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作者称赞的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解放战争 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 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又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被称为“三大改造”,其中对农业的改造途径是( ) A.走集体化道路 B.供销合作社 C.一大二公 D.公私合营 6.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7. “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使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B.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使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8. 下列各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工程或科技成就的是( ) A.修建了兰新铁路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9.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 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10. 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出现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11.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深圳经济特区特殊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12. 1951年,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民族区域自治试行条例》(草案);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行;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正案。由此可见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C.我国各少数民族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 D.法制建设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推行 13. 下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 )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D.“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 1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下列事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外交发展 C.对外开放 D.祖国统一 15. 如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改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苏联解体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朝鲜半岛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2018年4月国防大学徐焰教授作客《凤凰军机处》时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65年了,但是我们今天看起来其意义仍然是非常巨大的,一是我们打出来一个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在这场战争前50年,八国联军纵横中国北方,上岸才2万人拿下北京长驱直入,50年后16国联军来了,还没到中国边境呢,就被中国军队打得抱头鼠窜,中国人真的是在世界上站起来了,而且打的是世界军事最强国,大涨军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中国人站起来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 (1)根据材料一,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取得了怎么的战果?抗美援朝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4)徐焰教授说出了这场战争的一点意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你总结一下这场战争都有哪些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的决议,实行土地改革是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促进农民联合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将进一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积极地做好准备。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农业生产承包制的实施,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最大难题,即吃饭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为非粮种植业腾出了空间,从而丰富了城乡农副产品供应。农村改革的成功,又推动了城市全面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萧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开展土地改革所公布的法令,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生产承包制的主要形式并评价农业生产承包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ADCA 6-10DBBCB 11-15BBDDA 二、非选择题 16.(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领导人的请求。 (2)战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精神品质: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的精神等。 (4)中国取得了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或为国内人民赢得了和平与安定。(答三点即可) 17.(1)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变化: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到集体所有制。 (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农村改革要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18.(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如: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