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龙井市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高一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董加峰
第一题: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在程序框图中“□”表示( )
A. 输入框 B. 处理框 C. 终端框 D. 判断框
2. 当x的值为5时,PRINT “x=” ; x 在屏幕上输出的结果是( )
A. 5=5 B. 5 C. 5=x D. x=5
3. 下列二进制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4. 从1203个产品中选12个进行检验,先随机的剔除了3个个体,在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12个个体,则某个产品被抽中的概率( )
A. B. C. D.
5. 一个容量是32的样本,已知某组的频率0.125. 则该组的频数是( )
A. 2 B. 4 C. 6 D. 8
6. 程序:M=1 M=M+1 M=M+2 PRINT M END M的最后输出值为( )
A.4 B.3 C.2 D.17. 某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 )
A.4 B.5 C.6 D.7
8. 程序框图如图下(左)所示若其输出结果是127,则判断框中的条件是( ).
A. B. C. D.
9. 程序框图如图上(右)所示,其输出结果是( )
A.12 B.20 C.30 D.4210.为了在运行下面的程序之后得到输出16,键盘输入x应该是( )
INPUT x
IF x<0 THEN
y=(x+1) (x+1)
ELSE
y=(x-1)(x-1)
END IF
PRINT y
END
A、 3或-3 B、 -5 C、5或-3 D、 5或-5
第二题: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4分,共计28分)
11. 756和1596的最大公约数是
12. 某单位有职工120人,男职工90人,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样本中有27名男职工,则样本容量是
13. 一组数据 -1,0,4,x,6,15平均数是5,那么中位数是
14.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4,则数据,…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15. 现有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众数是
中位数是
答 题 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题: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二题:填空题
11. 12. 13.
14. , 15 ,
第三题:解答题(共4小题,共计32分)
15.(8分)把转化为八进制数
16.(8分)甲乙两支球队,统计两队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cm)
甲:194,187,199,207,203,205,209,199,183,215,219,206,201,208
乙:179,192,218,223,187,194,205,207,185,197,199,209,214,189
(1)用茎叶图表示两队队员的身高
(2)根据茎叶图比较两队队员的身高情况
17.(10分)某班50名同学参加数学测试,成绩分布及频数如下,:
[40,50﹞, 2 [50,60﹞, 3 [60,70﹞, 10
[70,80﹞,15 [80,90﹞, 12 [90,100] , 8
(1)列出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若80分以上为优秀,求出优秀率
18. (6分).给出施化肥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数据:
施化肥量x 15 20 25 30 35 40 45
水稻产量y 330 345 365 405 445 450 455
参考数据:
参考公式: ,
(1)若已知x,y线性相关,求出回归直线
(2)预测化肥量100时的水稻产量
开始
输出
结束


开始
S=0,T=0,n=0
T>S?
S=S+5
n=n+2
T=T+n
输出T
结束

否高一历史三月试卷
命题人:刘秉兰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分,共50分。)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的原因
A.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B.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C.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D.土地兼并的剧烈化
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地位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稳定
5.2006年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在香港举行,有一只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拍出。你认为这只碗最有可能是哪个朝代的
A.宋 B. 元 C.明 D.清
6.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7.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8.“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9.“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
A.白银大量使用 B.榷场贸易繁盛
C.工商业繁荣 D.交子的使用
10.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11.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2.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反映了陈亮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13.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
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14.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15.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列强的侵华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出现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 天朝上邦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 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C. 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清 D. 中国国力强盛
17.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 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18.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地方
19.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0.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2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B.蒸汽机的发明
C.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2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23.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着人类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的是
A.改良蒸汽机 B.内燃机 C.远洋轮船 D.汽车、飞机
2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4分,28题19分,共50分)
26题.阅读下列材料:(17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5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27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
28题.(19分)
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6分)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1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6分)
2011~2012学年度(下)
高一历史三月月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4分 ,28题19分,共50分。)
26题(17分)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5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27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
28题(19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6分)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1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6分)
命题人:刘秉兰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4分、28题19分,共计50分)高一政治试题
命题人:郭健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这表明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阶级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社会性
2.在不同的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是不同的,因此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国家,或者 说不同的国体。这说明国家性质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
C.国家宪法 D.社会各阶级的性质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 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③人民当家作主是指每位中国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11 年 3 月 9 日至 10 日,中国与瑞士第 6 次人权对话在瑞士伯尔尼举行,双方就刑 事司法、少数人权利和宗教信仰自由、国际人权领域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有(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人权就是人的生存权 ③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从专政职能的角度,其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 ③尊重和保障 人权 ④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享有(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 C.监督权 D.民主决策权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 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宪法这一规定说明( )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权利 ②我国选举权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但不意味着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 ③民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1 年 3 月 11 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最高法院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 犯罪,审结此类案件 27751 件,判处罪犯 28652 人,同比分别上升 7.10%和 9.25%。这表明 ( )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B.国家依法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D.公民要懂得珍惜手中的权利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 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业主等社会阶层。这些社会成员是( )
A.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B.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领导力量 D.我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10.网络议政,是 2011 年两会的热词。在两会之前,温家宝总理于 2 月 27 日下午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据报道,访谈刚开始,网民仅通过新华网发展论坛发出的帖子就已超过10 万条。这表明( )
A.网络议政是最受公民喜爱的民主形式
B.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
C.我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完善的形式
D.公民越来越重视我国民主发展的进程
