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美苏之间长达44年的“冷战”局面的开始与下列哪个美国总统有关(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
2. 二战后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发表人是( )
A.杜鲁门 B.丘吉尔 C.马歇尔 D.叶利钦
3.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国集团
4. 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大学者阿隆感叹道:“对比一下半个世纪以前的欧洲和今天的欧洲吧!先前,在德国将领指挥下一小支欧洲军队进军北京,它的霸权由此得到分明的象征。如今的欧洲却分裂不一,羸弱无能,这里由苏联政委统治,那里受美国议员支配。”阿隆的话主要反映了(  )
A.欧洲已成为苏联和美国的殖民地
B.欧洲的霸权因德国风光不再而衰落
C.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欧洲霸权体系
D.苏联和美国造成了欧洲的羸弱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 )
①军事订货的刺激  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③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  ④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下表是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和日本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创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D.欧共体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
7. 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极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8.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以苏联为榜样,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探究,把我国向苏联学习的事件整理出来,其中有一项与历史不相符合,请你帮他们指出来(  )
A.1936年,苏联新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28年,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中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C.苏联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9. 关于匈牙利改革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 政治上,废除共产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B. 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加快重工业发展速度,调整农业政策。
C. 国家取消价格. 税收等经济手段,改用指令性计划进行调解
D.走工农业集体化道路
10.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
A.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
B.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农业
11.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 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二战后的非洲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哪里展开?( )
A.北非 B.西非 
C.南非 D.东非
13. 冷战时期,世界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最终全面崩溃,这是世界格局最有意义的变化之一。那么在这一时期最先冲击殖民体系的地区是(  )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大洋洲
14. 2015年12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对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家进行了一次私人访问,这一举动震惊了两国民众。导致两国关系长期动荡不安的历史根源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东欧剧变
C.英国的分治决议 D.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5. “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材料一中“战争才刚刚开始”中的“战争”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达到高潮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而且数量很大……希腊和土耳其是内外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自由国家,美国不能也不应该让这些国家孤立无援。这样做將在中东、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我们的政策就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如果自由受到威胁,我们就要加以援助。
——《杜鲁门回忆录》
(2)“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材料三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 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   
——《世界现代历史》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4)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从三个不同角度概括出冷战的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 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东西。”
——《列宁全集》
材料二 东欧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现在内部。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这些事件(指东欧的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改革之风. 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 三中的“东欧的事情”指的是东欧的什么事情?
(3)材料二说,“东欧的问题首先出现在内部。”其中的“内部”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说说其“外部”因素有哪些?
(4)东欧的事情,对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BCC 6-10DCDCC 11-15AACCD
二、非选择题
16.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2)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它国家。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①冷战威胁了世界和平。
②冷战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调整
③冷战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④冷战促使美国改善对华关系
⑤冷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7. (1)大力发展生产力。
(2)指东欧剧变。
(3)“内部”指的是造成东欧剧变的内因,即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其“外部”因素主要有苏联的影响,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以及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4)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18. (1)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战败,英、法等也受到重创;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也趁机崛起;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3)现象:二战后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影响: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第三世界兴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