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一)课标要求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
学科素养
政治认同:能够面对情境问题,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科学精神: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法治意识:表达先进的国家治理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阐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三)
学习目标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了解形而上学认识方法的局限。
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四)
议题设置
总议题:为什么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子议题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是什么?
子议题
2:为什么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子议题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中应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
(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难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六)教学过程
1、习语诵读——导入新课
①“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看事物要全面,不能因为缺点而否定其优点,也不能因为优点而无视其缺点。在这种认识论的基础上,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他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习近平
2017
年“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②“秉刚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我们的事业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如果不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非重点和重点的关系,不分轻重缓急、不问青红皂白、不看是非曲直,就容易多端寡要、本末倒置、挂一漏万。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③“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过去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矛盾不存在了,但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其中很多是我们没有遇到、没有处理过的。如果守着对过去中国实际的认识不动,那就是“守株待兔”“刻舟求剑”了。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④“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机会需要创造,创新才有机会。中国与美国都富有创造力,在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上,尤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而创新。
——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
⑤“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即将到来的
2017
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发力。天上不会掉馅饼,
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2、习语堂间
——活动设计
总议题:为什么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子议题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是什么?
探究活动一:
比较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老子和郭象、韩非子和董仲舒、黑格尔和杜林言论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
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人物
言论
解释
表达思想
韩非子
古近异俗,新故异备
古与今的社会习俗是不同的,新与
旧的政治措施也是不同的。
董仲舒
道之大原出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
不变的。
人物
言论
解释
表达思想
黑格尔
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
力的根源
事物只因自身具有矛盾。才会运动。
杜林
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小组总结:
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任何事物的性质和状况都不受周围环境的制约。
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形而上学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的。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矛盾。
教师总结: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习语总结:
马克思主义坚持革命的辩证法,富于批判性、革命性和创造性,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一切事物看作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主张不但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在对待自身学说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同样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依据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这从根本上破除了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形式主义和无所作为,
因而要求人们转变思维习惯、突破思维定势,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特性,厘清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诸多范畴,反对一切违背唯物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并与之划清界限,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辩证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习近平
2010

3

1
日在中央党校
2010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子议题
2:为什么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探究活动
2:
探究问题:上述漫画对我们有什么哲学启示?
教师总结: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子议题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中应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
阅读书籍
观看视频
探究问题:请从书籍或者视频中寻找素材,说说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的?
教师总结:我们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规律。
习语总结: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坚决抵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种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又不要被针对具体情况、具体条件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束缚住手脚。正因为我们党采取这种科学态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
——习近平
2010

3

1
日在中央党校
2010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3、习语生声
——升华
①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亘古未有的崭新事业,在以往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不可能完全与这一崭新、伟大的社会实践吻合,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使自身得到发展并趋于完善。
——习近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经济学动态》1998
年第
7

②马克思主义认为,重点和全面是密切联系的,全面是有重点的全面,重点是全面中的重点。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兼顾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
——习近平
2004

7

29
日在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选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
月版
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规律、运用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
2008

3

1
日在中央党校
2008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习近平
2011

6

20
日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全国党建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党建研讨会上的讲话
4、资源链接
视频:《厉害了我的国》(节选)(爱奇艺)
https://www./v_19rrhugy23.htm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