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二战后美国的战略,最初是以中国为最重要的盟友,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东山再起。到了1948年底,转为扶植日本对付革命以后的中国。这一转变( ) A.促进了多极世界到来 B.增强了美国亚太影响 C.体现出殖民主义本性 D.带有鲜明的冷战色彩 2.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之间长达44年的“冷战”局面的开始与下列哪个美国总统有关(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4. 图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柏林战役 B.马歇尔计划 C.柏林危机 D.北约组织成立 5. 某中学九年级的张华同学,在他的一篇历史小论文中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作了以下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 B.20世纪70年代中期遭受到严重打击 C.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 D.20世纪90年代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6. 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7.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 A.日本 B.欧盟 C.英国 D.法国 8. 福利国家的本质是国家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用国家的力量来调节财富的分配。这其实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一种调整。这表明“福利国家”制度( ) A.使国家承担了社会救助的责任 B.涉及范围是社会低收入人群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9.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们改革共同的特点是(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的一年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欧洲结盟 D.中东战乱 11.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 ) A.第三世界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 B.欧共体与美国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已是发展的中心 D.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与冷战局面的结束 12. 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给非洲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1990年3月纳米比亚宣布独立,这标志着( ) A.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三角贸易”的结束 D.多极格局的形成 13. 标志着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是( ) ①印巴分治 ②纳米比亚独立 ③古巴革命的胜利 ④巴拿马人民斗争的胜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特点。造成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是( ) A.宗教冲突问题 B.领土归属问题 C.大国干涉问题 D.恐怖主义问题 15. 杨兵同学写了一封致巴以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有知识性错误的语句是( ) A.巴以冲突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 B.巴以冲突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之争 C.坚决反对法西斯侵略,维护中东和平 D.对耶路撒冷的争夺增加了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成的“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2007年其成员国增至27个。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共同体是在什么形式下出现的? (2)二战后西欧振兴的原因是什么? (3)欧盟成立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量更是达到3/4。1945—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经济调整,但债务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材料三 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微软、英特尔等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每个角落。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2)请你说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实现经济繁荣而实施的两项政策。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美国经济被称为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民流离失所。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材料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20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的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请回答: (4)说出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 (5)从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经济恢复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哪些经验?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尼赫鲁 材料二 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贸出口额从222.38亿美元增至317.97亿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国人在印度的投资不足一亿美元,1996年外国在印度的投资已达103.2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 ——金重远《20世纪的历史》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末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我们应当如何借鉴印度发展经济的做法? 材料三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在联合国演讲中的结束语 材料四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4)由材料三、四可以看出,两个领导人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 (5)上述材料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6)试述地区矛盾冲突给地区发展和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ACC 6-10DAADB 11-15DABBC 二、非选择题 16. (1)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战后西欧国家在经济上完全依靠美国的局面已经改变,它们为重振西欧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而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1967年,法、意等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2)原有的经济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干预经济生活的措施。 (3)欧盟成立后,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7. (1)繁荣——放缓——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等。 (3)“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4)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都战败了。“与人民为敌,必然失败”(或“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等)。 (5)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1)印度独立;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英国殖民统治出现危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迫同意印度的独立。 (2)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4)都渴望和平。 (5)中东地区稳定;位置重要;历史原因;资源、宗教、领土等问题。 (6)给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地区矛盾升级,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