11.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实践可以( )
①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④使自己不犯政治性的错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开始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国人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3.2011 年“两会”期间,一些门户网站在“两会”专题中开设“网上议政厅”、“网上提案室”、“假如你是两会代表”等栏目。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发表参政议政的体会,公布自己的提案,广泛征集网友的意见。上述材料中的做法( )
①体现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增加了政治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加强国家的政治管理 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11 年 1 月,中共广东省委对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议指出,要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有序政治参与和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在于( )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参与政治生活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 ④参与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近年来,我国基层民主获得较快发展,某市政府就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召开民主恳谈会,征求群众意见。这是公民通过________参与民主决策。( )
A.信访举报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D.专家咨询制度
16.W 市有一家知名的民间网站,该市市民在这里进行网络问政,市政府在这里听到了平常很难听到的、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网民热论国事,这表明( )
①网络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 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应认真对待和采纳网民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③网络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 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④ 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价格听证会制度实施以来,为我国公共行政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社会各方面的议论增多也表明,这一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完善听证会制度有利于( )
①公众行使决策权 ②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③扩大公民的权利 ④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不得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这是保护公民依法行使( )
A.民主监督的权利 B.民主决策的权利 C.民主选举的权利 D.民主管理的权利
19.公示制是拟任人选在经过组织考察并确定了拟任职务之后,再向社会公布;而预告制是考察对象在组织考察之前,就向社会公布,并且将考察的各个进程都提前预告,公之于众,以便征求群众意见。任前公示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
①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②确保组织人事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③在 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用人失误 ④从机制上保证选用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⑤公民行使对干部的任免权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这表明
A.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B.经济地位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C.统治阶级的性质与国家的性质是一致的 
D.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1. 十七大报告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下列组织 中,属于基层自治组织的是( )
A.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 B.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C.妇女代表大会和妇联 D.乡政府和镇政府
22.我国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工 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妇女、归国华侨等都有适当的比例,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 有一名代表。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
A.广泛性 B.真实性 C.绝对性 D.渐进性
23.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人权的首要内容是( )
A.知情权与监督权 B.平等权与自由权
C.生存权与发展权 D.表达权与参政权
24.某小区有些居民晚上经常一起打牌娱乐,影响了一张姓居民的 正常休息并引发争执。居民委员会就此召开居民会议,通过表决,会议作出了这些居民可以 继续以原方式娱乐的决定。该决定( )
A.错误,因为它没有吸纳张姓居民的意见
B.正确,因为它是居民会议民主决策的结果
C.错误,因为张姓居民的休息权受法律保护
D.正确,因为居民的娱乐要求受法律保护
25、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2010年6月19日,江苏省某市300多名市人大代表分成24个活动小组,分赴全市各县(区),通过个别走访、约请座谈、实地视察等方式,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体现的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是
A.信访举报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C.民主评议会 D.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27、部门一把手公开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监督,这样做
A.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体现了党和国家把民主监督作为工作的中心
D.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28、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l: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
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
①制度保障 ②法律保障 ③物质保障 ④政治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某村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参加投票。而在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多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村民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
村民对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1—2012学年度(下)
高一政治3月份考试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 非选择题(三道大题,共40分)
31.2012年 3 月 5 日,近 3 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汇聚 首都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由 35 个选举单位选出,代表结构 进一步优化。省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干部代表比上届减少了 1/3,来自一线的工人代表比上 届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比上届增加了 70%以上。 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知识?(12分)
32.材料 1:胡锦涛主席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的讲话。他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影响,既是环境 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 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 务,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
材料 2: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 气候问题, 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 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以减少碳排放的低碳生活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现在 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的原则。(8分)
33、 “长株潭绿心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多轮次征集国内规划、生态、环保、交通 等方面高层次专家及省直部门的意见,从 2011 年 3 月 1 日开始,又在网上进行公示,广泛 听取社会公众意见,最终形成了“绿心规划”听证稿。 2011 年 3 月 29 日的听证会上,来自高校、环保等部门的听证代表,对绿心规划提出完 善修改意见和建议。听证会后,省发改委、省长株潭两型办等相关部门将对这些意见建议进 行归纳整理,并对“长株潭绿心规划”进行再次修改。
(1)政府的重大决策征求市民意见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 (8分)
(2)市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意义何在?(12分)
高一政治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ACA 6-10ADCBB 11-15DAADB 16-20CBABC 21-25BACCD26-30DBAAB
二、简答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孙薇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50分)
1.同周期元素其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核外电子数
2.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0族 B.第四周期第ⅠA族
C.第三周期第ⅠA族 D.第三周期第ⅦA族
3.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4.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A.13Al B.13Al C.13C D.13C
5.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A.Na+ B.Na    C.Cl D.Cl-
6.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与 B.T2O与H2O
C.与 D.金刚石与石墨
7.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
8.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9.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OH-、H2O、F-    B.NH3、NH、NH
C.H3O+、NH、NH    D.HCl、F2、H2S
10.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11.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HCl D.非金属性:F>O>S
12.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
13.铊是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铊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与铝是同族元素,
元素符号是Tl,以下对铊的性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能生成+3价离子化合物
C.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Tl3+的氧化能力比Al3+弱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上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6.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族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18.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
