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二)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劳动的观念,承认奉献的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价值和价值观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懂得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增强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知道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
◆理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理解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四)议题设置
总议题:如何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
分议题: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3.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是什么?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六)教学过程
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2013年4月,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②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
——2014年4月,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并同他们座谈时强调
③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
——2015年6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强调
④“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⑤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2018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习语堂间——活动设计
总议题:如何实现和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部分: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分议题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材料1:
情境一:87岁的袁隆平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忙碌在田间地头。他说:“我的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从播种到收获,我只要有时间,都要到试验田里去看一看。每天看着它成长,心中无比欢喜。
情境二:袁隆平解决了上千万人的饥饿问题,用自己得来的奖金进行各种捐款活动,用真实感人的行动来回报和奉献社会。
学生活动:
探究1:结合情境一、情境二思考:袁隆平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教师总结1: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劳模精神
第二部分: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分议题2: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选择时应该如何做?
材料2:
情境三:在袁隆平成功的背后,还有就是同是农校毕业的妻子对袁隆平帮助很大。田间里,妻子与他一起寻找秧苗材料,而生活中,抚养孩子这些家事袁隆平很少有时间照顾。
情境四:袁隆平用得来的奖金设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他说:“没有祖国和人民,没有领导和同事,就没有自己的事业。”
学生活动:
探究2:结合情境三、四思考:袁隆平仅靠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
教师总结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2019年1月,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第三部分: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分议题3: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是什么?
材料3:
情境五:袁隆平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50年孜孜不倦,不屈不挠,不怕失败;因此,他战胜了饥饿的威胁。
情境六:袁隆平是杰出的无党派人士,始终坚持中共领导;他说,不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就丧失了做人的原则;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就边教边学,对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上千次的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袁隆平说,自己有信心活到100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长期坚持下田。
情境七:袁隆平说:我有点雄心壮志,要改造,看到农民这么苦,我们学农应该有这个义务,有这个任务要帮助发展农业,帮助农民如何提高产量,改善他们生活。”
探究3:结合情境五、六、七思考:袁隆平的成功,在主观上具备了什么条件?
教师总结3: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
要学而信,从渐悟走向顿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
——2019年7月,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负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
——2018年4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总结: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原因
如何做
根本途径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主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3、习语生声
——升华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2018年2月,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我们都在努力奔胞,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8年12月,习近平二0一九年新年贺词
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2018年3月,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奋斗是曲折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要始终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2018年2月,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4、资源链接
①视频:《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邵士庆(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电影:《雷锋》(1965)(来源:央视网)
③电影:《第一书记》(来源:央视网)
④视频:《百家讲坛特别节目:核心价值观讲坛》(来源:央视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