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 水分子的变化 讲义-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衔接(鲁教版)(九年级)(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4 水分子的变化 讲义-2021-2022学年初中化学衔接(鲁教版)(九年级)(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题4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反应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
2.实验现象: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有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度慢
产生气泡速度较快
比较两玻璃管的现象差异
正极产生气体少,负极产生气体多,体积比为V正:V负=1:2
3.正、负极气体的检验:
①带火星的木条放到正极方试管口,木条复燃,结论:氧气
②用大拇指盖住负极所对试管口,对准酒精灯火焰放开,有“噗”的一声。
结论:氢气
③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4.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得失电子)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物质、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590675248920 物质
268605079375
成 构
构 成
1609725235585
分子 构 成 原子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最小(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可燃性
纯净氢气燃烧的现象: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产物只有水。
不纯氢气点燃将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验纯。
步骤
现象与结论
注意事项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
如果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时,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需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
3、氢能源:(1)来源广(2)放热多(3)无污染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5、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________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A+B 多合为一
②分解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_______物质的反应。A+B = AB 一分为多
三、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其中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包含氧化物。
①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② 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③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④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⑤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当然里面有一种是氧元素了)。
注意: 单质和化合物,比较的对象是元素。
4477385147955【典例分析】
1. 图1、2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O2
B.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由图2看出,水分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发生变化
D.由图2看出,水分解得到的生成物为两种单质
【答案】D
2.小兰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答案】D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B.点燃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时,不需要检验纯度
C.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答案】A
4. 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与臭氧、红磷、铁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二氧化硫 B.冰 C.液氮 D.空气
【答案】C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答案】D
6..如图所示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A. B. C. D.
【答案】B
7.下列表示单质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包含关系 B.包含关系
C.并列关系 D. 交叉关系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