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2. 鸦片战争期间,在虎门英勇抗战,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是( ???) A.?林则徐?????????B.?郑和?????????C.?关天培????????D.?郑成功 3. 下图是法国作家贝尔纳·布里塞的历史著作,制造了这场“大劫难”的是( ) A.英国、法国 B.美国、俄国 C.英国、美国 D.美国、法国 4. 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两个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都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都没有真正实施 ③二者的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 ④都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7.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8. 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性,下列举措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 ) ①创办报刊 ②捣毁教堂 ③拆毁铁道 ④砍断电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该政策( )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D.使美国开始独霸中国 10.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 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12.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13. 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了道路 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4.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 材料二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3)对材料三中的“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材料三 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一文中这样评价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为什么? 18. 马尾船政是福州十大名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船政创办】 (1)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哪一场运动的实践? 【船政教育】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结合下面示意图中呈现的信息,推导结论。 【船政英才】 (3)船政学堂培养了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一批中国近代杰出人才。请你说出船政英才邓世昌事迹。 【船政精神】 (4)通过对以上船政历史的了解,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ADB 6-10DBDBD 11-15BDBAB 二、非选择题 16. (1)英国、中国。 (2)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使命:实现近代化。 (4)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17. (1)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紧搜刮人民,社会矛盾尖锐;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做了舆论、组织准备等。 (2)根本原因:“洋人助妖”。观点:不认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只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3)不同意。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8. (1)洋务运动。 (2)学习西方;学习技术。(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为国捐躯。 (4)自强;改革;爱国等精神。(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