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3.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各国代表再次聚首,齐心开创“一带一路”的美好未来。中国近代史时期,西方列强不请自来,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6. 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 要塞. 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右面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 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一只新孵化出的鸡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8.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 )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它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扶清灭洋” D.“和平”“发展” 11. 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总局设于上海,分局设于天津. 汉口. 福州. 广州. 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 新加坡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我国( ) A.军事工业发展到了海外 B.民用企业近代化 C.交通运输发展领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强道路 12. 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的口号,即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 A.鲁迅 B.蔡元培 C.陶行知 D.张謇 13. 梁启超说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只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下来史实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 )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 “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一材料说明戊戌变法的影响主要在( ) A.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B.倡导变法精神 C.发展资本主义 D.思想启蒙作用 15.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 )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③它的创立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 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一座园林?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哪位? (3)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材料二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 (3)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实业救国”道路的看法。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这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BAC 6-10CDBCA 11-15BDCDB 二. 非选择题 16.(1)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园林:圆明园。皇帝:咸丰帝。 (3)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7.(1)发展情况: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轨迹: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内受封建主义. 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前途,民族工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压制举步维艰,“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言之有理即可) 18. (1)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3)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民主与科学 (5)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