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变废为宝有妙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1.变废为宝有妙招

资源简介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为。
能力目标:掌握垃圾分类方法。
知识目标: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学会变废为宝。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难点:学会变废为宝。
三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1.师:课前让大家做了一个关于家庭生活垃圾的小调查,谁来说说你的家里一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生回答。
师:假如每个家庭一天产生2千克生活垃圾,一年按365天计算,将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呢?(730千克)看到这个数字,你感觉怎么样?(生谈感受)可是在法国,有个四口之家,一年只产生一瓶垃圾,你们相信吗?
播放视频:极简生活,一家四口合理安排生活用品,每年只产生一瓶垃圾。
师:看了比亚一家的故事,哪件事最触动你的心?(生谈感受)师结合日照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号召大家和比亚一家一起争做环保先行者。通过视频感受到极简生活的魅力,环保在行动
(二)学习过程:
1、任务一:减少垃圾我能行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减少垃圾的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对于人类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吃饭时......购物时......学校里............
小结:第一个任务大家完成的很好,如果在生活中大家都能践行极简生活主张,相信我们的垃圾会减少很多。接下来转战第二现场——出示垃圾处理厂的图片,生结合图片谈感受,师相机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极简生活理念,做到环保生活。
任务二:我帮垃圾找找家师:垃圾的家在哪里呢?(垃圾桶)
师相机出示四类垃圾桶(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并张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试着将屏幕上的垃圾进行分类。
师发放任务卡。
出示垃圾分类知识小视频,生观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
师请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小组分类结果。相机渗透:上海市在2019年7月试行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履行垃圾分类放置义务并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引导学生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出示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关于垃圾分类的段子:猪可以吃的是湿垃圾(厨余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其它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毒物品(有毒垃圾),可以拿去卖了买猪的是可回收物(可回收物)。生根据对之前的垃圾分类结果进行检验。
出示厨余垃圾的自述,学生谈垃圾分类的好处
师小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也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
出示“”汤姆·萨奇变废为宝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变废为宝创意征集,把它们记录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心意卡上面,看哪组的作品又多又新奇!师将小组里新奇有趣且实用的创意进行展示。
小结:通过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实行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厨余垃圾的自述,让学生认识到垃圾有时候也是资源。而对垃圾进行分类才能更好地对垃圾再利用。
(三)课堂小结:
虽然心意卡上的创意还没有一一实现,可是一幅幅美好的情景仿佛已经展现在眼前。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比亚一家践行极简生活,试着将垃圾正确分类还将有用的垃圾变废为宝。如果我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持着一颗热爱的心,垃圾将不会成为制约环境的因素,我们的环境也将更加和谐、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