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 习近平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4.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 ①“一国两制”构想 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 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 在中共十六大上首次被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6.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于( ) A.传统发展观 B.科学发展观 C.哲学发展观 D.历史发展观 7. 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层。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的是( ) A.胡锦涛 B.习近平 C.李克强 D.吴邦国 8.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最早出现于(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9. 与下面漫画反映的主题最为接近的是( ) A.发展经济,建成小康社会 B.加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C.体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 D.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 10.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四大 D.十二大 1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总方略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12. 对于下图“吃饭靠两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好政策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科学技术指籼型杂交水稻 C.“政策”与“技术”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体现出人们依然受个人崇拜思潮的影响 13.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 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当时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国防实力,我国决定( ) A.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B.创建人民海军 C.研制航空母舰 D.创建人民空军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其奠基工程。( ) A.科教兴国;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展览二:领导风采 (2)材料二和哪个历史事件相关?这件事有何重大意义? 展览三:“异军”突起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突起的“异军”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3)两支“异军”一支是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另一支“异军”是指外资企业。你知道我国最早引进外资的地区是哪里吗?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展览四:顺应潮流 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访问俄罗斯(如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新华网莫斯科电 (4)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导我们继续开创未来的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什么?此种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资料。 材料三 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 (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 (4)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下“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DAC 6-10BBDDA 11-15CDDAB 二、非选择题 16.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南方谈话或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 (5)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共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邓小平理论等。 17.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5)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我国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18. (1)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2)起步时间晚,试验总次数少,独立自主地进行核试验。 (3)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4)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