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坐落在淮安的关忠节公祠是为了纪念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关天培而修建的。他当时率军抵抗的是( ) A.荷兰殖民者 B.英国侵略者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2. 下图为南京下关静海寺内的警示钟,警示钟钟体高1.842米,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该钟警示的历史事件是( ) A.清军入关 B.荷兰侵占台湾 C.签订《南京条约》 D.虎门销烟 3. 下列事件中被认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的是( ) A.英国侵略军炮轰广州 B.“马神甫事件” C.“亚罗号事件” D.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4.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 ) ①扩大了西方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范围 ②便利了资本输出 ③便利了西方侵略者倾销其商品 ④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和西征 D.颁行《资政新篇》 6. 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舰撞击敌舰而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 A.李鸿章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左宗棠 7. 1895年4月,中方代表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谈判,日方仍没有丝毫的让步,中方代表站在无边的黑夜中,不禁叹道:“千古骂名,岂能得脱。”这位“中方代表”是( ) A.林则徐 B.曾纪泽 C.左宗棠 D.李鸿章 8.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义和团运动席卷了全国 B.是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C.清政府曾承认其为合法团体 D.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 9.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一描述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人民反抗的威胁 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 D.资产阶级的斗争 11. 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除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外还( ) ①开办民用工业 ②筹建海军 ③兴办新式学堂 ④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2. 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最受人们尊敬和羡慕,工商业则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了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 ( ) A. 张謇 B. 李鸿章 C. 陈启沅 D. 方举赞 13.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14.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了以下建议,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 ) A.“拒和争民族志气” B.“迁都是天下之本”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15. 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1859年夏,英国和法国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各率一支舰队到大沽口……清军爱国官兵奋勇还击,重创英法舰队……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至英国和法国。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 (3)在这次战争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却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它是哪个国家?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材料二 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1)材料一是闻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台湾》,诗中“酷炎的夏日”指哪国侵略者?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是近代哪次侵略战争? (2)在这场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地点位于图中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日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 (4)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在通商口岸获得了什么权益?你认为这一权益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除材料一、三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怎样看待洋务派的“求富”之路? (5)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ACD 6-10BDADD 11-15CACCC 二、非选择题 16.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3)沙俄 17. (1)诗中“酷炎的夏日”是指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战争。 (2)威海卫 (3)《马关条约》。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鸿章,日方代表是伊藤博文。 (4)权益: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等。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呈现空前严重的态势。 18. (1)洋务派 奕?、张之洞、左宗棠 (2)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3)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41)开平煤矿。通过创办民用工业就说“富强之基,从此开始”,这有点言过其实。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它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应该肯定的。 (5)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