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0)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怎样的?答: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①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②8:00—14:00气温逐渐升高,14:00以后气温逐渐降低。③湖北一天中,通常凌晨6:00气温最低,14:00气温最高。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大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8、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处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答: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风向有:①东风(风向符号为“”)、②西风(风向符号为“”)、③南风(风向符号为“”)、④北风(风向符号为“”)、⑤东南风(风向符号为“”)、⑥东北风(风向符号为“”)、⑦西南风(风向符号为“”)、⑧西北风(风向符号为“”)等。2、风力是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3、风力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项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4、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风向标”或“风旗”来观测风。风向标静止后,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向。风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5、风不仅有方向,还有速度,即风速。不同的风速对应不同的风力等级。气象部门常用风向风速仪观测风向和风速。其中,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来风方向即风向,根据风杯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6、仪器用途:7、自然界的风可能来自不同的方向,风力的大小也可能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现象和使用一些仪器来观测风。你是怎样观测风的?答:我用风向标观测风向: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向。也可以用风旗观测风向,还可以根据周围物体飘动的方向观测风向:物体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我用风速仪观测风力的大小,根据风杯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还可以根据风级歌观测风力。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怎样自制一个简易风向标?答:一、准备器材:一根粗长塑料吸管,硬纸板一张、一支橡皮头铅笔、一根大头针,小刀、、剪刀、502胶水、单面胶。二、制作步骤:①用小刀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2厘米的缝隙。②用剪刀在硬纸板上剪下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尾翼。③分别将箭头和尾翼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用502胶水和单面胶固定。④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人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3、观测云和雨1、什么是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平均分成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天空中的云是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而成的。云量的多少与天气有什么关系?答: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中、低云的云量为1~3时,称为晴;高云的云量为4~5时,称为少云;中、低云的云量为4~7,高云的云量为6~10时,称为多云;低云量在8以上称为阴。)3、什么是降雨量?答: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答: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漏斗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雨量的基本仪器。降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测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雨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就是降雨量。我们怎样来判断天气?答: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成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等不同等级。【一天之内24小时降水量,10毫米以下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毫米以上为大雨,50毫米以上为暴雨(豪雨),75毫米以上为大暴雨(大豪雨),200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雨、露、霜、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想一想,怎样测量降雪量?答:把雨量器收集到的雪融化成水后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就是降水量。13、科学制作:自制一个简易雨量器。答:1、准备器材:一个矿泉水瓶、一张纸条、剪刀、胶带、尺子、笔。2、制作过程:①用剪刀把矿泉水瓶的上部约三分之一处剪下作漏斗。②借助尺子用笔在纸条上以毫米为单位标上刻度,并把纸条竖直贴在矿泉水瓶身上,0刻度线对准瓶内底部。③将上部(漏斗)倒过来放入矿泉水瓶里。④向矿泉水瓶里加水到0刻度。3、这时,简易的雨量器就制作好了,可以把它放在空旷的草坪上测量降雨量了。4、气候和气象灾害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湖北省春夏秋冬气候特点:湖北省具有四季分明,春秋多变,夏冬长春秋短,降水充沛,梅雨明显,雨热同季,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的特点。春天是春暖花开;夏天则骄阳似火,下雨较多;秋天是秋风萧瑟;冬天则寒冷干燥,偶尔会下雪。南方的昆明,四季如春,冬天也很温暖,海鸥都会飞来过冬。东北的哈尔滨,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温度低到零下几十度,夏季短暂凉爽。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答: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观测到的各个气象要素值的综合状况。我们可以使用简易观测工具,对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雨量等天气情况进行观测,并记录、分析、预测阴、晴、雨、雪、风、雷电、霜露、雾霾等天气现象。而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的平均气象情况,是某一地区长年的天气特征。天气经常在发生着变化,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而气候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时间长,范围大。在自然界是有哪些气象灾害?它们在什么季节比较常见?答:寒潮、霜冻、暴雪灾害在冬季常见,雷电、大风、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水、高温灾害在夏天常见,雾霾、干旱、水涝春秋常见,等等。说一说你所住地区的气候特点?答:我住在谋道,这里四季分明,春秋多变,夏冬长春秋短,降水充沛,梅雨明显。这里春光明媚,秋高气爽;夏无酷暑,湿润多雨;冬天寒冷,偶有霜冻冰雪。面对雷电暴雨,我们应该怎样做?答:(1)、关注天气预报,雷电暴雨天气时不出门,尽量避免户外活动。(2)、及时收回室外物品,特别是阳台上的衣物等东西,提前关好门窗。(3)、关闭电器,最好切断电源,不在雷电暴雨时打电话玩手机,以防雷击。(4)、提醒大人做好防漏排涝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