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形成了两大色彩鲜明的意识形态集团——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巴黎、柏林、伦敦再也不能决定欧洲的命运,远方的莫斯科和华盛顿倒成了欧洲的主宰。两大阵营的核心国家是( )
A.美国、英国 B.中国、苏联
C.苏联、美国 D.英国、苏联
2.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不同
B.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
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
D.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
3.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4. 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美国人则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  )
A.说明美苏放弃了争霸战略
B.表明美苏两国科技实力相差甚远
C.说明美国取得相对于苏联的战略优势
D.是美苏两国冷战的一种表现
5. 二战后,美国经济真正成为“巨无霸”。进入九十年代,其突出的发展特点是( )
A.积极开拓市场
B.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特征的“新经济”
C.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D.资本输出增加
6. 下图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走上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
A.面临美苏争霸的威胁 B.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经济萧条
C.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D.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7. 日本经济在战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黄金时期”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其原因也离不开世界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符合日本当时状况的是(  )
①世界经济危机 ②举办奥运会物资严重短缺危机
③冷战中美国发动对日本亚洲近邻国家的战争带来的危机 ④石油危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8.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1953年后的苏联改革都没有成功。这些改革(  )
A.都放弃了公有制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9. 东欧国家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下列哪个国家的改革遭到苏联镇压( ??? ?)
A. 南斯拉夫 ??? B. 阿尔及利亚?? ???
C. 匈牙利????? D. 捷克斯洛伐克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日益暴露弊端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
11. 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八一九事件”等作为重要素材。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苏联的解体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赫鲁晓夫下台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2.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 )
A.印度独立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独立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兴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14. 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和振兴”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A.独立时间 B.斗争对象
C.领导人 D.发展状况
15.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这个决议中的“巴”是( )
A.巴基斯坦 B.巴拿马
C.巴勒斯坦 D.巴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水俣病患者》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产生……包括汞中毒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和民众运动,在大众媒体的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思路,这一转变成为日本社会、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分水岭,从而环境问题成为核心。”
通过一系列措施,公共健康和城市生活质量在短期内得到极大的改善。日本能够有效地应对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共健康灾难,主要得益于政治平等和言论自由。教育政策变化特别重视技术教育,对日本环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在环境方面,国家和地方的关系遵从传统的关系,委托地方政府切实执行污染控制,建立当地的标签和区域污染的控制方案。
──《环境发展和战略转型》
材料三 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1)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片重新命名。
(2)概述材料二中日本解决公共健康问题中“得益于”的一系列措施。再说说这些措施“更得益于”日本的哪项奇迹打下的坚实基础。据材料二中所示时间,结合教材,描述日本该项奇迹的表现。
(3)材料三中揭示的人和自然和谐的观点是什么?它的提出基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哪个文明时期,因为该文明时期的人类生产生活导致了严重的自然和环境问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
材料二 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经济上,减少中央集权,增强地方自主权。
(1)材料一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谁的主持下的?结果怎样?
(2)材料二是谁主持的改革?结果怎样?
材料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四 “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请回答:
(3)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结果怎样?
(4)结合材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尼赫鲁
材料二 1991年至1996年的印度,外贸出口额从222.38亿美元增至317.97亿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国人在印度的投资不足一亿美元,1996年外国在印度的投资已达103.2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
——金重远《20世纪的历史》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末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我们应当如何借鉴印度发展经济的做法?
材料三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在联合国演讲中的结束语
材料四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4)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两个领导人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
(5)材料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6)试述地区矛盾冲突给地区发展和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DB 6-10DDCDA 11-15ACDCC
二、非选择题
16. (1)具体答案略,建议只要能表达出战后日本“高速经济发展中忽视环境保护”的意思即可。
(2)“得益于”的措施有:民主改革、科技和教育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调控。“更得益于”战后日本经济方面的坚实基础。1968年,日本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观点是可持续发展。提出时期是工业文明时期。
17. (1)新经济政策,列宁,新经济政策受到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赫鲁晓夫,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取得的成效不大。
(3)内容:赫鲁晓夫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实施了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领域,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结果:农业上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势有所好转,但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和调整,因此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政治上的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取得的成就不大。
(4)赫鲁晓夫是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旧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他在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错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改革成效不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失败的改革家。
18. (1)印度独立;二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英国殖民统治出现危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被迫同意印度的独立。
(2)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3)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风险。
(4)都渴望和平。
(5)中东地区稳定;位置重要;历史原因;资源、宗教、领土等问题。
(6)给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地区矛盾升级,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