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A.1    B.3   C.5     D.6
19.aXn-和bYm+为两主族元素的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    B.a+n=b-m
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m    D.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
20.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
X
W Y R
Z
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H2O的沸点高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21.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
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A、B、C、D、E   B.E、C、D、B、A
C.B、A、D、C、E   D.C、D、A、B、E
22.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Cs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它们都是热和
电的良导体;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且都比水轻;⑤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也依次增强;
A.①③ B.②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23.下列物质的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A.Na2O2 B.NaOH C.H2O2 D.H2S
2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25.已知氢化钠(NaH)属于离子化合物,NaH和水反应放出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H 和水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B. NaH 是一种强氧化剂
C. NaH 中的氢离子可以被还原成氢气
D. NaH的氢离子与锂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共25分)
26.(1分)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数的 1/6,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
27.(6分)在35 17Cl中含有 个电子, 个中子,氯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第 族。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是一种 酸。
28.(6分)现有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之和为20,X、Y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Z是同主族相邻元素。写出
它们的元素符号:X 、Y 、Z 。
29.(8分)有下列物质:(填序号)
①Cl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2 ⑥MgF2 ⑦NH4Cl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0.(4分)氧化还原反应中除了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外,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
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在一定条件下,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I-+6H+=R-+3I2+3H2O(R为主族元素)则:
1)中R的化合价为 价,n值为 。
2)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在周期表的 族。
三.推断题(本题1个小题,共18分)
31.(18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⑤ ⑥
3 ① ③ ④ ⑦ ⑨
4 ② ⑧
请回答:
1)这九种元素分别是① (填元素符号,下同)、② 、③ 、④ 、⑤ 、
⑥ 、⑦ 、⑧ 、⑨ ,其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
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①、②、③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填元素符号)。
4)⑥元素的氢化物是 (填化学式),该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所得溶液的pH (填“<”、“>”或“=”)7。
5)⑧元素与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高温下灼烧该化合物时,
火焰呈 色。
四.实验题(本题1个小题,共7分)
32.(7分)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
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 。
2)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3)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 ,
改进的办法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学年3月月考化学试卷答题卡
命题人:孙薇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 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题5个小题,共25分)
26.(1分)
27.(6分) , , , 。 , 。
28.(6分) X 、Y 、Z 。
29.(8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30.(4分)
1) , 。
2) , 。
三.推断题(本题1个小题,共18分)
31.(18分)
1)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⑦ 、⑧ 、⑨ ,是 。
2) 。
3) 。
4) , , 。
5) , 。
四.实验题(本题1个小题,共7分)
32.(7分)
1) 、 。
2) 。
3) ,
。高一物理三月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该质点( )
A.速度一定不断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改变
B.速度一定不断改变,加速度可能不变
C.速度可能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改变
D.速度可能不变,加速度也可能不变
2.降落伞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
A.下落的时间越短 B.下落的时间越长
C.落地时速度越大 D.落地时速度越小
3.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下面四个图能正确的表示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f的是( )
4.小球在光滑的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小球可以分别在半径为r1、r2的Ⅰ、Ⅱ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小球在Ⅰ、Ⅱ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相等
C.小球在Ⅰ、Ⅱ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大小相等
D.小球在Ⅰ、Ⅱ水平面上所受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一定做直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的是恒力
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的是变力
6.如右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
A.周期相同 B.线速度大小相
C.角速度大小相同 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7.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 )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即时速度大小为v0
C.运动的时间为2v0/g D.运动的位移为2v02/g
8、物体在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外力F1,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必沿着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必沿着F1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9、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B.当初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当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一定做圆周运动
10.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B,用长为L=0.8 m的细绳悬于以v=4 m/s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此时悬线的拉力之比FA∶FB为(g取10 m/s2)
A.3∶1 B.2∶1
C.1∶1 D.4∶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1.如图为一压路机的示意图,其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A、B分别为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点.在压路机前进时,A、B两点相对各自轴心的线速度之比vA∶vB = ;A、B两点相对各自轴心的角速度之比ωA∶ωB= A、B两点相对各自轴心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A∶aB=
1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处以初速度水平抛出,它落地时的速度为,那么它运动的时间为
13.一个4Kg的物体在半径为4m的圆周上以4m/s的速度运动,向心加速度a= ,所需的向心力F= 。
14.质量相等的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通过半径皆为R凸形桥的顶部与凹形桥的底部时,两桥面各受的压力之比为
1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的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
16.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m/s2).
17.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以抛出点为原点,竖直方向为y轴描绘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取g=10m/s2)。他在轨迹上取M1、M2、M3三个点进行研究,其中M2点坐标为(40,20)。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小球从M1 到M2的时间t1与M2到M3的时间t2的关系t1 t2(填“=”“<”或“>”);
(2)小球做平抛物体的初速度v0= m/s;
(3)小球到达M3点的速度大小为 m/s;
四、计算题(共19分)
18.(9分)从某高楼顶用3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50m/s,求楼的高度.(g=10m/s2).
19.(10分)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1)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所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2)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20、如图,行车的钢丝长L=3m,下面吊着质量为的货物,以速度匀速行驶的行车突然刹车,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多少?.(g=10m/s2).
高一物理三月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1、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
13、______,______
14、______
15、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15分)
16、______,______
17、(1)______
(2)______
(3)______
四、计算题(共29分)
18.(9分)从某高楼顶用30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50m/s,求楼的高度.(g=10m/s2).
19.(10分)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OO′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
(1)当筒不转动时,物块静止在筒壁A点所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
(2)当物块在A点随筒做匀速转动,且其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20、(10分)如图,行车的钢丝长L=3m,下面吊着质量为的货物,以速度匀速行驶的行车突然刹车,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多少?.(g=10m/s2).


