会耐心倾听每个学生的问题。会从高处往低处流动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气味透明的水没有颜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