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2)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人类由此步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2. 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回顾火车诞生的历史,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为火车的发明奠定了动力基础
B.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在美国
C.火车的发明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D.火车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3.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考问世界”方面的史实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4. 1991年,中国为纪念某个历史事件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有“1871-1991”、“一百二十周年”、“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据此推测该邮票旨在纪念(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宪章运动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
5.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
A.推行农奴制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领导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
D.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 “内战之后,美国成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
A.消除了种族歧视
B.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7. 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8.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俄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经过调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
C.俄国的对外扩张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D.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9. 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一项措施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10. 1873年时,日本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治维新( )
A.促使社会全盘西化
B.促进工业迅速近代化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11. “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来源:Z
12.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地的滂沱大雨。”关于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封建王公是起义军的领导者
B.根源于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C.沉重打击了西班牙殖民者
D.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英雄——章西女王
13.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机械运动转为热能??????????????????????????????????????????????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4. 世界博览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启迪。下列主题,最适合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的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科学、文明和人性”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D.“环境、资源与人口”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化,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工业化带来的发展成果
B.科技没有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某校八年级(1)班组织关于“英国政治经济文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第一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政治文明】
第一组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典故:“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1)写出英国“光荣革命”后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
材料二 文献:英国革命的最大成就,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体……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的“全新的政体”是指哪一政治体制?
【第二组探究的主题——英国的工业文明】
第二组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表
(3)观察材料一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在此期间,英国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写出这种新型交通运输工具的名称及发明者。
材料二 如图
(4)根据材料二图片,分析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 国家行政的革新……他把俄国秩序仿照欧洲制度来加以改造。经济性的改革……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施行了人头税,强迫一些男性农民,不分老幼,都必须缴纳,又开办了许多呢绒织造厂和其他纺织厂。……彼得为保证商人得到足够的劳动者,把整个农村的农民都划给工厂了……教育……彼得极注重教育,甚至强制施行。派遣贵族子弟到国外去学习造船和外国语,并开办了一些学校。
——雪达科夫《苏联通史简编》
(1)材料一中包含了彼得一世改革哪些方面的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材料二 随着克里米亚(注:克里木)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连成一片,采用有效的、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那些实际上为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3)材料二认为这场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材料三 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市价计算仅值5亿卢布,但到1910年为止,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评价两次改革】
(5)两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5年和18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贸易额情况表
材料二 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针对部分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
——摘编于《新华网》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或方针,说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平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ADC 6-10DDDBD 11-15BCACA
二、非选择题
16. (1)《权利法案》。
(2)君主立宪制。
(3)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火车;斯蒂芬森。
(4)环境污染、交通拥堵。
17. (1)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原因:克里木战争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农奴反抗斗争高涨;部分贵族希望废除农奴制。
(3)理由: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
(5)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
18. (1)地位: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或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远离主战场并大发战争财;或欧洲老牌强国的衰落
(3)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确定了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0年代我国确定了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推行不结盟政策(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或推行新型的区域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