x(cm)
y(cm)
20
60
O
40
20
40
60
·
·
·
(40,20)
M1
M2
M3高一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王淑斌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卷
一、基础知识 (18分,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chǔ) 霜鬓(bìn) 惘然(wǎnɡ) 迁谪(zhé)
B.潦倒(liáo) 琴弦(xuán) 石栈(jiàn) 钿头(diàn)
C.猿猱(róu) 崔嵬(wéi) 吮血(shǔn) 贾人(ɡǔ)
D.锦瑟(sè) 猿啸(xiào) 咨嗟(jiē) 裂帛(b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谬种 尘芥 训熟 百无聊赖
B.搭讪 蹙缩 炮烙 见风使舵
C.唾弃 草窠 歆享 揣揣不安
D.牲醴 寒喧 倔强 踌躇满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是到别家去玩了;各处去一问, 没有。
②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开了;女人们却不独 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③这个声音是没法表达出来的,或许这就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他的手,钉进木头时 发出的声音吧。
A.果然 宽恕 不由自主 B.竟然 宽恕 不由自主
C.竟然 饶恕 情不自禁 D.果然 饶恕 情不自禁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B.在1:2落后的情况下,山东鲁能队的主力前锋韩鹏不负众望,利用身高优势头球攻破对方球门。
C.直到指手画脚的将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参赛歌手的水平参差不齐,引发了全国观众的热烈讨论。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孤寂而又迷惘的心境及对过去的追忆。
7.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B.主人下马客在船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秦时明月汉时关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9.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林黛玉 贾惜春 妙 玉 史湘云
B、王熙凤 妙 玉 贾惜春 史湘云
C、林黛玉 妙 玉 贾迎春 李 纨
D、薛宝钗 贾迎春 妙 玉 史湘云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语日“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 管晏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鲍叔遂进管仲 进:保举,推荐
B.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C.鲍叔不以我为贪 以……为:认为
D.管仲因而信之 信:相信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项是(2分) ( )
①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②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③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④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⑤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⑥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B.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C.在柯地会盟中,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
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鲍叔终善遇之。(2分)
译文: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3分)
译文
(3)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4分)
译文:
第二卷
三、(共10分)
14.填空(6分)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4)画图省识春风面, 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日六军同驻马, 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15.诗歌鉴赏(4分)
   春日即事 (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⑴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⑵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四、课外阅读(11分)
面 子
孙智慧
㈠可怜天下父母心!城里的教学质量好,发了财的张生就打算把儿子送到城里读书。不久前,他的一个叔伯姐姐捎信来,说城里有套住房空着,让他先给看着,出租费好商量。张生高兴坏了,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更何况,平日里都是他有事求这个姐姐,现在这个姐姐居然也求到自己的头上了,总算把丢的面子拾回来了。
㈡他姐姐的住房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二楼,100多平方米。张生搬进来后,每天除了做些小生意就是接儿子上下学。
㈢时间一长,等他了解了居住的环境后,却生出一种自卑感。原来这是一个“干部楼”,住的都是干部,官衔倒是都不大,净是一些厂里的科长、局里的主任之类的。和他这个平民百姓一比,把他从他姐姐那儿拾起来的面子重又给弄得荡然无存,这明显是低人一等嘛。张生看到别人的笑脸就感到了尴尬,感到了无比的羞愧。
㈣这天,他接儿子放学回家,走到胡同口走不动了,胡同口围满了人,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张生驮着儿子挤进里边看热闹,仔细一听,明白了。他楼上的一个邻居正和两名警察争论不休,警察要看他的驾驶证,那位邻居死活不让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办理。眼下,市里正在创“三优”,对交通秩序检查得紧。围观的人越聚越多,那邻居更抹不开面子了,和两名警察吵得脸红脖子粗。这时,张生的儿子跟张生要手机,说我给我同学打个电话。他儿子“滴滴”地按了一通,喂,杨志的爸爸吗 我找杨志。啊,杨志,没走远,好啊,我这儿出了点麻烦,能不能让你爸爸过来一趟。没多大工夫,一辆小面包车驶来,车身上写着“公安”俩字。从车上下来那个叫杨志的同学,来到张生的儿子面前,毕恭毕敬地问:班长,啥事 张生的儿子指了指那邻居,说我叔叔遇上了麻烦,想让你爸爸帮帮忙。那小子的爸爸径直走到那两名警察面前,低声耳语几句,两名警察放了行。一旁的张生看得呆了,行啊,臭小子,你也会来这一套了,不过,也给我长了面子。儿子不屑地撇撇嘴:我同学的爸爸是个大队长,我们班找他办事的多着呢。
㈤这下,张生住的楼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想到楼里还住着个神通广大的人哩。再有人看着张生笑,张生就不再感到尴尬了,他看出大家都带着一种羡慕的表情。儿子能在班上当班长,他爹能差到哪儿去 这么个小芝麻官竟然也能办到大人都办不了的事呢!张生更得意了,他不失时机地宣传他儿子,大家也都把他当成了个人物,张生感到和邻里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㈥这天,他又去学校门口接儿子。刚要扭身离去,又看见两名警察拦住一个骑摩托的人。张生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儿子在旁边,那位同学肯定还没走远,一个电话打过去,问题就解决了。他拉着儿子往跟前凑。走到近前,他儿子倏地像骡子受惊了似的向他身后撤。干什么,你给老爸露脸的时候到了。张生呵斥儿子。他儿子却使了吃奶的劲把他拽到一边,说,那是我老师,我都听到她给我的那位同学他爸打电话了,谁稀罕咱帮忙 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嘟囔着:怪不得我看着有些面熟呢!
(选自《北文学》,有删节)
16.张生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17.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正打瞌睡,扔过来一个枕头。
答:
(2)张生觉得这人很面熟,就起了见义勇为之心。
答:
18.文章第四段,作者是怎样通过场面描写来烘托张生的儿子这个人物形象的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分)
答:
19.文章最后写“张生的脸一下子红了,继而有些怏怏不乐”,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
六、语言应用(6分)
2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2分)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学科性质上看,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从研究方法上看,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关键词:
21.今天是某校学生李小飞的父母结婚20周年的纪念日,她要通过电台为父母点播一首歌曲以表祝福。(4分)
(1)她拨通了电台的热线电话,礼貌而简洁地对主持人说:
(2)主持人答应了她的要求,随即李小飞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神秘而深情地对妈妈说:
七、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一语文3月月考测试
龙井三中2011—2012年下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王淑斌
班级: 姓名: 学号: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鲍叔终善遇之。(2分)

文: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3分)
译文:
(3)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4分)
译文:
14.填空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枯松倒挂倚绝壁。
(2)别有幽愁暗恨生, 。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4)画图省识春风面, 。
(5)此日六军同驻马, 。
(6) ,望帝春心托杜鹃。
15.(1)
(2)
16.
17.(1)
(2)
18.
19.
