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一个人的名字与一个时代相连,注定这个名字是伟大的。与蒸汽时代紧密相连的名字是( )
A.瓦特 B.达尔文
C.莱特兄弟 D.亨利·福特
2. 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是(  )
A.在电灯下学习   B.用电脑发邮件
C.坐火车去旅行 D.坐汽车去上班
3.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他曾仔细观看了纪念馆的一件重要展品——中国现存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下列关于该展品“原本”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C.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4. 第一国际纲领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下列属于把第一国际这一纲领首次付诸实践的是(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发表
5. .如果要给19世纪末的德国历史概括一个主题的话,最全面恰当的是(?? ? )
A.?结束分裂?????????????????????????B.?迅速崛起??????????????????????????????
C.?陷入战争???????????????????????????D.?和平统一
6. 下面内容主要用来研究( )
★第一,南北双方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与交通条件
★第二,南北生产技术与武器装备
★第三,联邦与邦联总统的能力与性格
★第四,南北主将的战略素养与指挥技巧
★第五,南北部队的士气与士兵军纪
★第六,南北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与社会心理
A.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B.决定美国内战胜负的因素
C.美国内战北方的力量强于南方
D.美国内战的影响
7. 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一、殖民时代………………………………2
二、独立风云………………………………10
三、宪法立国………………………………28
四、兄弟阋墙………………………………44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8. 彼得一世改革中,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是( )
A.创建新式常备军
B.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C.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9. 尼·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写道:“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国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讲自己的语言。”作者意在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
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大大增强了俄国实力
C.加强了沙皇专制权力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0. 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11. 佩里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下列相关说法最准确的是( )
A.“那次访问”是为了与日本结盟
B.“潜在的盟友”主要是指日本武士
C.“西方列强的秘密”特指军事技术
D.为“拯救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12. 18世纪末19世纪初,涉及地区广,卷入人口多,斗争时间长,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统治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3. “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令人震惊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造成“这种悲惨的境况”的原因是(  )
A.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B.英国的疯狂掠夺和剥削
C.葡萄牙的殖民压迫 D.印度资源的匮乏和落后
14. 如图是某中学校服上的标签,标签上“人造纤维”的发明者是( )
A.诺贝尔 B.海厄特
C.福特 D.夏尔多内
15. 下图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接受费尔马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唯心主义的黑格尔哲学加以改造。马克思……流亡英国,接触了各种工人活动家和社会主义者。他吸收了英国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史学研究成果……恩格斯对工业革命的历史和英国工人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了与马克思相似的结论。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建构基于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称自己的学说为“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推动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所示纲领性文件发表于哪一年?该文件是哪个组织的纲领?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它成立于哪一年?“公社”的结局如何?它的性质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法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1870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厂,创办了官营企业。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9世纪中后期促使俄国、日本和中国进行改革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日本的工业化有哪些特点?
(3)材料中日本的改革顺应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哪一潮流?请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指出材料一中A、B点对应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见下图。
(3)根据以上漫画,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改善问题的好建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ABA 6-10BBDBC 11-15DABDB
二、非选择题
16.(1)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深入实践和调查;团结合作。(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巴黎公社。1871年。失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7.(1)共同外部因素:工业文明的挑战和冲击。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是全方位的,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政府主导和推进;向西方学习;将国营企业转给私人资本家。
(3)潮流: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举例: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任一个史实即可)
18.(1)A点: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B点:名称:第二次工业革命。
(2)科技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3)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建议: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