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案

资源简介

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自主学习单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引出规则
教师谈话,精彩的游戏是陪伴同学们童年成长的好伙伴,你们经常玩哪些游戏?各小组游戏。(特写)看着大家这么快乐的游戏,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剪刀石头布。第一次没有讲玩法,第二次讲清玩法继续玩一次。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共同遵守规定和制度就是规则。(板书:规则)
师(总结)其实每种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让游戏顺利的进行下去。除了游戏规则,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我们身边的规则。
讲授规则活动一讨论交流,发现规则
师:课前,同学们去调查了,现在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一会派代表来汇报。
小组交流,汇报规则。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规则:A、认真倾听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B、讨论声音不要太大;C、组长按表格要求整理材料,汇报时内容尽量不重复。(1)小组内交流。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规则?(2) 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3) 同学相互补充。
小组汇报。A我们小组汇报学校生活的规则,我们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的方法。还有哪些规则请补充一下入校的规则书写的规则集体活动的规则上下楼梯的规则B 我们小组汇报的是交通规则我们是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是以儿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C我们小组汇报的是社会生活的规则。教师补充一米黄线(超市排队保证了人们的公平,疫情期间保护了我们的健康,银行保护了我们财产的安全,地铁站台黄线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什么地方需要大家保持安静。
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么多规则。看着这些的内容,你想说什么?(社会处处有规则)
过渡语,大家可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紧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活动二探究辨析 感受规则
桑枣中学的奇迹汶川 8级地震发生后,桑枣中学 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 1分 38秒。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但学生没事,老师们也没事。在 8级大地震创造"零"伤亡的记录是奇迹,也是值得全球推广的"灾前"预防教育。每学期坚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是提前规划了演习的疏散路线,是对每个孩子怎么跑都有了具体的指导,是对每个老师怎么指导和帮助孩子们疏散有了明确的指示。因为长期坚持,因为遵守规则,所有的疏散路线和方式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 8级大地震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师生才能安然撤退。
2.地震疏散演练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同学们遵守了哪些规则,值得我们学习,哪些是需要改进的,需要引起我们警醒。
3.踩踏事故视频从这些事故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4. 在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补充课题:生活离不开规则)有的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如果驾驶汽车时没有规则......如果上下楼梯时没有规则......如果上下公交车时没有规则......其实规则是我们的好朋友,他的提醒、约束是为保护我们能更好的生活。过渡语:遵守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的约束,还需要我们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行动的准则。
活动三内化于心,遵守规则。生活处处有规则。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规则呢?请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展示或解说当好朋友不守规则时,我......当大家都不守规则时,我......无人监督时,我......如果在一个有信号灯和斑马线的十字路口,行人通行的绿色信号灯还没亮,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你是选择立即过马路,还是选择等一等?为什么?
总结提升,谈收获
课件展示《中小学生守则》。
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活动,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那么有些规则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违反了会受到谴责、批评、教育;有些规则则用文字纪录下来,通过一定的形式上升为法律《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们要自觉严格地遵守规则。
我们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学校里,遵守规则,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在家庭里,我们遵守规则,是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在社会上,我们遵守规则,是一个文明的小公民。(赞字板书)师:生活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相信同学们能做得特别好!那下课时有些什么规则呢?
4、指名说。有礼貌和老师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同学们才能有秩序地离开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