20. 、 、 、
21.(1)
(2)
答案
13、(2分)(1)鲍叔始终对他很好。(得分点:“遇”)
(2)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能够了解人(识别人才)。(得分点;“多”“而”“知人”)
(3)百姓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百姓所不赞成的,就将它除去。(得分点:“俗” “因”“去”)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了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
23.张生在老师直接给儿子的同学的父亲打电话的情况下,又一次感到失去了面子,丢了面子,心情顿时不乐,喜怒哀乐全被面子左右了。作者以此给张生这些一生就为所谓的面子活的人以辛辣的讽刺:死要面子,最终还是会失去面子。从而突出了主旨。
24.(4分)生态美学 和谐 美学 体验 (每空1分)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卷
命题人:董志东 分值: 100分 时间:90分钟
窗体顶端
一 单选题 (本题共30小题,共计60分)
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9年10月12日 D. 2000年10月12日
读图,回答1-2题。
2.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 .丙    D.丁
3.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全球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决定因素是 ( )
A.人口的自然增长  B. 人口的机械增长   C. 全球社会发展  D. 环境
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6.人口合理容量( )
A.通常小于环境承载力     B.等同于人口容量
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      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7.我国“黑河—腾冲”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6.3%。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8.一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都因老龄化吸收移民     B.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
C. 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D.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9.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影响因素要是: ( )
A.南方经济发达     B.南方资源发达|
C.南方生活方便     D.南方气候条件好
10.对人口迁移经常、主要起作用的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文化教育状况  
C.交通条件   D.家庭和婚姻
11.人口迁移往往对环境造成 (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消除环境问题    
D.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压力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 )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南部输送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3.目前在一些西方大城市,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的原因主要有 ( )
①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②市区环境优雅,但供水困难
③高速公路、地铁的迅速发展 ④农产品满足不了城市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 ( )
(1)移民支边 (2)战争 (3)国家政策 (4)自然灾害
A.(1)(2)    B.(1)(2)(3)   
C.(2)(3)    D.(1)(2)(4)
15.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的非自发性迁移
B.国际人口迁移为主
C.户籍制度的改革
D.城市就业机会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巨大的收入差距
16.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17.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9.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读“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21—22题
20.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21.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22.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兴建大酒店
24.图 1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左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6、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读图 4 “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4—5题:
27.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
D.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29.“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北美 D.拉丁美洲
30.本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二.综合题
31.(共15分,每空1分)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 。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为“ ”。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 ,人口增长模式为“ ”,人口年龄结构呈现 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向 的转变。
(6)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和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分)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2分)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33.根据表1数据和图5“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____________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____________。
34.下图是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分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_____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处,判断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4)图中G代表_________用地,图中M代表_________用地。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城镇等级较高的是________,提供服务较多的是________,可见城市与其提供的服务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平镇百货店里有彩电、冰箱、热水器、空调等高级商品销售,而刘家庄没有,请分析其原因。
2011—2012龙井市三中(下)学期
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卷答案
选择题
二.综合题
33.((1)高 人口迁入(2)低 人口迁出(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2题图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一三月月考英语试题
命题人:侯雅堂 满分:100分 时间:120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10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s teacher look like
A. Short B. Tall C. Of medium height
2. What is the dress for
A. Mother’s Day B. Jenny’s birthday C. Ann’s mother’s birthday
3.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
A. In a train B. At an airport C. In a railway station
4.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 in the end
A. See a film B. Swim in the lake alone C. Go fishing with his grandpa
5. 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Colleagues C. Brother and sister
第二节 听第6段材料, 回答第6、7题
6. 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week
A. He bought a bike online B. He shopped downtown C. He celebrated his birthday
7. From whom did the man get the jacket
A. His aunt B. his grandma C. His grandpa
听第7段材料, 回答第8至10题
8. How does the man feel now
A. Excited B. Nervous C. Amazed
9.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
A. He is talented B. He is a perfect young man C. He has too many bad habits
10.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should do
A. Give up this interview B. Prepare well for his interview
C. Try to give up smoking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n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At noon C. In the late afternoon
12. What is the speaker’s mother probably doing now
A. She is doing shopping in the supermarket
B. She is cooking in the kitchen.
C. She is serving the guest
13. What do the guests think of the food made by the speakers’ mother
A. It’s salty B. It doesn’t taste good C. It’s delicious and healthy
听第9段材料, 回答第14至17题
14. How does the man probably feel at the party
A. Excited B. Bored C. Surprised
15. How long does the party last
A. Two hours B. Two and a half hours C. Three hours
16.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Go to talk to someone at the party B. Go to buy a coat C. Go back home.
17. How will the woman go back home
A. By car B. By subway C. By taxi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How to say sorry to a friend if the friend is not talking to you
A. By writing a letter B. By giving a warm hug C. By leaving a message
19. 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sending a sorry card
A. That the friend will surely call you after receiving the card
B. That it helps you say sorry when it is hard for you to say so
C. That it shows that you are sincerely sorry for whatever happened
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apology is the key to make everything like before
B. Most people expect the other person to say sorry first
C. You must say sorry sincerely when you hurt your friend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 )21 ---Jane, will you come with me to the game Friday
---______ , Bob , but I promised Mary I’d go with her .
A. My pleasure B. Thanks C. Never mind D. Forget it
( )22. In spite of his big fame , professor Michael found his lessons difficult for his students to ________.
A. solve B. realize C. digest D. recognize
( )23. .---What’s the noise It sounds as if it comes from upstairs.
--- __________. It must be the window-cleaner working next door .
A. I’m not sure B. I hope not
C. I’d rather not D. I don’t think so
( )24. ---Do you need any help , Lucy
---Yes. The job is _______ I could do myself.
A. less than B. more than C. no more than D. not more than
( )25. I got up early this morning, but I _______ so because I was not on duty today.
A. mustn’ t have done B. needn’t have done
C. didn’t need to do D. can’t have done
( )26. ---Did you enjoy yourself at the party
---Yes , I ’ve never been to _______one before.
A. a more excited B. the most excited
C. a more exciting D. the most exciting
( )27. The little boy walks _______ he ______ an old man .
