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大 课 题 形形色色的动物 学时 共1 学时 本节内容 形形色色的动物 第 1 学时 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 :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情感价值观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内容分析 重 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难 点 :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关 键 :把动物当朋友,和谐相处。 教法学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程序 教 师 指 导 学生活动 谈话导入 新授 三、动物的生活环境 四、寻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五、课堂小结 1.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引入教材第一段。 2.引发学生开展讨论。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 3.从讨论活动中捕捉探究的问题。 1.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 2、学生对此进行分类。将看法一致的动物分别列在表格中。将看法不一致的动物罗列出来。运用先前达成的共同特征来分析该种动物,如果看法达成一致则列入表格,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教师则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主要是形体特征和行为方面的)。提供科学家的分类依据和命名方法,交流:“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和补充? 3、科学家对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方法: 与猫相似的:哺乳动物 像猫那样,身体表面长毛,胎生,小时候吃奶 与鸽子相似的:鸟类动物 像鸽子那样身体表面长羽毛,一对翅膀、一对脚、产卵、有大鸟孵化出来的 与金鱼相似的:鱼类动物 像金鱼那样生活在水里,身体表面长鳞,水中产卵、用鳍游泳 与蜻蜓相似的:昆虫类动物 像蜻蜓那样,三对脚,头有一对触角,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与甲鱼相似的: 爬行类动物 像甲鱼、乌龟那样,身体贴地面爬行的动物 与青蛙相似的: 两栖类动物 像青蛙那样在水中产卵,小时候生活在水中,长大后到陆地上生活的。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 梅花鹿生活于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 1.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教师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 说说你的收获。 学生回忆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学生说说这些种动物的特点;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你讨论完成。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昆虫类动物,爬行类动物,两栖类动物。初步培养学生的分类科学素养。 学生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 2.交流,达成一致。 板书设计: 形形色色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 生活习惯 共同特征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