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2 经济全球化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最直接的推动资本和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力量是( ) A.私人资本家 B.银行家 C.跨国公司 D.各国政府 2. 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制度化 D.国际贸易法制化 3. 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4. 发展中国家组装一部售价260美元的苹果手机,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被苹果公司赚去了,作为个案,它可以说明全球化时代( ) A.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B.发展中国家并未受益 C.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贸易壁垒 D.高科技产业的前景堪忧 5. 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一超多强”局面 6. “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因而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全球化促进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B.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 7.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跨国公司的这种理念反映的是( )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外交方针多边化 D.经营理念多样化 8.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导致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 A.联合国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9.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主要目的是( ) ①开放市场 ②公平贸易 ③世界贸易自由化 ④货币一体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穆尔曾经说道:“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不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只有半个世界。”这一状况在哪一年得到改变( ) A.1978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8年 11. 我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是( ) A.改革开放 B.加入WTO C.申办29届奥运会成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区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活动。下列属于我国参与全球性经济组织活动的是( ) A.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成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C.积极加强与欧盟的合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 联合国安理会10月4日就法、英国等提交的制裁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投反对票,印度等国弃权,美国、英国、法国等投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这表明( ) ①联合国能彻底解决叙利亚问题 ②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 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的宗旨之一 ④使用武力解决叙利亚当前危机是最佳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 201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周年,该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②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一 国际商品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推动国际经济规则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决定了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材料二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 (1)材料二反映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规则的原因。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力量,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占60%—70%,对外直接投资占90%。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而会在全球出现经济全球化现象。 (1)材料一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材料三中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样的看法?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 (1)19世纪60年代“国人学习西方技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 材料二 下列图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图(一) 中共一大会址 图(二) 遵义会议会址 图(三)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2)图(一)、图(二)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图(三)《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1978——8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谈谈出现这一势的主要原因。 (4)分别举出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AAB 6-10BBCAC 11-15BDDBB 二、非选择题 16. (1)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工业落后,缺乏竞争力。 (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发达国家在贸易、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拥有优势。 17. (1)跨国公司的活动。原因: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重大作用。 (2)原因: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3)看法: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应该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中国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中国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8.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投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图(一):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图(二):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三):中共七大;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不断提升;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世界贸易组织(或WTO);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