A. as if ; likes B. as though ; were C. even if ; likes D. even though; were ( )28.They use computers to keep the traffic ________ smoothly.
A. being run B. ran C. to run D. running
( )29._______ our food running out , we had to walk to a village for help .
A.Since B. Because C. With D. For
( )30. Dorothy was always speaking highly of her role in the play , ________ of course , made the others unhappy.
A. who B. which C. that D. it
( )31.Do you think camping and climbing are of much _______ to our health
A. benefit B.beneficial C.benefits D.benefiting
( )32. --- May I have your _______ to leave a little earlier
--- Of course , but you should come back tomorrow by 8 o’clock .
A. permission B. conclusion C. encouragement D. suggestion
( )33. He _______ an apology to me ________ .
A. made ; for his arriving late B. made ; to arrive late
C. said ; to arriving late D. expressed ; to arrive late
( )34. Mr. Smith is very popular with us because he is easy _______.
A. to be getting along B. to be got along with
C. to get along with D. to get along
( )35. Mary , I _______ John of his promise to help you .
A. told B. reminded C. warned D. advise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One afternoon , my son Adam asked me , “ Are all people the same even if they are different in color ”
I thought for a minute , and then I said , “ I ’ll explain it to you 36 you can just wait for a while and then let’s make a 37 at the grocery store . I have something 38 to show you .”
At the grocery store , we 39 some apples –red , green and yellow ones . Back home , I told Adam , “It’s time for me to 40 your question.” I put one apple of each 41 on the table . Then I looked at Adam , who had a 42 look on his face .
“People are like apples . They come in all 43 colors , shapes and sizes . On the 44 some of the apples may not 45 look beautiful as the others .” As I was talking , Adam was 46 each one carefully .
Then , I took each of the apples and peeled (削皮) them , 47 them back on the table , but 48 a different place .
“Okay , Adam , tell me which is which .”
He said , “ I 49 tell . They all look the same now . ” “ Take a bite of 50 . See if that helps you 51 which one is which .”
He took 52 , and then a huge smile came cross his face . “ People are 53 like apples ! They are all different , but once you 54 the outside , they’re pretty much the same on the inside .”
He totally 55 it . I didn’t need to say or do anything else.
( )36. A. although B.so C. because D. if
( )37. A. stop B. start C. turn D. mistake
( )38. A. expensive B. encouraging C. messy D. interesting
( )39. A. bought B. counted C. saw D. collected
( )40. A. check B. serve C. answer D. improve
( )41. A. size B. type C. shape D. class
( )42. A. worried B. satisfied C. proud D. curious
( )43. A. ordinary B. normal C. different D. regular
( )44. A. outside B. whole C. table D. inside
( )45. A. still B. even C. only D. ever
( )46. A. examining B. measuring C. eating D. packing
( )47. A. keeping B. placing C. pulling D. giving
( )48. A. on B. toward C. for D. in
( )49. A. mustn’t B. can’t C. shouldn’t D. needn’t
( )50. A. each one B. each other C. the other D. one another
( )51. A. decorate B. consider C. decide D. believe
( )52. A. big bites B. deep breaths C. a firm hold D. close look
( )53. A. just B. always C. only D. seldom
( )54. A. put up B. get down C. hand out D. take off
( )55. A. made B. took C. got D .di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One afternoon when Charlie Chaplin was sitting together with his friends
talking ,a fly flew into the room and kept flying around the great actor’s head . Chaplin waved his hands to drive it away , but the fly soon came back again . For once it even rested on his nose! The great actor got very angry . He took up a fly-swatter (苍蝇拍) and swung at it , but the fly got away in time . Then the offender stayed on the table before him . Chaplin lifted the swatter for the death blow --- he was sure this time he would kill it . But after he looked at it carefully , Chaplin put down the swatter.
“Why didn’t you kill it ” asked one of his friends .
Chaplin shrugged his shoulders. “ It wasn’t the same fly .” he said.
( )56.From this story we know Chaplin was _______.
A. a great man B. a funny person C. a film actor D. a fly lover
( )57. Chaplin took up a fly-swatter and swung at the fly , because_________.
A. the fly was very dirty B. the fly was terrible
C. he didn’t like the fly D. the fly had been troubling him
( )58. “It wasn’t the same fly.” means _________.
A. the fly was a good one
B. he was interested in the fly
C. the fly Chaplin didn’t kill was not the one which had rested on his nose
D. the fly Chaplin killed was not the one which had rested on his nose
(B)
What am I going to wear today That daily question often wastes us time and causes stress. Some people have many clothes and might still think , “There ’s nothing to wear . ”But, what if they have only six items of clothing to choose from and wear for an entire month That’s the idea behind Six Items or Less.
Six Items or Less is a social experiment , a gentle way of saying “no” to fashion consumerism(消费主义) and the high cost of clothing . Heidi Hackemer came up with the idea . She shared their idea with her friends . And all of a sudden , they had almost 100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saying that they wanted to take part in this experiment .
It was an interesting month for them . Hackemer was surprised at how few people noticed that she was wearing the same six items the whole month . Having fewer choices reduced stress in her life . “ I learned what’s really important and what’s really worth stressing . I also found that this simplicity exists in other parts of my life . I realized that physical things that we allow into our world , really blocks our mind . And our mind can be quite a powerful and positive thing if we cleared up a little bit .”
Kristy Hogue said the experiment inspired her to reexamine her life . With six items , at first she was really excited and everything was working out perfectly and she never got bored . Then she started to feel a little bored . Then she eventually accepted it and started to be more relaxed .
Alexander was one of the 40 men “sixer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for him was having to wash clothes by hand every day . But the experiment changed his opinion on what makes people happy . “We have many choices for everything . But all those choices don’t necessarily lead up to any kind of satisfaction . We are crazy about novelty . In fact , slowing down a little bit and considering your choices a little tightly , actually leads to more time , more happiness and more content .
