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
加强君权的措施
1 废除行中书省,地方设“三司”
2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3 设锦衣卫特务机构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2.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其主要原因是(  )
A.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B.宦官专权,权倾朝野
C.官员勾心斗角,结党营私
D.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3. 某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写了这样几个词:明军将领、驻守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与这几个词有关的人物是( )
A.朱元璋 B.吴三桂
C.耶律阿保机 D.努尔哈赤
4.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5. 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
A. 台湾 B. 新疆
C. 西藏 D. 海南
6. 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1771年冲破沙俄阻挠回归祖国的是蒙古族( )
A.回部 B.准噶尔部
C.完颜部 D.土尔扈特部
7.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A.花生 B.向日葵
C.马铃薯 D.粟
8.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 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 工商业市镇兴起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10. “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段材料主要歌颂了什么工程或建筑的积极作用( )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都江堰
11.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2.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军机处的设立
C.文字狱的兴起 D.东厂的设置
13. 下列机构的设置,能体现清朝制度创新的是(  )
A.六部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14. 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丝绸之路开辟?? ②实行闭关政策?
③郑和下西洋?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15. 1793 年,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在日记中记载:“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据此可知中国(   )
A.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
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
C.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D.开始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军占领福建大部分地区后,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在那里招兵募饷都遇到困难,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材料二 郑成功少年时期就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荷兰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侵略者,就下命令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材料三 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后,郑成功把军队分派到各地屯田,开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汉族农民携带耕牛、农具,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推动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根据材料一 二,概括指出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的重要意义。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
(4)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17. 明清时期,建筑设计规划规模宏大,传统科技继续发展,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建筑】
(1)图一是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平面图,请结合这幅平面图介绍一下当时的北京城。
(2)图二是哪个朝代的长城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主要是为了防范哪个少数民族?
【科技】
(3)明朝时期我国的传统科技仍然走在世界前列,大量的科技巨著相继问世,当时涌现了哪些影响较大的科技巨著?
(4)明朝时期,我国涌现出这么多古典科学巨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由材料可知,清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3)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但1840年鸦片战争却以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告终,这恐怕不是康乾所能预料的。“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现在,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
(4)材料中为什么称清朝为“悲歌”和“落日”?
(5)从盛世到“悲歌”和“落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结合实际,写出我们应从“悲歌”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BBC 6-10DDDBC 11-15DADAB
二、非选择题
16. (1)原因:郑成功抗清受阻,决定向台湾发展:解救被荷兰殖民者压迫的台湾人民
(2)意义: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
(3)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是正义的,值得赞扬。
(4) 趋势:统一,(开放性题目,意思对即可)
17. (1)北京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布局严整,街道宽广笔直。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
(2)明朝。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蒙古族。
(3)《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4)明朝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试验和总结,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18. (1)闭关锁国
(2)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
(3)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格限制上。
影响:①积极意义:在清朝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②消极意义: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切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4)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5)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腐败,军队腐朽,阶级矛盾加剧等。
(6)要矢志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长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素质;实行开明的政策方针,缓和社会矛盾;国家的管理者要励精图治,加强国防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