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情感与态度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 行为与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关心、帮助他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遵理。 难点学习雷锋叔叔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感受爱心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同学们,从歌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啊,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内容,我们都有爱心。板书课题,希望同学们学完后,都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出示学习目标思维导图,使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开展活动,体验爱心 活动一:处处有爱心 (课件出示课本上的插图)师:同学们,仔细看这些图片,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场景?你觉得图片中帮助别人的小朋友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么被帮助的同学、阿姨、老爷爷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2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享感想。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呢? 师:听了大家的讲述,我能感受到大家在得到别人帮助时的感动和感激之情。那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呢?5、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活动二:身边的爱心使者在我们的生活中,爱心无处不在,爱就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看看阅读角中的小故事,找找爱心藏在哪里? 、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乐于关心或帮助别人的同学吗? 学生说一说,身边的有爱心的同学。 全班投票,评选“爱心大使",给帮助别人最多的同学送上小红旗。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的经历,使学生学会感恩和奉献。] 活动三:自主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师:刚才,我们把小红旗送给了爱心大使。下面,我们来看教材66页的一组图片,它展现了雷锋叔叔“雨中送母子”的事迹,你还知道雷锋权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积极发言,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3。教师课件出示雷锋事迹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了解雷锋叔叔的事迹,说说你打算以后要怎么做。4.学生代表发言,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多做好事,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希望同学们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做一个有爱心,助人为乐的人。 [设计意图:运用雷锋这一榜样人物,教导学生助人为乐,奉献爱心。] 活动四:创设情境,献爱心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爱心小队,分别命名为“助残小队”“帮困小队”“学习提升小队”“敬老小队”。各小队谈一谈准备如何帮助他人,制定计划和措施。 学生填写表格,小组展示。活动小队队长发言,对于表现好的小队发奖章。 达标检测 选词填空 生活中处处有()。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乐于关心和帮助他人,他们的心中有()。 曾经有一位叫雷锋的解放军战士,他是一个充满()的人。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把自己的()变成行动吧。 判断(以两人比赛的形式进行) 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2、有的人帮助别人就是为了让别人感谢他。() 3、帮助别人就是在别人不需要帮助时也要给予帮助。() 4、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所以考试时如果同学有做不对的题也要给他讲。() 5、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也是帮助人的行为。() 6、在人行道上看到一个盲人在人行道上慢慢走,小明从后面学着走。() 7、小红看到小刚忘带钢笔了,把自己的钢笔借给他用。() 8、王东说:“我认为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是应该的,我不用关心帮助别人。”()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知道了帮助别人不仅温暖别人,而且自己也能收获快乐的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