( )59.Heidi Hackemer began the Six Items or Less experiment because she wanted to __________.
A. try something special
B. remove the blocks in her mind
C. reexamine her life and be happy
D. fight the custom of overspending on clothes
( )60.By having fewer clothes to choose from every day , Hackemer felt ______.
A. strange B. relaxed C. bored D. surprised
( )61. What influence did the experiment have on Alexander
A. He realized that novelty could bring him more chances .
B. He realized that holding on tightly could lead to more content .
C. He realized that having fewer choices could bring him more happiness.
D. He realized that slowing down his life speed could bring him more content.
( )62. What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
A. Many choices for everything.
B. What am I going to wear today
C. Six items or less can make you feel better .
D. People ’s craziness about fashion consumerism.
(C)
Welcome to Harry Potter and the case of the teenage depression.
The popular series is being used in a book designed to help teenagers deal with feelings such as anger and depression.
Australian psychologist(心理学家) Dr Julie-Anne Sykley has written the book Harry Potter Power , which uses ideas and characters from British author J.K. Rowling’s series to help teenagers develop a happy feeling.
Ms Sykley said she had been working on the book for 10 years to help young people feel happier , healthier and more powerful.
“I found there was a lot of special hidden material in the (Harry Potter) books and lots of powerful psychological messages that could help young people,” she said .
“ I sense they really need some help and guidance to improve their resilience and help them make better choices in their life .”
Harry Potter fans would be familiar with characters in Ms Sykley’s book.
“ The magical hippogriff creature , for example , was used as a symbol of hope in Harry Potter Power,” she said .
Dementors were depressing spirits used in her book to help teenagers learn how to prevent mental illness , Ms Sykley said .
“It’s a great way to introduce the idea of depression ,” she said .
“ Puzzles, games and secret messages were designed to keep learning about depression and anger interesting and informative,” she said .
Although Harry Potter Power was marketed to young people aged 12 and older , Ms Sykley said it was suitable for adults and professionals such as teachers and psychologists.
Many Harry Potter fans have welcomed the book , which is published by Interactive Publications , and is now on sale .
(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 Harry Potter Power_________.
A. has been written for ten years B. is J.K.Rowling’s new book C. is going to be published D. is for children under twelve
( )64. The underlined word “they” in paragraph 6 refers to __________.
A. the Harry Potter books B. psychological messages
C. young people D. Harry Potter fans
( )65. What’s the purpose of Ms Sykley’s book
A. To explain why young people like Harry Potter.
B. To help teenagers with thei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 To let more readers know about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D. To discuss whether J. K. Rowling’s works are suitable for parents.
( )66.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from ________.
A. a story book B. a scientific article
C. a film review D. a newspaper report
(D)
Argosy Christmas Ship Festival
Seattle
December1—December 23, 2010
The Argosy Christmas Ship Festival is a ship –to –shore holiday celebration that has become a local Northwest tradition . Aboard the Christmas Ship , some of the finest Northwest choirs(唱诗班) sing holiday greetings . These performances are broadcast via speakers to bonfire(篝火) sites and to other boats participating in the parade.
Holiday Island Lights Festival
Friday Harbour , Sand Juan Island
December 1—December 31,2010
An island-wide holiday tradition that includes local businesses decorating contest , a tree lighting ceremony on Dec . 4 with shops staying open until 7:00 pm. On Dec. 11 a Lighted Boat Parade starts the evening , to be followed by the Santa ship coming into Friday Harbor for the children , shops staying open until 7:00 pm . Dec 18-19 Roche Harbor’s Christmas Festival begins at 3:00 pm and will include artists booths , Victorian carol singing , story telling , theater and dining.
Christmas Lighting Festival
Leavenworth
December4—December 19,2010
This old –fashioned Lighted Farm Implement parade , which expressed its admiration for the Yakima Valley’s agricultural heritage , including entries with up to 35,000 lights decorating the tractor , plow or thresher of your choice ! Pre-parade activities include a Christmas Tree Ceremony and other special entertainment before the parade . Join us and you’re sure to enjoy the carolers dressed in traditional clothing as they wander through out the Downtown area .
Holiday with Lights
Federal Way
December 10,2010—January 1, 2011
With over a million twinkling lights displayed throughout the park , your heart will be filled with cheer and the spirit of the season! Holiday light displays, festive music and strolling caroler, visit with Santa , enchanted village rides , and much more.
( ) 67Which of the following festivals lasts the longest
A. Argosy Christmas Ship Festival
B. Holiday Island Lights Festival
C. Christmas Lighting Festival
D. Holiday with Lights
( )68. If you want to attend a Lighted Boat Parade , you should go to _______.
A. Seattle B. Leavenworth C. Friday Harbor D. Federal Way
( )69. If you want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agriculture heritage , you will possibly attend ________.
A. Argosy Christmas Ship Festival
B. Holiday Island Lights Festival
C. Christmas Lighting Festival
D. Holiday with Lights
( )70. If you plan to attend one of the activities on Christmas Day , you will have ______ choice(s).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6小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1. How will you ________(庆祝) the coming New Year
2. They founded the library ______ ______ _______ (纪念) the scientist.
3. _______(很显然) he told you a wrong result .
4.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 ______ the manager’s trust ______ (赢回)
5. If you can’t give up smoking completely , at least try to _____ ______. (减少)
6. You could have seen from his face that he had ______ (撒谎) to you.
第二节 短语翻译 (5分)
1.导致,做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 2. 被放过;(做坏事)不受惩罚_____________
3. 盛装;打扮__________________ 4. 衣衫褴褛_______________
5. 盯着看;凝视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10分)
假如你是李华, 是一名高一学生。自从进入高中以后,你发现部分同学晚上学习到很晚,他们边吃零食边喝饮料,早上则由于起床太晚而不吃早餐,你感觉这样会对身体有害。
请你根据这种现象,给某报社的编辑写一封信,反映上述情况,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开头已给出。
要求:1.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不要逐字翻译。
2. 字数:100字左右。
参考词汇:零食:snacks 饮料:drinks
Dear Editor,
I am a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is in Grade On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参考答案
一、选择:
二、填空:
三、参考范文: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龙井市三中2011~2012(下)
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卷
命题人:王文东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和卷毛 B. 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C.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 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 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 D.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4. 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5. 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
6.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办法是
A. 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 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 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 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7. 牛的无角性状对有角性状为显性。有角母牛和无角公牛交配,生了一头有角小牛,则无角公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 bb B. BB C. Bb D. Bb或bb
8. 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该男孩及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
A. aa、AA、Aa B. Aa、Aa、aa C. aa、Aa、Aa D. aa、AA、AA
9. 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 25% B. 0.75% C. 32.5% D. 12.5%
10. 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 1/4 B. 1/6 C. 1/8 D. 1/12
11. 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 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 Rr×Rr B. Rr×rr C. Rr×RR D. RR×rr
12. 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A. 25% B. 50% C. 75% D. 100%
13.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数的
A.25% B.50% C.75% D.100%
14. 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通过豌豆多少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
A.1 B.2 C.3 D.多
15.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
A. 黄绿、圆皱 B. 黄皱、绿圆 C. 黄绿、绿圆 D. 黄圆、圆皱
16. 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F1的
A. 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B. 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C. 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D. 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
17. 在下列基因型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
A. YyRrDd B. yyRrdd C. yyRRDd D. YYrrDD
18.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9.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 YR和YR B. Yr和Yr C. YY和Rr D. Yr和YR
20. 最终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设性解释”正确的实验是
A. 豌豆的杂交实验 B. 豌豆的自交实验 C. 豌豆的测交实验 D. 豌豆的反交实验
21.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 4/16和3/16 B. 9/16和2/16 C. 1/8和3/8 D. 1/4和3/8
22. 用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有黄色圆粒70粒、黄色皱粒68粒、绿色圆粒73粒、绿色皱粒77粒。亲本的杂交组合是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23.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A.染色体自我复制 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24. 人的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所进行的分裂为:
①有丝分裂 ②无丝分裂 ③减数分裂
A.① B.③ C.①②③ D.①③
25. 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26. 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27. 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 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⑤
28. 10个卵原细胞和5个精原细胞,如果全都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可能产生的新个体数目为
A.5个 B.10个 C.15个 D.20个
29.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减Ⅰ后期 B.减Ⅱ后期 C.减Ⅱ前期 D.分裂间期
30. 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
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
31. 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A.2、2、4 B.1、2、2 C.1、4、4 D.2、2、2
32. 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染色体
A.2N B.4N C.N D.3N
33. 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34.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A.磷脂双分子层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
C.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碱基间的连接
35. 在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的连接结构是
A.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肽键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36. 某DNA分子中,当A+T/G+C在一单链中为0.4时,在其互补链中这个比例是
A.0.4 B.0.6 C.1 D.2.5
37.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8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10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1800个和800个 B.1800个和l800个
C.3600个和800个 D.3600个和3600个
38.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A≠G时,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四个式子正确的是
A.(A+C)/(G+T)=1 B.(A+G)/(G +C)=1
C.(A+T)/(G+C)=1 D.(A+C)/(G+C)=1
39. 从某一生物的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中C+G=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为28%,问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A.26% B.24% C.14% D.11%
40. 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着丝点也随着分裂
C.着丝点的分裂引起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着丝点的分裂引起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1.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f与f B.A与b C.E与E D.Y与y
42. 某生物的体细胞内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A′、BB′、CC′),经减数分裂产生的ABC型的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A. 1/2 B. 1/4 C. 1/8 D. 1/16
43.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
44. 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的一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45.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
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46.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
A.160 B.240 C. 320 D. 480
47.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A.Aa B. Aabb C. Ab D. AaBb
48.下列四种细胞不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A.精子 B.卵原细胞 C.受精卵 D.卵细胞
49.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父方(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C.形状大小必须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50.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51. (7分) 基因型为Aa的植株产生的花粉中所含的配子种类为 ,比例为 。
基因型为AaRR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为 ,比例为 ;其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有 种,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比例为 。
52.(6分)下图为某家族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患者,此现 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Ⅱ3是杂合体的机率是 。
(4)Ⅰ3和Ⅰ4基因型分别为 。
(5)Ⅱ2和Ⅱ3婚配,生一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2分)
53.(7分)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 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 。
⑵ F1红果的基因型是 ,F2红果的基因型为 ,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⑶ 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 (交配类型)。
⑷ 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 ,基因型是 。
54.(20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物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表示 期。该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_____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后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
(2) 乙图表示 期。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个DNA分子,_____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后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
(3) 丙图表示 期。该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有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_____对同源染色体,分裂后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
55.(10分)根据下面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龙井市三中2010~2011学年度(下)
高一3月月考考试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B B D D C C D B A B B B B D D B D C D D C D C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C B B D B C C B B A C A A A D C C C B C C C D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51. (7分) A,a 1:1 AR,aR 1:1
2 AARR, AaRR,aaRR 1:2:1
52. (6分) (1) 隐 (2) 性状分离 (3) 2/3
(4) Aa,Aa (5) 1/18 (2分)
53. (7分) (1) 红果 (2) Dd DD , Dd 1/3
(3) 测交 (4) 黄果 dd
54. (20 分) (1) 减Ⅰ后 初级精母细胞 4 8
8 2 次级精母细胞
(2) 有丝后 8 0 8 4
体细胞
(3) 减Ⅱ后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4 0
4 0 精细胞或极体
55. (10分) ① 胞嘧啶 ② 腺嘌呤 ③ 鸟嘌呤 ④ 胸腺嘧啶
⑤脱氧核糖 ⑥ 磷酸 ⑦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⑧ 碱基对
⑨ 氢键 ⑩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